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5193发布日期:2019-11-25 23: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攻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螺母攻牙机是一种在螺母、法兰盘等各种具有各种规格的通孔或盲孔的零件的孔的内侧面加工出内螺纹、螺丝或叫牙扣的机械加工设备;其作用就像用丝锥攻内螺纹。

目前,公开号为cn1084361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母攻牙机,包括机体、和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箱和进料轨,进料轨垂直设置于机体上,并且进料轨上设置有与机体相垂直的进料通道,进料轨上设置有进料箱,进料箱内腔与进料轨上的进料通道相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进料轨垂直设置于机体下方,进料箱进料时,螺母可能会卡在进料箱内腔与进料轨上的进料通道相接处,造成螺母无法顺利进入进料通道进行攻牙操作的问题,此时通常需要人工推动进料箱中的螺母,这就导致人工消耗较大,设备使用不够便捷的问题,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避免螺母可能会卡在进料箱内腔与进料轨上的进料通道相接处,使螺母的进料过程更顺利,避免人工消耗过大,使设备使用更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输料口和进料轨,所述输料口连接于所述进料轨和所述进料斗连接处,所述输料口处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抵接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抵接板位于所述输料口内,且所述抵接板形成有供螺母穿过的穿透腔,所述驱动机构由所述进料斗支撑,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抵接板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料口处的安装的抵接板形成有穿透腔,使螺母可从穿透腔中穿过而进入进料轨;驱动机构驱动抵接板相背或相向移动,从而当出现螺母卡在输料口处的情况时,可通过抵接板的活动使螺母顺利进入进料轨,避免人工消耗过大的问题,使设备使用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导向结构,所述进料斗上固定有固定座,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由所述导向结构导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斗上的固定座支撑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抵接板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气缸控制抵接板的自动运动,使螺母下落的过程更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延伸管和导向孔,所述延伸管固定于所述输料口处,所述导向孔形成于所述延伸管内,所述活塞杆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并可在所述导向孔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于输料口处的延伸管为活塞杆的运动导向,活塞杆穿设于导向孔中,使活塞杆可沿着导向孔水平滑移,使抵接板的运动过程更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上形成有朝所述穿透腔向下倾斜的斜切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上倾斜的斜切面可为螺母顺利下滑导向,避免抵接板阻碍螺母的下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包括连接板和配合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配合板分别形成与所述输料口形状配合的弧形,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配合板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和配合板形成与输料口形状配合的弧形,从而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运动不会因形状与输料口不同而造成阻碍;连接板和抵接板相互抵接,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中部配合形成供螺母穿过的穿透腔,避免连接板和配合板连接处形成空隙,使螺母只能从穿透腔中穿过;另一方面,通过连接板和配合板的抵接也分别对连接板和抵接板起到限位作用,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配合后的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料口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配合板对应的侧壁处固定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连接板和配合板的活动进行限位,当连接板和配合板相背运动时可抵接于对应的限位板,避免穿透腔过大导致过多的螺母进入导向通道内又造成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轨上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输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对应处形成导向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料口与进料轨上的进料通道对应处形成的导向管道可使螺母准确进入进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道上部的口径大,下部口径小,且下部口径对应所述进料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道上部口径大,使从连接板和配合板处落下的螺母稳定进入导向通道内;导向管道下部口径小,使螺母可被准确导向至进料通道处并稳定进料,完善螺母的进料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输料口处的安装的抵接板形成有穿透腔,使螺母可从穿透腔中穿过而进入进料轨;驱动机构驱动抵接板相背或相向移动,从而当出现螺母卡在输料口处的情况时,可通过抵接板的活动使螺母顺利进入进料轨,避免人工消耗过大的问题,使设备使用更便捷;

2.固定于输料口处的延伸管为活塞杆的运动导向,活塞杆穿设于导向孔中,使活塞杆可沿着导向孔水平滑移,使抵接板的运动过程更顺利;

3.连接板和配合板形成与输料口形状配合的弧形,从而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运动不会因形状与输料口不同而造成阻碍;连接板和抵接板相互抵接,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中部配合形成供螺母穿过的穿透腔,避免连接板和配合板连接处形成空隙,使螺母只能从穿透腔中穿过;另一方面,通过连接板和配合板的抵接也分别对连接板和抵接板起到限位作用,使连接板和配合板的配合后的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板和配合板与输料口配合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配合板上的斜切面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斗;11、固定座;2、输料口;3、进料轨;31、进料通道;4、导向管道;5、调节装置;6、抵接板;61、连接板;62、配合板;63、穿透腔;64、斜切面;7、驱动机构;8、气缸;81、活塞杆;9、导向结构;91、延伸管;92、导向孔;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螺母攻牙机的进料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斗1、输料口2和进料轨3,输料口2连接于进料轨3和进料斗1连接处,进料斗1中的螺母通过输料口2进入进料轨3中。

如图1所示,进料轨3上形成有进料通道31,输料口2的下部与进料通道31的上部对应处形成呈锥台型的导向管道4,且导向管道4上部的口径大,下部口径小,螺母可通过导向管道4的导向准确进入进料通道31,完善螺母的进料过程。

如图1、2所示,输料口2处安装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包括位于输料口2内的抵接板6,抵接板6包括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连接板61与配合板62分别形成与输料口2形状配合的弧形,使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结构更合理。

如图2所示,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互抵接,使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中部配合形成供螺母穿过的穿透腔63,避免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连接处形成空隙,使螺母只能从穿透腔63中穿过;另一方面,通过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抵接也分别对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起到限位作用,使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配合后的结构更稳定。

如图2、4所示,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上部均形成有朝穿透腔63向下倾斜的斜切面64,由此避免螺母落至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上部而阻碍螺母的下料,达到使螺母的进料过程更顺利的目的。

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5还包括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由进料斗1支撑,且驱动机构7可驱动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背或相向运动,由此当螺母卡在输料口2处时,可通过调节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使螺母顺利下落。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气缸8和导向结构9,进料斗1的外侧壁两端固定有固定座11,两个气缸8分别固定于与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对应的固定座11内,使气缸8稳定固定于输料口2对应处;气缸8的活塞杆81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固定连接,从而由活塞杆81控制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的相背或相向运动。

如图2所示,活塞杆81由导向结构9导向,使活塞杆81的运动过程更稳定,从而使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对运动的过程更稳定;导向结构9包括延伸管91和导向孔92,延伸管91固定于输料口2的外侧壁上,且延伸管91分别位于与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对应处,导向孔92形成于延伸管91内,活塞杆81穿设于导向孔92并可在导向孔92内滑动,由此使活塞杆81的滑移在活塞杆81和导向孔92的配合导向下实现,整体结构更合理。

如图2、3所示,输料口2的内侧壁分别与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对应处固定有限位板10,当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背运动时可抵接于对应的限位板10,避免穿透腔63过大导致过多的螺母进入导向通道内又造成堵塞问题。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当输料口2出现螺母被卡住的情况时,气缸8分别驱动对应的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相背运动,活塞杆81在导向孔92中运动,将穿透腔63扩大,使卡在输料口2处的螺母顺利下落,掉落的螺母在导向管道4的导向作用下准确落入进料通道31。

然后气缸8分别驱动对应的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复位,此时连接板61和配合板62抵接,螺母正常进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