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墩粗侧电极导向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868发布日期:2019-07-13 07: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钢筋墩粗侧电极导向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墩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墩粗侧电极导向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墩头机在钢筋加工领域运用很广泛,钢筋墩头机可分为电热高强度钢筋墩头机和冷墩钢筋墩头机,电热高强度钢筋墩头机是将钢筋固定后,对其头部进行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待其变软后,沿其轴线方向对其头部进行加压以及形成墩头。目前在钢筋墩头的过程中,在电极将钢筋加热变软后,直接利用电极对钢筋进行加压,但是这样对钢筋墩头成型的质量影响较大。钢筋受热后在加压变形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其变形趋势主要是向下变形,这样最终成型的墩头在承载能力以及抗滑移性能上有着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发明了一种钢筋墩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工作平台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相背的一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驱动装置,侧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上的侧电极驱动缸和位于其前方的模具驱动缸,两个侧电极驱动缸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侧电极驱动缸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且伸入于两块侧板之间的侧电极驱动杆,侧电极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侧电极块,侧电极块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侧供电装置,两块侧电极块能够沿相对方向移动以抵接在待加工钢筋上,两个模具驱动缸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模具驱动缸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且伸入于两块侧板之间的模具驱动杆,模具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头成型半模,两块墩头成型半模能够合拢形成墩头成型模;

工作平台上表面上且位于两块侧板的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前驱动缸,前驱动缸具有一根沿前后方向穿过于前挡板的前驱动杆,前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粗电极,前驱动杆与墩粗电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其两者之间绝缘的绝缘体,墩粗电极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前供电装置,墩粗电极、侧电极块和墩头成型半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墩粗电极能够沿两块墩头成型半模之间水平延伸的中间线方向进行移动以对墩头成型模内钢筋进行加热墩粗。

但是其中侧电极块在对钢筋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其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时间使用后,其自身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会变软,那么在对钢筋进行抵接过程中,就会产生变形,进而影响对钢筋的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降低侧电极块温度,又能够对其导向的钢筋墩粗侧电极导向冷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墩粗侧电极导向冷却结构,包括墩粗成型座和两块侧电极块,墩粗成型座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通腔,通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电极滑道,侧电极滑道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与侧电极块上下表面滑动配合的侧电极滑槽,两块侧电极块均位于侧电极滑道内且其上下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侧电极滑槽上,墩粗成型座的前后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通腔连通且能够使待加工钢筋从两块侧电极块之间穿过的前开口和后开口,墩粗成型座内部且位于通腔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流道Ⅰ,冷却流道Ⅰ包括开设在墩粗成型座前端面上且靠近于墩粗成型座沿其左右方向两端的纵向冷却孔,纵向冷却孔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墩粗成型座内,两条纵向冷却孔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横向冷却孔以使两条纵向冷却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电极块在墩粗成型座内的侧电极滑道上滑动,侧电极滑槽为侧电极块的移动提供导向,侧电极块的上下两侧侧面接触在墩粗成型座上,这样侧电极块产生的热量就会传递到墩粗成型座上,墩粗成型座内有冷却流道Ⅰ,冷却液从其中一条纵向冷却孔内进入,通过横向冷却孔从另一条纵向冷却孔流出,将墩粗成型座上的热量带走,最终实现对侧电极块的降温,避免其受热变软造成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侧电极块包括导电冷却滑座和设置在导电冷却滑座一端且用于抵触在待加工钢筋上的抵触部,抵触部包括侧电极头,侧电极头的一侧侧面为与待加工钢筋进行抵触的抵触面,另一侧侧面凸起形成有插接部,插接部为沿侧电极头远离抵触面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状插块,导电冷却滑座上凹设有与圆台状插块相配合且水平设置的锥形插孔,圆台状插块沿其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锥形插孔的深度,圆台状插块插入于锥形插孔内且圆台状插块远离侧电极头的一端端面抵接在锥形插孔的孔底上。由于抵触部容易发生损坏,为了方便更换,通常将抵触部设置成插接的形式,常见的抵触部包括侧电极头,侧电极头的一侧为抵触面,另一侧为插接部,插接部为柱状结构,直接将其水平插入于导电冷却滑座上。但是插接部与导电冷却滑座之间,为了方便装卸,通常采用滑动配合,再考虑到加工精度的问题,以及插接部受重力的影响,插接部与导电冷却滑座之间局部就会出现间隙,这样就会对导电性能造成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中,插接部为圆台状插块,同时导电冷却滑座上为其相配合的锥形插孔,并且圆台状插块沿其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锥形插孔的深度,这样就能够保证圆台状插块能够完全插入于锥形插孔内,而且圆台状插块的周面以及顶面都能够接触到锥形插孔的孔壁和孔底。另外侧电极头的抵触面在对钢筋进行抵触放电的同时,侧电极头与钢筋相互作用,侧电极头受到钢筋的相互作用力,对导电冷却滑座进行挤压,这样还能够使圆台状插块与锥形插孔之间接触更紧密,使其导电性能更好。

作为优化,所述侧电极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侧供电装置,侧供电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条形导电插块,条形导电插块的上端插入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通腔的底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使条形导电插块穿过所述墩粗成型座的滑动孔,条形导电插块能够在滑动孔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条形导电插块的下端穿过滑动孔且伸出于所述墩粗成型座的下方,条形导电插块上设置有冷却流道Ⅱ,冷却流道Ⅱ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所述墩粗成型座下方侧面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注流孔和回流孔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和回流孔连通。导电冷却滑座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产生的热量是非常大的,单靠墩粗成型座是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因此在其内部设置降温流道,并且通过在条形导电插块上的注流孔和回流孔,使冷却液通过注流孔进入到降温流道内,直接对导电冷却滑座进行降温,将热量带走的冷却液再从降温流道另一端通过回流孔流出,能够大幅提高导电冷却滑座的降温速度。

作为优化,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Ⅰ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Ⅰ,所述条形导电插块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Ⅱ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Ⅱ,当所述条形导电插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时,集水孔Ⅰ与集水孔Ⅱ能够合拢形成集水腔。集水孔Ⅰ和集水孔Ⅱ不仅能够方便对接,另外也不会对从注流孔Ⅰ进入到降温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造成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抵触面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待加工钢筋进行抱持的条槽,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且其直径与待加工钢筋直径一致,条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待加工钢筋的直径,所述侧电极头上且位于插接部的一侧侧面上以所述圆台状插块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根限位柱,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设置有能够使限位柱插入以使条槽处于水平延伸状态的限位孔。条槽能够增加与钢筋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与钢筋进行接触导电,限位柱能够与限位孔配合以对条槽的位置进行限制,更好的与钢筋对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接触的方式为侧电极块同时提供了导向和降温的作用,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钢筋墩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钢筋墩头装置中未安装墩粗成型座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筋墩头装置中连接套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钢筋墩头装置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钢筋墩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工作平台1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两块侧板2,两块侧板2相背的一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驱动装置,侧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的侧电极驱动缸3和位于其前方的模具驱动缸4,两个侧电极驱动缸3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侧电极驱动缸3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2且伸入于两块侧板2之间的侧电极驱动杆,侧电极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侧电极块,侧电极块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侧供电装置,两块侧电极块能够沿相对方向移动以抵接在待加工钢筋上,两个模具驱动缸4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模具驱动缸4具有一根沿左右方向穿过于侧板2且伸入于两块侧板2之间的模具驱动杆,模具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头成型半模5,两块墩头成型半模5能够合拢形成墩头成型模;

工作平台1上表面上且位于两块侧板2的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挡板6,前挡板6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前驱动缸7,前驱动缸7具有一根沿前后方向穿过于前挡板6的前驱动杆,前驱动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墩粗电极,前驱动杆与墩粗电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其两者之间绝缘的绝缘体8,墩粗电极上设置有用于对其供电的前供电装置,墩粗电极、侧电极块和墩头成型半模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墩粗电极能够沿两块墩头成型半模5之间水平延伸的中间线方向进行移动以对墩头成型模内钢筋进行加热墩粗。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两块所述侧板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墩粗成型座9,墩粗成型座9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通腔,通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电极滑道和位于侧电极滑道前方的半模滑道,侧电极滑道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侧电极块上下表面滑动配合的侧电极滑槽,所述侧电极块分别伸入于侧电极滑道内且其上下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侧电极滑槽上,半模滑道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墩头成型半模上下表面滑动配合的半模滑槽,所述墩头成型半模5伸入于半模滑道内且其上下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半模滑槽上,墩粗成型座9的前后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通腔连通且能够使待加工钢筋从两块所述侧电极块之间和两块所述墩头成型半模5之间穿过的前开口和后开口,墩粗成型座9上且位于通腔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流道Ⅰ,冷却流道Ⅰ包括开设在墩粗成型座9前端面上且靠近于墩粗成型座9沿其左右方向两端的纵向冷却孔,纵向冷却孔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墩粗成型座9内,两条纵向冷却孔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横向冷却孔以使两条纵向冷却孔连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电极块包括导电冷却滑座10和设置在导电冷却滑座10一端且用于抵触在待加工钢筋上的抵触部,抵触部包括侧电极头11,侧电极头11的一侧侧面为与待加工钢筋进行抵触的抵触面,另一侧侧面凸起形成有插接部,插接部为沿侧电极头11远离抵触面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状插块,导电冷却滑座10上凹设有与圆台状插块相配合且水平设置的锥形插孔,圆台状插块沿其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锥形插孔的深度,圆台状插块插入于锥形插孔内且圆台状插块远离侧电极头11的一端端面抵接在锥形插孔的孔底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供电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条形导电插块Ⅰ12,条形导电插块Ⅰ12的上端插入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10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通腔的底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使条形导电插块Ⅰ12穿过所述墩粗成型座9的滑动孔Ⅰ,条形导电插块Ⅰ12能够在滑动孔Ⅰ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滑动孔Ⅰ下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使条形导电插块Ⅰ12穿过的滑动孔Ⅱ13,条形导电插块Ⅰ12能够在滑动孔Ⅱ13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条形导电插块Ⅰ12的下端依次穿过滑动孔Ⅰ和滑动孔Ⅱ13且伸出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下方,条形导电插块Ⅰ12上设置有冷却流道Ⅱ,冷却流道Ⅱ包括设置在条形导电插块Ⅰ12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平台1下方侧面上的注流孔Ⅰ和回流孔Ⅰ,注流孔Ⅰ和回流孔Ⅰ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导电冷却滑座10内部设置有降温流道,导电冷却滑座10上且对应条形导电插块Ⅰ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降温流道两端连通的水口Ⅰ,条形导电插块Ⅰ12上且分别对应水口Ⅰ的位置设置有水口Ⅱ,两个水口Ⅱ分别与注流孔Ⅰ和回流孔Ⅰ连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冷却滑座10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Ⅰ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Ⅰ,所述条形导电插块Ⅰ12上且位于所述水口Ⅱ的位置凹设有集水孔Ⅱ,当所述条形导电插块Ⅰ12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电冷却滑座10上时,集水孔Ⅰ与集水孔Ⅱ能够合拢形成集水腔。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面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待加工钢筋进行抱持的条槽,条槽的截面为圆弧形且其直径与待加工钢筋直径一致,条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待加工钢筋的直径,所述侧电极头11上且位于插接部的一侧侧面上以所述圆台状插块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根限位柱,所述导电冷却滑座10上设置有能够使限位柱插入以使条槽处于水平延伸状态的限位孔。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板3的后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杆14,两根导向杆14分别位于所述前驱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前驱动杆的远端沿其轴线方向凸起形成有凸杆,凸杆的直径小于前驱动杆的直径,凸杆上套设有推板15,导向杆14穿过于推板15且推板15能够沿前后方向与导向杆14滑动配合,所述前驱动杆的远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连接套16,连接套16的内孔为台阶孔,台阶孔位于其大直径孔孔口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凸杆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套16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在凸杆上,所述凸杆的远端面与台阶孔的大直径孔内端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滑动空间,滑动空间内设置有能够沿台阶孔中心线方向与台阶孔的大直径孔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块17,连接套16的后方设置有压板18,导向杆14穿过于压板18且压板18能够沿前后方向与导向杆14滑动配合,限位滑块17上且远离所述前驱动杆的一侧侧面上凸起形成有穿过台阶孔的小直径孔且伸出于连接套16外的连接柱19,连接柱19螺纹连接在压板18上,导向杆14上且位于压板18和推板15之间的杆身上套设有能够为推板15抵接在所述前驱动杆远端端面上以及为限位滑块17抵接在台阶孔的大直径孔内端面上提供弹簧力的弹簧20,所述绝缘体8固定连接在压板18的后侧面且位于两根导向杆14之间的位置,所述墩粗电极固定连接在绝缘体8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供电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条形导电插块Ⅱ21,条形导电插块Ⅱ2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体8上,所述工作平台1上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能够使条形导电插块Ⅱ21穿过的滑动孔Ⅲ22,条形导电插块Ⅱ21能够在滑动孔Ⅲ22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条形导电插块Ⅱ21的下端穿过滑动孔Ⅲ22且伸出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下方,所述墩粗电极包括冷却底座23、冷却柱24和前电极头25,冷却底座23固定连接在条形导电插块Ⅱ21上,冷却底座23内部设置有冷却腔,冷却底座23上且与条形导电插块Ⅱ21固定的固定面上开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流孔和出流孔,条形导电插块Ⅱ21的顶部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注流孔Ⅱ和回流孔Ⅱ,注流孔Ⅱ的末端与进流孔连通,回流孔Ⅱ的末端与出流孔连通,冷却底座23的后端面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插接孔,冷却柱24的一端插入于插接孔内且与插接孔螺纹连接在一起,冷却柱24的柱身上沿其周向环设有一圈限位密封挡环且限位密封挡环与冷却底座23密封配合以对冷却腔进行密封,冷却柱24插入于插接孔内的一端端面上沿其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有冷却流道Ⅲ,进流孔上且位于冷却腔的一端连通设置有伸入于冷却流道Ⅲ内的进流管,前电极头25固定连接在冷却柱24上且远离冷却流道Ⅲ的一端。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柱24远离所述冷却流道Ⅲ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安装柱,安装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却柱24的直径,所述前电极头25为柱状结构且其直径与安装柱直径一致,所述前电极头2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柱上且其轴线与安装柱轴线为同轴设置,所述冷却柱24远离所述冷却流道Ⅲ的一端还设置有同时套设在安装柱和所述前电极头25上的限位套26,限位套26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冷却柱24的端面上,限位套26的长度与所述前电极头25远离所述冷却柱24的一端至所述冷却柱24的距离长度一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18上且位于所述导向杆14穿过的位置沿前后方向穿设有磨损套27,所述导向杆14穿过于磨损套27且与其滑动配合,磨损套27上且位于所述压板18前方的套身上沿其周向环设有限位阻挡环,所述弹簧20朝向于所述压板18的一端抵接在阻挡环上。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且与远离所述抵触面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T形卡槽,T形卡槽为通槽,T形卡槽的横槽内设置有卡接内块,卡接内块上凸起形成有穿过T形卡槽的竖槽且伸出于T形卡槽外的连接块,连接块位于T形卡槽外的位置凸起形成有卡接外块,卡接内块与卡接外块之间的距离与T形卡槽中竖槽的深度一致以使卡接内块能够沿T形卡槽长度方向与T形卡槽的横槽上位于竖槽口的一侧侧壁滑动配合,并且还能够使卡接外块能够沿T形卡槽长度方向与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位于T形卡槽槽口处的表面滑动配合。前驱动杆与卡接外块固定连接,在对导电冷却滑座进行维护更换的时候,只需要上下移动导电冷却滑座就能够将其拆卸下,同样在安装的时候也方便快捷。

所述条形导电插块Ⅰ上且位于水口Ⅱ的位置凹设有与水口Ⅱ同中心线设置的密封孔,水口Ⅱ位于密封孔的孔底,密封孔内安装有密封圈,当所述条形导电插块Ⅰ固定在所述导电冷却滑座上时,密封圈以能够对水口Ⅱ周围进行密封。

所述冷却流道Ⅲ为圆孔,其孔底为圆弧形孔底,所述进流管沿所述冷却流道Ⅲ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进流管远离所述进流孔的一端靠近于所述冷却流道Ⅲ的孔底。冷却液从进流管出来后,在其自身流速的影响下会冲击到冷却流道Ⅲ的孔底,冷却液水流经过冷却流道Ⅲ圆弧形孔底后向周围分散流动,更好的带走冷却流道Ⅲ孔壁的热量。

所述冷却流道Ⅲ的孔壁上由靠近于孔底的位置以所述冷却流道Ⅲ中心线为中心螺旋向外延伸有至所述冷却流道Ⅲ孔口位置的螺旋导流槽。能够使一部分冷却液在冷却流道Ⅲ内形成一股向外流动的旋流,增大与冷却流道Ⅲ孔壁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带走热量。

所述冷却柱的柱身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冷却柱中心线平行的夹持面构成用于方便使所述冷却柱旋转的拧转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