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6470发布日期:2020-01-17 19:5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点孔机为固定打孔,当同件产品需要多处打孔时,需要繁琐的拆装定位工件,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疲劳感,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孔机,具体为控制打孔机的移动来实现工件的一次定位、多次冲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点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置有打孔机,所述第一活动板上配合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活动板配合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活动板固定于第二活动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配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第一电机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活动座y轴的移动,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第一活动板z的移动,所述第三电机控制第二活动板x轴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点孔机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打孔机的移动及冲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l”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为t型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箱体、打孔机显示屏、电脑显示屏和操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点孔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设置,实现了工件的一次定位,多次打孔,提升了生产效率。

2、设置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打孔机的运作,实现了点孔机的智能化,提升了加工精度,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3。

图中:10-机架;11-防滑垫;20-活动座;21-螺杆;22-t型槽;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第三电机;40-固定架;50-活动板;51-第一活动板;52-第二活动板;60-打孔机;70-电控装置;71-箱体;72-打孔机显示屏;73-电脑显示屏;74-操控面板;80-限位块;1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点孔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活动座(20),所述活动座(20)上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31),所述活动座(20)上设置有固定架(40),所述固定架(40)上设置有活动板(50),所述活动板(50)包括第一活动板(51)和第二活动板(52),所述第一活动板(51)上设置有打孔机(60),所述第一活动板(51)上配合连接有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活动板(52)配合连接有第三电机(33),所述第一活动板(51)固定于第二活动板(52)上,所述第一电机(31)控制活动座y轴的移动,所述第二电机(32)控制第一活动板z的移动,所述第三电机(33)控制第二活动板x轴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工件(100)的一次定位,多次冲孔,具体为将工件(100)固定于活动座(20)上,通过第一电机(31)的控制,实现活动座(20)的y轴移动,通过第二电机(32)的控制,实现打孔机(60)的z轴移动,通过第三电机(33)的控制,实现打孔机(60)的x轴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20)上设置有螺杆(21),所述螺杆(21)配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第一电机(31)上,所述螺杆(21)与齿轮的配合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因此,所述第一电机(31)的设置方向与第三电机(33)的设置方向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点孔机还包括电控装置(70),所述电控装置(70)控制打孔机(60)的移动及冲孔,更为具体的,所述电控装置(70)包括箱体(71)、打孔机显示屏(72)、电脑显示屏(73)和操控面板(74),所述计算机设置于箱体(71)内,所述操作人员能通过操控面板(74)使用计算机对需加工的图纸进行编辑及设置运动轨迹,设定完后按下启动键,电控装置便能控制打孔机(60)的冲孔及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三电机(33)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20)上设置有限位块(80),所述限位块(80)呈“l”型,所述活动座(20)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为t型槽(22),所述限位块(80)与t型槽(22)的设置目的在于辅助工件(100)的定位。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将需加工的图纸,具体为cad支持格式的图纸发送到电控装置(70)中的计算机内,然后根据图纸,将待加工的工件(100)固定于活动座(20)上,通过限位块(80)及t型槽(22)与螺栓的配合实现定位,然后通过电控装置(70)打开待加工工件的图纸,将其编辑为点孔程式,并另存为dxf格式的文件,再将编辑好的dxf文件导入到点孔机控制主机里再转换成cnc的格式文件,操作人员对工件(100)校表、分中、对刀,最后点击运行,点孔机执行动作,并对工件(100)进行点孔,冲孔完成后,卸下工件(100)即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