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装置以及一种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910发布日期:2019-10-19 04:0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装置以及一种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装置以及一种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特别是锂电池,参考图1和图2,常包括盖板1、极耳2、保护片3、电芯4以及壳体5,极耳2包括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目前锂电池在组装生产过程中,当盖板1扣入壳体5中时,极耳2会产生挤压并形变折弯。为了保证极耳2的形变折弯不会产生向保护片3下方的作用力,避免压伤电芯4顶部,需要在盖板1扣入壳体5之前,先对极耳2在保护片3的上方进行预先折弯操作。

常用的极耳折弯装置,参考图3,设有底板100,以及设在底板上的垫片200,垫片的表面设有高卡端201以及低卡端202,高卡端201高于低卡端202,并且高卡端201设有用于卡设极耳2的卡槽203。先将电芯4平放在底板100的表面上,并且正极耳21放到低卡端202上,负极耳22放到卡槽203上,保护片2放到并紧贴在高卡端201一侧面上。放好电芯4后,施加下压盖板1的作用力,使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产生弯位。

但是,下压盖板1的操作常由人工完成,而人员操作时手部用力不平衡,使盖板1侧移,给予负极耳22两侧的挤压力,带动负极耳22朝向卡槽203两端侧移,负极耳22在触碰到卡槽203两端时容易造成刮损,并且容易在弯位边缘形成凸向壳体5甚至接触壳体5的尖角。如此而言,锂电池在出厂使用时会形成内短路,严重的话会造成电芯4发热膨胀或起火,从而发生爆炸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折弯装置以及一种加工系统,解决在折弯极耳时容易损伤极耳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用于折弯电池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的垫片,所述垫片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一端面与正极耳或负极耳接触,并且所述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接触正极耳或负极耳的第一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小于接触负极耳或正极耳的第二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

其中,较佳方案是:接触正极耳或负极耳的第一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范围内,接触负极耳或正极耳的第二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为3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凸台包括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接触正极耳或负极耳的第三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等于接触负极耳或正极耳的第四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所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之间形成一凹槽。

其中,较佳方案是:接触正极耳或负极耳的第三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接触负极耳或正极耳的第四凸台一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底板设有多个可用于卡设垫片的固定槽。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垫片垂直设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工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弯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电池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带动电池移动到折弯装置上,所述折弯装置折弯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折弯装置以及一种加工系统,垫片设有凸台,与正极耳或负极耳接触的凸台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极耳进行挤压折弯操作时,即使正极耳或负极耳朝向两侧偏移,也不会受到刮伤,从而提高电池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电池去除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折弯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弯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极耳未折弯之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极耳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一种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常用于折弯电池的极耳2,参考图1和图2,所述电池包括壳体5、盖板1和电芯4,所述电芯4上设有保护片3,所述电池还包括设在盖板1与保护片3之间的极耳2,所述极耳2包括正极耳21以及负极耳22,所述极耳2是从电芯4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在盖板1扣入壳体5之前,需要通过折弯装置对极耳2进行折弯操作。

参考图4,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底板6以及设在底板6上的垫片61,所述垫片61设有凸台611,所述凸台611一端面与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接触,即是说,在进行极耳2折弯操作时,参考图6,所述电芯4放置在底板6上,所述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的中端或者中端下方一部分与凸台611一端面接触。其中,与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接触的凸台611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说,所述凸台611端面平滑,未设有任何槽口。如此一来,即使给予盖板1的挤压力不够平衡,所述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一直与凸台611端面接触,所述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也就不会朝向两侧偏移,从而提高极耳2折弯的准确性,避免发生电芯4发热膨胀甚至爆炸的情况。即使,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朝向两侧偏移,也不会受到刮伤,电池的安全性高。

其中,参考图4,所述凸台611包括第一凸台6111和第二凸台6112,接触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的第一凸台6111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小于接触负极耳22或正极耳21的第二凸台6112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即是说,以图4为例,所述第一凸台6111低于第二凸台61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6111与正极耳21接触,所述第二凸台6112与负极耳22接触,此时,所述第一凸台6111与正极耳21接触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凸台6112与负极耳22接触的端面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参考图6,给予所述盖板1向下的挤压力时,所述盖板1向下移动,带动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折弯,由于第一凸台6111和第二凸台6112的限制作用,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在折弯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偏移,即是说,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均是由上往下产生折弯,折弯的准确性高;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即使向两侧偏移,也不会受到刮伤,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接触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的第一凸台6111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范围内,接触负极耳22或正极耳21的第二凸台6112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为3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

或者,所述凸台611包括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接触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的第三凸台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等于接触负极耳22或正极耳21的第四凸台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即是说,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等于第四凸台的高度,所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不与正极耳21或者负极耳2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台与正极耳21接触,所述第四凸台与负极耳22接触,所述第三凸台与正极耳21接触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四凸台与负极耳22接触的端面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两个端面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参考图6,给予所述盖板1向下的挤压力时,所述盖板1向下移动,带动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折弯,由于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的限制作用,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在折弯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偏移,即是说,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均是由上往下产生折弯,折弯的准确性高。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即使向两侧偏移,也不会受到刮伤,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接触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的第三凸台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接触负极耳22或正极耳21的第四凸台一端面与底板6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

当然,所述垫片61也可以只设有一个凸台611,所述凸台611的端面平滑无槽口,所述端面高度一致,即是说,所述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取横截面来说,所述垫片61就是一矩形。在进行极耳2折弯操作时,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均与凸台611接触,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6设有多个可用于卡设垫片61的固定槽,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如此一来,针对不同规格的电池,对电池的极耳2进行折弯操作之前,可使用不同规格的垫片61,并将垫片61卡设在合适的固定槽中,再进行极耳2的折弯操作,以此提高适应性。需要说明的是,当垫片61卡设在固定槽中时,所述垫片61为垂直设在底板6上,以此保证极耳2折弯的准确性。

在此,描述极耳2的折弯过程:参考图5,先取合适规格的垫片61卡设在固定槽中,随后,放置电芯4在底板6上,所述正极耳21与第一凸台6111接触,所述负极耳22与第二凸台6112接触,所述保护片3与垫片61一侧面紧贴。然后,参考图6,给予盖板1向下的挤压力,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同时受到挤压折弯,并且,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均不会发生偏移,折弯的准确性高;即使发生偏移,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也均不会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工系统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地,一种加工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弯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电池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带动电池移动到折弯装置上,所述折弯装置折弯极耳2。具体来说,所述移动装置带动电池的盖板4放置到折弯装置的底板6上,所述凸台611与极耳2接触,实现极耳2的折弯操作。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