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平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4131发布日期:2019-03-08 18:4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平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管件端口的自动平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多通管件倒角平口加工时,多是采用人工手动送料,使用 设备多为单头电机带动动力头。单头电机带动动力头设备加工时,每个管件需要人工进行三次相同的操作动作,费时费力,多通管件倒角平口加工效率低,工人劳动量大;而现有技术中的双头电机带动双头动力头加工同样也不适用于多通管件。在进行加工的多通管件部分还存在这平口处圆整度不够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对多通管件的平口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在放入到小型整形机内对多通管件平口处进行整形。如何实现多通管件的一次装卡,同时对多通管件三个套丝孔进行平口加工并且能够一次性整形,提高多通管件倒角平口加工效率,提高多通管件的加工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消除安全隐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管件自动平口机。能够对多通管件实现取件、加工、卸件全自动运行,同时对多通管件三个套丝孔进行平口加工,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实现在对平口加工的同时对管件的平口处进行整形处理,提高多通管件倒角平口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减少了工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加工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管件加工设备,申请人在使用时,发现需要人工操作的工艺步骤太多,加工效率低,安全性能差,并且当管件平口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再放置到平口整圆装置内,对平口的圆度进行微调。

因此,申请人想到能否研究出一个具有对管件平口进行微调整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加工设备,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能够实现在对平口进行加工的同时对平口进行微调,减少加工工序,使加工过程更加简单高效,申请人在此构思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平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平口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前后移动的零件夹持架,所述零件夹持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开口朝上的左右放置槽,所述零件夹持架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左右放置槽垂直贯通的向后延伸的后放置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前后移动的取件机构,所述取件机构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与所述零件夹持架向前移动的极限位置上下对齐;所述零件夹持架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为工作区,所述工作台上于所述工作区的左侧、后侧、右侧分别设置有平口切削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整形夹持机构和与所述整形夹持机构配合卸料的第一插入件;

所述整形夹持机构包括整形夹持手,所述支架上设置驱动所述整形夹持手上下移动的整形夹持手移动机构,所述整形夹持手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有整形夹持手连接架,所述整形夹持手包括前夹持手、位于所述前夹持手左后侧的左后夹持手和位于所述前夹持手右后侧的右后夹持手组成,所述右后夹持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的下端,所述左后夹持手左右移动装配在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的下端,所述前夹持手前后移动装配在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的下端;

所述前夹持手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夹持前半槽,所述左后夹持手与所述前夹持手相对的面设置有左后夹持后半槽,所述右后夹持手与所述前夹持手相对的面设置有右后夹持后半槽,所述左后夹持手和所述右后夹持手相对的面分别设置有左夹持半槽和右夹持半槽;当所述前夹持手向后移动靠接在所述右后夹持手的前端面,所述左后夹持手向右移动靠接在所述右后夹持手侧面时,所述夹持前半槽与所述左后夹持后半槽和所述右后夹持后半槽组成与所述左右放置槽结构相匹配的左右夹持槽;所述左夹持半槽和所述右夹持半槽组成与所述后放置槽结构相匹配的后夹持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夹持手通过前夹持手气缸驱动前后移动,所述前夹持手气缸设置在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上,所述左后夹持手通过左后夹持手驱动机构驱动运动,所述左后夹持手驱动机构包括所述前夹持手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右后夹持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传动连接的中间齿轮,所述右后夹持手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同轴传动的传动齿轮,所述左后夹持手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的第二齿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件设置在所述整形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的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所述整形夹持手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的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工作区设置有落件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取件机构包括取件夹持手和第二插入件,所述取件夹持手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零件夹持架上的所述左右放置槽形状匹配的取件左右槽,所述取件夹持手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零件夹持架上的所述后放置槽形状匹配的取件后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的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机构和驱动所述取件夹持手上下移动的取件夹持手上下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插入件设置在所述取件夹持手的一侧,所述取件夹持手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取件夹持手的上下移动挂板,所述第二插入件设置在所述上下移动挂板上,所述上下移动挂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插入件左右移动的第二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和驱动所述第二插入件上下移动的第二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零件夹持架通过零件夹持架驱动机构驱动前后移动,所述零件夹持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落件孔左、右两侧的零件夹持架导轨、与所述零件夹持架导轨分别导向配合的零件夹持架导靴,所述零件夹持架导靴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零件夹持架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导轨,所述前后导轨上设置有前后导靴,所述前后导靴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挂架,所述竖向挂架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导轨,所述上下移动挂板滑动配合设置在上下导轨上,所述前后导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上下移动挂板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包括上下移动挂板下端设置的水平架,所述水平架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导轨,所述左右导轨上导向配合设置有左右导靴,所述左右导靴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水平架的右端设置有挡止架,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与所述挡止架挡止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所述左右导靴上设置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二插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的下端,所述第二插入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件由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插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旋支撑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取件机构将待加工的管件放入到零件夹持架上,比如需要加工三通管件时,三通管件的三个平口分别置于零件夹持架上的左右放置槽和后放置槽内,零件夹持架向后移动到工作区,整形夹持机构向下移动,当整形夹持机构的右后夹持手夹持到零件夹持架上代加工管件的对应位置时,前夹持手向后移动,左后夹持手向右移动,此时将加工管件逐渐夹紧,与零件夹持架配合以达到整形的目的,然后启动平口切削装置,对管件的平口进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后,第一插入件向下移动并左右移动插入到管件中的平口内腔内,然后再将第一插入件向上移动使第一插入件将管件夹紧在整形夹持机构上,整形夹持机构与第一插入件将加工好的管件提起后,再由第一插入件推入到落件孔内,完成加工。本实用新型在取件、加工、卸件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驱动运动,大大减少了人工参与,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对平口加工前,通过整形夹持机构对平口进行整形,加工后的管件不需要在进一步放入到微整机构内加工,减少加工工序,使加工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零件夹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整形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整形夹持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整形夹持手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平口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插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平口机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前后移动的零件夹持架2,零件夹持架2的结构如图3所示,零件夹持架2上端面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开口朝上的左右放置槽21,零件夹持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左右放置槽21垂直贯通的向后延伸的后放置槽22,工作台1上设置有支架3,支架3上设置有前后移动的取件机构4,取件机构4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与零件夹持架2向前移动的极限位置上下对齐;零件夹持架2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为工作区,工作台1上于工作区的左侧、后侧、右侧分别设置有平口切削装置5,支架3上设置有整形夹持机构6和与整形夹持机构6配合卸料的第一插入件7。

如图5-6所示,整形夹持机构6包括整形夹持手61,支架3上设置驱动整形夹持手61上下移动的整形夹持手移动机构,整形夹持手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有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如图5所示,整形夹持手61的结构包括前夹持手611、位于前夹持手611左后侧的左后夹持手612和位于前夹持手611右后侧的右后夹持手613组成,右后夹持手613固定设置在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的下端,左后夹持手612左右移动装配在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的下端,前夹持手611前后移动装配在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的下端。

前夹持手611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夹持前半槽6111,左后夹持手612与前夹持手611相对的面设置有左后夹持后半槽6121,右后夹持手613与前夹持手611相对的面设置有右后夹持后半槽6131,左后夹持手612和右后夹持手613相对的面分别设置有左夹持半槽6122和右夹持半槽6132;当前夹持手611向后移动靠接在右后夹持手613的前端面,左后夹持手612向右移动靠接在右后夹持手613的侧面时,夹持前半槽6111与左后夹持后半槽6121和右后夹持后半槽6131组成与左右放置槽21结构相匹配的左右夹持槽;左夹持半槽6122和右夹持半槽6132组成与后放置槽22结构相匹配的后夹持槽。

进一步优选地,前夹持手611通过前夹持手气缸614驱动前后移动,前夹持手气缸614设置在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上,左后夹持手612通过左后夹持手驱动机构驱动运动,左后夹持手驱动机构包括前夹持手6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条615,右后夹持手613上设置有与第一齿条615传动连接的中间齿轮(图中未示出),右后夹持手613上设置有与中间齿轮同轴传动的传动齿轮616,左后夹持手612上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轮616传动配合的第二齿条617。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插入件7设置在整形夹持机构的一侧,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第一插入件7上下移动的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71,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插入件7左右移动的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72,工作台1上对应工作区设置有落件孔。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7所示,取件机构4包括取件夹持手41和第二插入件42,取件夹持手41的下端设置有与零件夹持架2上的左右放置槽21形状匹配的取件左右槽,取件夹持手41的下端还设置有与零件夹持架2上的后放置槽22形状匹配的取件后槽,支架3上设置有驱动取件夹持手41前后移动的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机构和驱动取件夹持手41上下移动的取件夹持手上下移动机构,第二插入件42设置在取件夹持手41的一侧,取件夹持手41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取件夹持手41的上下移动挂板43,第二插入件42设置在上下移动挂板43上,上下移动挂板43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插入件42左右移动的第二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44和驱动第二插入件42上下移动的第二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45。

进一步优选地,零件夹持架2通过零件夹持架驱动机构驱动前后移动,零件夹持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落件孔左、右两侧的零件夹持架导轨23,与零件夹持架导轨23分别导向配合的零件夹持架导靴24,零件夹持架导靴24之间设置有横梁25,零件夹持架2设置在横梁25上,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6,第一气缸26的活塞与横梁25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3上端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导轨411,前后导轨411上设置有前后导靴412,前后导靴412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挂架413,竖向挂架413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导轨414,上下移动挂板43滑动配合设置在上下导轨414上,前后导靴412上设置有驱动上下移动挂板43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415。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44包括上下移动挂板43下端设置的水平架46,水平架46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导轨47,左右导轨47上导向配合设置有左右导靴48,左右导靴48上设置有第三气缸49,水平架46的右端设置有挡止架50,第三气缸49的活塞与挡止架50挡止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45包括左右导靴48上设置的第四气缸,第二插入件42固定设置在第四气缸的活塞的下端,第二插入件42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8所述,第一插入件7由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第一插件7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旋支撑翼73,当第一插入件7插入到待加工管件内部,防旋支撑翼73能够支撑在待加工管件内壁上,并且能够防止待加工管件转动倾斜,带防旋支撑翼73的第一插入件7能够将待加工管件夹持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取件机构4 抓取待加工管件,即通过取件夹持手上下移动机构驱动取件夹持手41向下移动,抓住待加工管件,第四气缸控制第二插入件42向下移动,然后再由第三气缸49控制第二插入件42向右移动插入到待加工管件内,第四气缸控制第二插入件42向上移动夹紧待加工管件,取件机构4带着待加工管件移动到零件夹持架2上方,将待加工管件放置到零件夹持架2上,三通管件的三个平口分别置于零件夹持架2上的左右放置槽21和后放置槽22内,零件夹持架2向后移动到工作区,运动气缸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 和垂直滑动架,将设置在垂直滑动架上的整形夹持机构6推动下移,当整形夹持机构6的右后夹持手613夹持到零件夹持架2上代加工管件的对应位置时,前夹持手611通过前夹持手气缸614驱动向后移动,此时第一齿条615驱动中间齿轮转动,中间齿轮带动传动齿轮616同轴转动,传动齿轮616带动第二齿条617向右移动,即带动左后夹持手612向右移动,此时将加工管件逐渐夹紧,与零件夹持架配合以达到整形的目的,通过同时控制平口切削装置5对工作区内的待加工管件进行加工。平口切削装置包括由驱动气缸推动具推动板,使刀具移动到工作区。待加工完毕,控制平口切削装置完成退刀,利用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71驱动第一插入件7向下移动,同时驱动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72使第一插入件向下移动并左右移动插入到管件中的平口内腔内,上述的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71和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72均可以采用气缸驱动。再驱动第一插入件7向上移动,使第一插入件7与整形夹持手61卡紧待加工管件,并随整形夹持手连接架62向上移动,此时再次控制第一插入件上下移动机构71驱动第一插入件7向下移动,同时控制第一插入件左右移动机构72驱动第一插入件7向右移动,管件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工作台上的落件孔内,完成加工。本实用新型在取件、加工、卸件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驱动运动,大大减少了人工参与,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对平口加工前,通过整形夹持机构对平口进行整形,加工后的管件不需要在进一步放入到微整机构内加工,减少加工工序,使加工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上述的取件夹持手前后移动机构和取件夹持手左右移动机构均可由气缸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