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735发布日期:2019-01-29 17:4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今的沐浴房,大多都是利用玻璃门来分隔出专门用来淋浴洗澡的淋浴间,从而让使用者在淋浴时水分溅射至整个淋浴房内。而玻璃门的开关方式,大多为:在淋浴间的门框位置设置有滑轨,并在玻璃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架,并在支架安装有用以在滑轨上滑动的滑轮,从而让使用者能够轻松、方便地开闭玻璃门。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卫浴室的滑轮和支架,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组装的。这种组装方式的效率非常低,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成本,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卫浴室的滑轮和支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能够自动化完成滑轮和支架的组装,从而提升了组装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用于输送支架的传输机构,沿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设置有用于对支架进行点胶的点胶机构、用于把滑轮与支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和用于把对滑轮与支架进行锁螺丝的锁螺丝机构,所述机体还设置有用于将滑轮输送至定位机构处的上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有若干个载具,载具包括底座、两个并列设置于底座的固定座和两个第一固定钉,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调节槽,底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钉穿过第一调节槽并连接于第一固定孔后锁紧底座和固定座;

每一个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架的支架夹持机构,支架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于固定座的第一夹持件和两个第二固定钉,第一夹持件设置有第二调节槽,固定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钉穿过第二调节槽并连接于第二固定孔后锁紧固定座和第一夹持件。

更进一步的,载具还包括用于稳定滑轮的滑轮夹持机构,滑轮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夹持件和两个第三固定钉,第二夹持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于连接件一端的夹爪,夹爪设置有与滑轮相适应的弧面,两个夹爪正对设置;固定座设置有第三固定孔,连接件设置有第三调节槽,第三固定钉穿过第三调节槽、第二调节槽并连接于第三固定孔后锁紧连接件和第一夹持件。

进一步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支架、喷胶件和第四固定钉,所述点胶支架安装有用于驱动喷胶件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第四调节槽,所述第四固定钉穿过所述第四调节槽并连接于喷胶件后锁紧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喷胶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滑轮振动盘、两条出料滑轨和用于对滑轮进行分料的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座、分料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平移的推拉机构,所述滑轮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分料座的输入端,两条出料滑轨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分料座的输出端,两条出料滑轨的输出端均连接于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分料件内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轮的容纳间,所述分料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分料座,所述推拉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分料件的一侧;

滑轮自所述滑轮振动盘经所述分料座滑动至其中一个容纳间内,由所述推拉机构控制所述分料件平移至该容纳间连通于其中一条出料滑轨后,滑轮自出料滑轨滑落至所述定位机构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第二升降机构、升降座、第一缓冲件和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所述升降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定位气缸活动安装于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一端抵触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定位气缸的端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座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安装有下压气缸和第二缓冲件,所述下压气缸位于所述定位气缸的正上方,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定位气缸,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一端抵触所述下压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另一端抵触所述下压气缸的端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承托滑轮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气缸、承托座和至少两根承托杆,所述承托座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承托座设置有用于让滑轮落入所述传输机构的落孔,承托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承托座的底部,所述承托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承托杆挡于所述落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螺丝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传输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挡止所述载具的挡止机构,所述挡止机构包括挡止座、挡止气缸、滑动件和挡止件,所述挡止座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挡止气缸安装于所述挡止座,所述挡止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件的侧边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容设于所述滑槽;所述挡止件的一端和所述挡止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两端;

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挡止件的插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把支架放入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振动盘、上料架、支架承托具、第三升降机构、用于夹持支架的气动手指、用于把支架保持竖放的推压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平移的平移机构,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支架承托具的顶部与所述支架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推压机构的输出端突伸入所述支架承托具内,所述平移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料架,所述第三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所述第三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平移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气动手指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传输机构来运输支架,并让支架先后经过点胶、滑轮上料、滑轮定位、锁螺丝的步骤,从而自动化完成支架和滑轮的组装,提升了支架和滑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托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止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械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体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传输机构,3—载具,4—点胶机构,5—定位机构,6—锁螺丝机构,7—上料机构,8—挡止机构,9—上料机械手,31—底座,32—固定座,33—第一固定钉,34—第一夹持件,35 —第二固定钉,36—第二夹持件,37—第三固定钉,311—第一固定孔,312—插槽,321—第一调节槽,322—第二固定孔,323—第三固定孔,341—第二调节槽,361—连接件,362—夹爪,363—弧面,364 —第三调节槽,41—点胶支架,42—喷胶件,43—第四固定钉,44 —第一升降机构,45—连接块,451—第四调节槽,51—定位支架, 52—第二升降机构,53—升降座,54—第一缓冲件,55—定位气缸, 56—下压板,57—下压气缸,58—第二缓冲件,59—承托机构,591 —承托气缸,592—承托座,593—承托杆,594—落孔,71—滑轮振动盘,72—出料滑轨,73—分料机构,731—分料座,732—分料件, 733—推拉机构,7321—容纳间,81—挡止座,82—挡止气缸,83—滑动件,84—挡止件,811—滑轨,831—滑槽,91—支架振动盘,92 —上料架,93—支架承托具,94—第三升降机构,95—气动手指,96 —推压机构,97—平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轮支架组装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设置有用于输送支架的传输机构2,沿着传输机构2的传输方向设置有用于对支架进行点胶的点胶机构4、用于把滑轮与支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5和用于对滑轮与支架进行锁螺丝的锁螺丝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5连接有用于将滑轮输送至定位机构5处的支架上的上料机构7。

在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架和滑轮组装时,先把支架放置在传输机构2上,然后由传输机构2带动支架移动,依次由点胶机构4 对支架的螺孔进行点胶以增加后续螺钉与支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由上料机构7把滑轮上料至载具3上以使得滑轮位于支架的顶部、再由定位机构5把滑轮与支架的滑轮安装位置进行定位、最后由锁螺丝机构6把支架与滑轮进行锁螺丝固定,从而完成支架与滑轮的自动化组装,提升了支架和滑轮的组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机构2设置有若干个载具3,用以承托支架和滑轮,从而便于对支架和滑轮进行组装。除此以外,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支架种类和规格多样,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载具3包括底座31、两个并列设置于底座31的固定座32和两个第一固定钉33,固定座32设置有第一调节槽321,底座31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1,第一固定钉33穿过第一调节槽321并连接于第一固定孔311后锁紧底座31和固定座32;每一个固定座32均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架的支架夹持机构,支架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于固定座32的第一夹持件34和两个第二固定钉35,第一夹持件34设置有第二调节槽341,固定座32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22,第二固定钉 35穿过第二调节槽341并连接于第二固定孔322后锁紧固定座32和第一夹持件34。在需要夹持支架时,由人工或者机械手把支架放置于载具3,具体为支架放置于两个第一夹持件34之间的空隙中,由两个第一夹持件34分别抵触支架的两侧以保证支架保持竖放状态;当需要用载具3承载另一种规格的支架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支架的长度,先拧松第一固定钉33的方式,然后移动固定座32直至两个固定座32能够稳定承托住承托支架以后,再利用第一固定钉33穿过并连接第一固定孔311的方式使得固定座32稳定安装于底座31上;同时,使用者还可以根据支架的宽度,通过拧松第二固定钉35的方式来调节位于一个固定座32上的两个支架夹持机构之间的间隙宽度,从而让宽度不同的支架也能够稳定地放置在载具3上。

目前用于淋浴房的滑轮,其外径也不尽相同,因此如图2和图3 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载具3还包括用于稳定滑轮的滑轮夹持机构,滑轮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夹持件36和两个第三固定钉37,第二夹持件36包括连接件361以及连接于连接件361一端的夹爪362,夹爪362设置有与滑轮相适应的弧面363,两个夹爪362正对设置;固定座32设置有第三固定孔323,连接件361设置有第三调节槽364,第三固定钉37穿过第三调节槽364、第二调节槽341并连接于第三固定孔323后锁紧连接件361和第二夹持件36。在上料滑轮时,滑轮落至滑轮夹持机构之间,具体为滑轮落在两个夹爪362之间,由两个夹爪362的弧面363分别抵触滑轮的两侧以进行夹持,保证了滑轮落入两个夹爪362之间以后不会发生晃动;在需要夹持另一规格的滑轮时,使用者可根据待组装的滑轮的外径,来调节两个滑轮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让该待组装的滑轮能够稳定、顺利地由上料机构7 移动至载具3上,进而保证了支架与滑轮能够顺利组装。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构4包括点胶支架41、喷胶件42和第四固定钉43,所述点胶支架41安装有用于驱动喷胶件42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44,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4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块45,所述连接块45设置有第四调节槽451,所述第四固定钉43穿过所述第四调节槽451并连接于喷胶件42后锁紧所述连接块45和所述喷胶件42。具体的,喷胶件42为胶枪或者喷胶针筒。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四调节槽451和第四固定钉43的设置,实现了让使用者根据支架的规格,来调整喷胶件42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够组装更多规格的支架和滑轮;作为优选的,第四固定钉43 为螺钉,喷胶件42设置有用于与第四固定钉43配合的螺孔,即喷胶件42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动以调节喷胶件42出胶口的角度,从而使得落胶点更加准确。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7包括滑轮振动盘71、两条出料滑轨72和用于对滑轮进行分料的分料机构73,所述分料机构73包括分料座731、分料件732和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 732平移的推拉机构733,所述滑轮振动盘7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分料座731的输入端,两条出料滑轨72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分料座 731的输出端,两条出料滑轨72的输出端均连接于所述定位机构5;所述分料件732内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轮的容纳间7321,所述分料件732滑动安装于所述分料座731,所述推拉机构73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分料件732的一侧;滑轮自所述滑轮振动盘71经所述分料座731滑动至其中一个容纳间7321内,由所述推拉机构733控制所述分料件732平移至容纳间7321连通于其中一条出料滑轨72后,滑轮自出料滑轨72滑落经过所述定位机构5落入载具3内。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让滑轮滑入容纳间7321,然后利用推拉机构733来推拉分料件732,从而让两个滑轮能够依次滑落至支架的两端连接处,使得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一个机构即可实现两个滑轮的上料,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51、第二升降机构52、升降座53、第一缓冲件54和定位气缸55,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2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51,所述升降座53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2的输出端,所述定位气缸55活动安装于所述升降座53,所述第一缓冲件54的一端抵触所述升降座53,所述第一缓冲件54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定位气缸55的端盖;具体的,当载具3经传输机构2移动至定位机构5时,所述定位气缸55位于载具3的支架螺丝孔的正上方。

当滑轮滑落至载具3的滑轮夹持机构时,由第二升降机构52驱动升降座53下降,当定位气缸55与滑轮抵触时,第二升降机构52 停止动作,由定位气缸55的活塞杆伸出,依次穿过的支架的螺丝孔和滑轮的内圆,从而实现定位,保证了支架的螺丝孔和滑轮处于同心状态,从而便于进行锁螺丝;而第一缓冲件54的设置,则是用以在第二升降机构52下压的过程至抵触滑轮时,避免压力过大而导致滑轮被压坏。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升降座53设置有下压板56,所述下压板56安装有下压气缸57和第二缓冲件58,所述下压气缸57位于所述定位气缸55的正上方,所述下压气缸57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定位气缸55,所述第二缓冲件58的一端抵触所述下压板56的底部,所述第二缓冲件58的另一端抵触所述下压气缸57的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压气缸57,用以在定位气缸55把支架的螺丝孔与滑轮进行定位以后,利用下压气缸57推动定位气缸55下降,通过定位气缸55的缸体压向滑轮,使得滑轮完全容设于载具3的滑轮夹持机构内,从而更加精确地完成定位;而第二缓冲件58的设置,则是在第二升降机构52在下降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证了滑轮不会被压坏。

具体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定位机构5还包括用于承托滑轮的承托机构59,所述承托机构59包括承托气缸591、承托座592 和至少两根承托杆593,所述承托座592位于所述传输机构2的上方,所述承托座592设置有用于让滑轮落入所述传输机构2的落孔594,承托杆593活动设置于所述承托座592的底部,所述承托气缸591用于驱动所述承托杆593挡于所述落孔594。即当滑轮从上料机构7滑至定位机构5前,先由承托气缸591推动两根承托杆593档于落孔 594的下方,然后当滑轮由上料机构7下落至定位机构5时,会先滑落至落孔594,并由承托杆593承托住滑轮以防止滑轮落入载具3;然后由第二升降机构52和定位气缸55动作,以使得支架的螺丝孔与滑轮处于同心状态,再由承托气缸591控制承托杆593后退并打开落孔594,此时由于定位气缸55的定位作用,滑轮能够准确地容设于滑轮夹持机构之间,从而当进行锁螺丝时,无需进行额外的位置校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更为流畅,并提升了组装效率。

具体的,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锁螺丝机构6位于所述传输机构2的一侧,所述传输机构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挡止所述载具3 的挡止机构8,所述挡止机构8包括挡止座81、挡止气缸82、滑动件83和挡止件84,所述挡止座81安装于所述机体1,所述挡止气缸 82安装于所述挡止座81,所述挡止座81设置有滑轨811,所述滑动件83的侧边设置有滑槽831,所述滑轨811容设于所述滑槽831;所述挡止件84的一端和所述挡止气缸8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动件83的两端;所述底座31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挡止件84的插槽312。即当载具3移动至锁螺丝机构6时,由挡止气缸82控制挡止件84插入滑槽831,从而保证了在锁螺丝机构6进行锁螺丝时,载具3不会晃动而影响锁螺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上料,可由人工或者自动化进行,为了提升上料效率,如图1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把支架放入所述传输机构2的上料机械手9,所述上料机械手9包括支架振动盘91、上料架92、支架承托具93、第三升降机构94、用于夹持支架的气动手指95、用于把支架保持竖放的推压机构96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4平移的平移机构97,所述上料架92位于所述传输机构2的上方,所述支架承托具93的顶部与所述支架振动盘9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推压机构96的输出端突伸入所述支架承托具93内,所述平移机构97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料架92,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4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 92,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4连接于所述平移机构97的输出端;所述气动手指95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94的输出端。当需要将支架输送至载具3时,先由支架振动盘91把支架输送至支架承托具93内,然后由推压机构96把支架从支架承托具93内的一端推向另一端并压住,从而使得支架保持竖放状态;然后由平移机构97、第三升降机构94和气动手指95三者配合,把支架夹起并移至载具3上进行固定,从而完成了支架的自动化上料,提升了上料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