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2666发布日期:2019-11-15 22:3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货箱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汽车运输是现代道路物流运输中中短途运输的主要的组成部份,也是轻型散装货物采用长途运输的重要方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汽车运输,从各个物流点到物流中心、从各个物流中心再到物流点再到客户的货仓等等都离不开汽车的运输。

现有的对于货车车架的焊接工作台是根据货车车架的尺寸、规格、结构的不同而设计成专用的工装,当对不同规格的货车车架进行焊接加工时,如当货车车架的长度尺寸变小之后,则现有的工装便不能在继续使用,只能重新设计工装,如果生产的规格种类很多,则需要设计的工装也会很多,而在不使用的过程中,这些工装则会占用大量的存放体积,同时设计加工多重工装,也会产生大量的生产费用。现如今的中国制造业由传统的制造业模式逐渐向精益生产、自动化生产模式转变,专用工装所产生的高额生产费用与精益理念相背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其具有能够根据货车车架长度的不同从而来调节压紧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平台,包括矩形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龙门架,龙门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位于工作平台相对的两侧并与工作平台之间滑动相连,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齐平并超过工作平台的上表面,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位于工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工作平台平行相对的横梁,横梁上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相工作平台方向移动的压紧件,工作平台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位置固定的固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货车底架的长度来调节相邻的龙门架之间的间隔,从而确保龙门架上的压紧件能够完全将货车底架压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平台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呈水平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伸入到滑槽中的滚轮,滚轮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回转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龙门架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结构包括位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下方的齿条,齿条与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呈平行设置,齿条上带有齿的一侧朝向上方,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伸入到齿条上相邻的齿之间的插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舌插入到齿条上相邻的齿之间,从而限制龙门架的移动,从而在压紧货车底架的时候龙门架不易出现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件为竖直贯穿横梁的压紧螺杆,压紧螺杆与横梁之间螺纹相连,压紧螺杆的顶端固定有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压紧螺杆使其向工作平台的方向移动,从而对货车车架进行挤压,即可使货车车架贴合在工作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件为竖直固定在横梁底端的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液压缸,能够快速的将货车车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且通过液压缸的力,能够确保在对货车车架进行满焊的过程中,货车车架不易因变形与工作平台分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其中两个相邻的侧边上设置有定位条,位于相邻侧边上的定位条之间垂直设置,工作平台的表面与带有定位条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沿着定位条长度方向并排排列的侧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同规格的货车车架在放置到工作平台上的时候,每次的位置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侧顶组件包括竖直焊接固定在工作平台上表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朝向定位条,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固定板并伸向定位条的侧顶螺栓,侧顶螺栓垂直与固定板的表面,侧顶螺栓与固定板之间螺纹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侧顶螺栓向定位条方向移动,即能够对货车车架的侧向进行固定,避免货车车架在焊接的过程中出现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平台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卡槽,卡槽为t形槽或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平台上增加临时压板或者将定位环卡入到卡槽中重新根据车架的形状大小来确定定位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龙门架与工作平台滑动相连,能够根据货车底架的长度来调节相邻的龙门架之间的间隔,从而确保龙门架上的压紧件能够完全将货车底架压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2.通过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开设卡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平台上增加临时压板或者将定位环卡入到卡槽中重新根据车架的形状大小来确定定位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龙门架以及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龙门架与工作平台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11、滑槽;12、定位条;13、卡槽;2、龙门架;21、第一立柱;211、内螺纹管;212、移动螺杆;2121、把杆;22、第二立柱;221、套管;222、移动杆;23、横梁;24、滚轮;3、压紧螺杆;31、转轮;4、侧顶组件;41、固定板;42、侧顶螺栓;5、齿条;6、滑套;7、插舌;71、本体;72、尖端;8、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包括呈矩形的平铺在地面上的工作平台1。位于工作平台1的上方,沿着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与工作平台1滑动相连的龙门架2。龙门架2包括两个竖直相对的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分别位于工作平台1宽度方向的两端并与工作平台1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滑动相连,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顶端齐平并超过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位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顶端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工作平台1平行相对的横梁23,横梁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相连。

位于横梁23上,沿着横梁23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压紧螺杆3,压紧螺杆3竖直贯穿横梁23并与横梁23之间螺纹相连,在横梁23上开设有供横梁23穿过的并与压紧螺杆3螺纹相连的螺纹孔。在压紧螺杆3的顶端固定有转轮31,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转动压紧螺杆3,使压紧螺杆3向工作平台1方向靠近或远离。压紧螺杆3的数量根据车架的规格大小来确定并不局限于两个。

第一立柱21包括位于下方的内孔为螺纹孔的内螺纹管211以及位于内螺纹管211上方且底端伸入到内螺纹管211中的螺纹孔中、并与内螺纹管211螺纹相连的移动螺杆212,移动螺杆212的顶端与横梁23之间回转相连。在移动螺杆212连接横梁23的一端,移动螺杆212的侧壁上固定有把杆2121,其中把杆2121的轴线与移动螺杆212的轴线呈垂直状。

第二立柱22包括位于下方的内孔为光滑圆孔的套管221以及底端伸入到套管221内部的并与套管221滑动相连的移动杆222,移动杆222的顶端与横梁23之间焊接固定相连。

在手持把杆2121转动移动螺杆212时,移动螺杆212沿着内螺纹管21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调节第一立柱21的高度。当第一立柱21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时候,第二立柱22的高度随着第一立柱21的高度变化而同步发生变化。

参照图1、图2,在工作平台1上,位于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与滑槽11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伸入到滑槽11中的滚轮24,滚轮24与第一立柱21或第二立柱22回转相连。滚轮24的直径与滑槽11的槽宽相匹配,从而在将滚轮24装入到滑槽11中的时候,滚轮24分别与滑槽11位于上方和下方的槽壁相抵接。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通过两个伸入到滑槽11中的滚轮24进行支撑,从而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且通过滚轮24卡入到滑槽11中,龙门架2与工作平台1竖向方向上相对固定。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底端与工作平台1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隔。

参照图3,在工作平台1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位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下方固定有与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呈平行状的齿条5,齿条5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齿条5带有齿的一侧朝向龙门架2的第一立柱21或第二立柱22。在第一立柱21的内螺纹管211的外侧侧壁上与齿条5相对的位置固定有滑套6,滑套6竖直设置从而使滑套6的两端开口分别朝向上方和下方。在滑套6中插接有能够卡入到齿条5上相邻的两个齿之间的插舌7,插舌7在插入到滑套6中的时候,插舌7受自身重力插入到齿条5上的相邻的齿之间。当插舌7插入到齿条5的相邻的齿之间时,从而限制龙门架2沿着滑槽11进行移动。在需要移动龙门架2时,将插舌7抬起,使插舌7从齿条5上相邻的齿之间抽出,从而能够继续对龙门架2进行移动。插舌7包括与滑套6的内孔形状相匹配的本体71,本体71的底端横截面不断从而形成尖端72,尖端72能够卡入到齿条5上相邻的齿之间。

参照图1,位于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工作平台1的四边中,其中两个相邻的边上分别固定有定位条12,定位条12焊接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位于相邻的边上的定位条12相互垂直设置。位于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与定位条12相对的边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侧顶组件4,侧顶组件4沿着定位条12的长度方向排列。在焊接时,将拼装好的货车车架分别与定位条12相抵接,并通过侧顶组件4主梁与支撑梁之间相抵接并加紧固定。

参照图3,侧顶组件4包括竖直固定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表面朝向定位条12。在固定板41上设置有穿过固定板41并伸向定位条12方向的侧顶螺栓42,侧顶螺栓42与定位条12相垂直。侧顶螺栓42与固定板41之间螺纹相连。通过转动侧顶螺栓42从而使侧顶螺栓42向定位条12方向靠近或远离。

位于工作平台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卡槽13,卡槽13为t型槽或燕尾槽。通过在工作平台1的表面开设卡槽13,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板,从而采用压板进行辅助固定,避免出现货车车架与工作平台1之间出现分开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将定位环或定位块卡入到卡槽13中重新根据车架的形状大小来确定定位点。

实施例2,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货车底架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横梁23的底端表面沿着横梁2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竖直向下的液压缸8,液压缸8的顶端固定在横梁23上。其中液压缸8的数量根据车架的规格大小来确定并不局限于两个。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