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8581发布日期:2019-12-03 19:1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钢管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钢管是以带钢卷板为原材料,在常温的条件下挤压成型,利用自动双丝双面埋弧焊工艺焊接制作而成的螺旋缝钢管,而螺旋钢管的制备的工作原理是将带钢送入焊管机组,经多道轧辊滚压,带钢逐渐卷起,形成有开口间隙的圆形管坯,从而形成了螺旋钢管成品,再随着支撑结构慢慢的输送出来,在快速冷却的作用下成型。

一般的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无法同步移动,导致稳定性不够,有的刚成型的螺旋管硬度不够,容易受到支撑结构的挤压变形,在终端没有承接结构,无法生产较长的螺旋管,不带有长度计量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无法同步移动,导致稳定性不够,有的刚成型的螺旋管硬度不够,容易受到支撑结构的挤压变形,在终端没有承接结构,无法生产较长的螺旋管,不带有长度计量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包括设备机体,所述设备机体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控制面板,且设备机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设备机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嵌套设置有制冷片,且第一固定环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遮挡块,且遮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所述设备机体的右端设置有活动支架,且活动支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辊,所述活动支架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下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车轮,并且车轮在活动支架的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均有安装,所述底板的右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且支撑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表面等角度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靠近第二固定环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推轮,并且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制冷片在第一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2组,且遮挡块在第一固定环的右侧为伸缩结构,遮挡块呈“l”字型结构,且遮挡块和速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在活动支架上为转动结构,且支撑辊的中间呈弧形结构,活动支架在底板的上端设置有2组,且活动支架在底板的上端为滚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架呈“y”字型结构,且车轮关于活动支架左右对称安装有2组。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在底板的右端为滑动结构,且支撑体和第二固定环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关于第二固定环的中心对称设置有4组,且辅助推轮在第二固定环的内部为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可以同步移动,稳定性较高,有二次冷却结构,使得螺旋管不容易受到支撑结构的挤压变形,在终端设置了承接结构,可以生产较长的螺旋管,且具有长度计量的作用;

1.设置有制冷机和制冷片,通过制冷机的作用使制冷片降温对刚伸出的螺旋钢管二次冷却降温,从而避免螺旋管受到支撑结构的挤压变形;

2.设置有遮挡块、速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通过遮挡块的作用对螺旋钢管进行遮挡,使其能够跟随同步移动,从而通过速度传感器对螺旋钢管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计算,并通过控制面板的作用将信号传给电机,调节电机的转速,使活动支架的移动速度与螺旋钢管的移动速度相同,提高螺旋钢管支撑的稳定性;

3.设置有液压缸、第二固定环和电动伸缩杆,通过液压缸的作用控制支撑体和第二固定环的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固定环对螺旋钢管的右端进行承接,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辅助推轮移动并将钢管进行夹紧,这样既可以生产较长的钢管,也方便对钢管进行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机体;2、控制面板;3、底板;4、第一固定环;5、制冷机;6、制冷片;7、第一伸缩杆;8、遮挡块;9、速度传感器;10、活动支架;11、支撑辊;12、电机;13、传动装置;14、连接轴;15、车轮;16、液压缸;17、第二伸缩杆;18、支撑体;19、第二固定环;20、电动伸缩杆;21、弹簧;22、辅助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包括设备机体1、控制面板2、底板3、第一固定环4、制冷机5、制冷片6、第一伸缩杆7、遮挡块8、速度传感器9、活动支架10、支撑辊11、电机12、传动装置13、连接轴14、车轮15、液压缸16、第二伸缩杆17、支撑体18、第二固定环19、电动伸缩杆20、弹簧21和辅助推轮22,设备机体1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控制面板2,且设备机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3,设备机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4,且第一固定环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制冷机5,第一固定环4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嵌套设置有制冷片6,且第一固定环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遮挡块8,且遮挡块8的上表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9,设备机体1的右端设置有活动支架10,且活动支架10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辊11,活动支架10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上安装连接有传动装置13,传动装置13的下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4,且连接轴14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车轮15,并且车轮15在活动支架10的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均有安装,底板3的右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6,且液压缸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18,且支撑体1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环19,第二固定环19的内侧表面等角度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0,且电动伸缩杆20靠近第二固定环19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推轮22,并且电动伸缩杆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1。

如图1-3中制冷片6在第一固定环4的内部设置有2组,且遮挡块8在第一固定环4的右侧为伸缩结构,遮挡块8呈“l”字型结构,且遮挡块8和速度传感器9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对刚伸出的螺旋钢管二次冷却降温,从而避免螺旋管受到支撑结构的挤压变形,如图2中支撑辊11在活动支架10上为转动结构,且支撑辊11的中间呈弧形结构,活动支架10在底板3的上端设置有2组,且活动支架10在底板3的上端为滚动结构,方便跟随钢管同步移动,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1中活动支架10呈“y”字型结构,且车轮15关于活动支架10左右对称安装有2组,使活动支架10自身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如图1中支撑体18在底板3的右端为滑动结构,且支撑体18和第二固定环19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方便快速带动第二固定环19移动来承接钢管的右端。

如图4中电动伸缩杆20关于第二固定环19的中心对称设置有4组,且辅助推轮22在第二固定环19的内部为伸缩结构,电动伸缩杆20伸缩带动辅助推轮22移动并将钢管进行夹紧,这样既可以生产较长的钢管,也方便对钢管进行切割。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时,首先随着设备机体1的工作钢管不断的成型并从右端输出,当钢管刚从右侧输出时进入到第一固定环4的内部,通过制冷机5的作用使2组制冷片6制冷,由于2组制冷片6紧密围绕在钢管的外侧,可以很好的对钢管进行二次的冷却,提高钢管的硬度,紧接着钢管的右端边缘会接触遮挡块8并推动遮挡块8,在第一伸缩杆7的作用下使得遮挡块8和速度传感器9跟随钢管同步移动,从而通过速度传感器9的作用对钢管进行测速,并将数据传给控制面板2,再通过控制面板2传送到电机12上,控制面板2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12工作并调频,当钢管移动到支撑辊11的上表面时,型号为y90s-2的电机12自动调频,会带动传动装置13传动,并带动连接轴14和车轮15转动,从而使活动支架10与钢管保持相同的移动速度,随着钢管继续移动接触到另一组支撑辊11时,另一组活动支架10再跟随钢管同步移动,最后通过液压缸16的作用控制第二伸缩杆17伸缩,带动支撑体18和第二固定环19移动,去承接钢管,当钢管进入到第二固定环19的内侧时,4组电动伸缩杆20会伸缩带动辅助推轮22移动将钢管进行压紧,从而达到对钢管的左、中、右三处进行稳定支撑的作用,由于通过速度传感器9可以知道钢管的速度,并且可以计算钢管的生产长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钢管进行切割,以上便完成该便于稳定支撑大型螺旋钢管的传输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