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5883发布日期:2019-08-31 00:4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弦杆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



背景技术:

弦杆是指桁架上、下外围的杆件,上边的杆件称为上弦杆,下边的杆件称为下弦杆。在烟道支撑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架子上的弦杆进行钻孔、焊接等作业,但是现在的圆柱弦杆加工平台对弦杆的锁紧固定不是很方便,而且弦杆动转不便,加工过程的废屑飞溅,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底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一端设有电机固定台,所述电机固定台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卡接弦杆的弦杆旋筒,所述操作台上表面设有支撑弦杆的弦杆支撑台,所述操作台沿弦杆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扣合在弦杆外的侧置的U形卡具以及设置在操作台底部前后两端的两个固定板,所述U形卡具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连接上板、下板的竖直板,所述U形卡具的下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等高螺丝并通过所述等高螺丝旋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U形卡具的下板与操作台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柱塞,两个U形卡具的下板内侧设有竖直的推块,两个推块相邻且下方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竖直向上的伸缩杆位于两个推块的正下方,所述U形卡具的上板与弦杆表面接触处设有弧形面,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上连有风管,所述风管连有集尘箱,所述风管上设有引风机。

所述弦杆旋筒侧壁上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顶紧螺栓,所述弦杆一端伸入弦杆旋筒内部且通过顶紧螺栓顶紧。

所述弦杆支撑台的顶部成V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装置将弦杆输送到操作台的弦杆支撑台上,并伸入弦杆旋筒内通过顶紧螺栓固定,方便弦杆的旋转,便于加工,还能利用锁紧装置对弦杆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避免加工过程中弦杆发生偏移造成加工精度下降的问题,吸尘罩也能方便的将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屑收集处理,有助于环境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支撑底座;3-电机固定台;4-旋转电机;5-弦杆;6-弦杆旋筒;7-弦杆支撑台;8-锁紧装置;9-U形卡具;10-固定板;11-等高螺丝;12-弹簧柱塞;13-推块;14-伸缩气缸;15-弧形面;16-吸尘罩;17-风管;18-集尘箱;19-引风机;20-顶紧螺栓;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圆柱弦杆用锁紧加工平台,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底部设有支撑底座2,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一端设有电机固定台3,所述电机固定台3上设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卡接弦杆5的弦杆旋筒6,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设有支撑弦杆5的弦杆支撑台7,所述操作台1沿弦杆5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锁紧装置8,所述锁紧装置8包括两个对称扣合在弦杆5外的侧置的U形卡具9以及设置在操作台1底部前后两端的两个固定板10,所述U形卡具9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连接上板、下板的竖直板,所述U形卡具9的下板与固定板10之间设有等高螺丝11并通过所述等高螺丝11旋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0上,所述U形卡具9的下板与操作台1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柱塞12,两个U形卡具9的下板内侧设有竖直的推块13,两个推块13相邻且下方设有伸缩气缸14,所述伸缩气缸14竖直向上的伸缩杆位于两个推块13的正下方,所述U形卡具9的上板与弦杆5表面接触处设有弧形面15,所述操作台1上安装有吸尘罩16,所述吸尘罩16上连有风管17,所述风管17连有集尘箱18,所述风管17上设有引风机19。

所述弦杆旋筒6侧壁上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顶紧螺栓20,所述弦杆5一端伸入弦杆旋筒6内部且通过顶紧螺栓20顶紧。

所述弦杆支撑台7的顶部成V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装置将弦杆5输送到操作台1的弦杆支撑台7上,弦杆支撑台7的顶部成V形结构,便于弦杆5的固定,弦杆5一端伸入弦杆旋筒6内通过顶紧螺栓20固定,方便弦杆5的旋转,便于加工,还能利用锁紧装置8的U形卡具9对弦杆5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避免加工过程中弦杆发生偏移造成加工精度下降的问题,当需要动转弦杆5时,只需利用伸缩气缸14顶起推块13,U形卡具9即打开,方便快捷,吸尘罩16也能方便的将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屑收集处理,有助于环境的维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