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6982发布日期:2019-12-24 22: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毛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的加工有多道工序,其中,轴承外圈的加工包括镦粗、钻孔等工序,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轴承外圈结构;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过程中与轴承外圈与运输轨道接触,或由于钻孔模具的尺寸偏差等原因,使得经过钻孔的轴承外圈毛坯件存在一定椭圆度和尺寸偏差,从而影响轴承外圈的精度,最终影响成品轴承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通过整形冲头与整形模配合,使整形模内壁与轴承毛坯外壁充分接触、挤压,消除轴承毛坯的椭圆度,同时减少轴承毛坯的尺寸偏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包括固定台、冷却水槽、整形模和安装在冲压执行机构上的整形冲头,所述整形模为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固定台台面的中央设有圆形的与所述整形模内圈直径相配合的固定台通孔,所述冷却水槽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为圆柱体筒形结构,侧板底部连接有所述底板,冷却水槽设置在固定台台面上,冷却水槽的底板设有与所述整形模内圈相配合的冷却水槽通孔,所述冷却水槽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冷却水槽通孔同心的圆形的整形模安装凹槽,所述整形模安装凹槽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水槽通孔的直径,整形模安装凹槽与所述冷却水槽底板形成一台面,所述整形模设置在所述整形模安装凹槽内,整形模底面与所述台面相连,整形模外壁与冷却水槽底板、冷却水槽侧板形成储水区域;

所述整形冲头外径与所述整形模内径相配合,整形冲头设置在整形模内圈的正上方,且由冲压执行机构带动竖直上下移动,以使整形冲头能够贯穿整形模内圈上下移动,对整形模内的轴承毛坯进行冲压。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底部位于固定台通孔的正下方设有接料平台。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槽侧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方的冷却水槽侧板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冷却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整形模上部的内壁具有锥度,锥度的大端在上。

优选地,所述整形模的材料为铸铁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形冲头将轴承毛坯从整形模上端压至下端,使整形模内壁与轴承毛坯外壁充分接触、挤压,消除轴承毛坯的椭圆度,同时减少轴承毛坯的尺寸偏差;通过整形模与整形模安装凹槽相配合,使整形模外壁、冷却水槽底板和侧板形成封闭的环形储水区域,在方便更换整形模的情况下,保证了储水区域的密闭性;降低整形模温度,对整形模和轴承毛坯均起到冷却作用。

2、通过在固定台底部设置接料平台,使经过整形模整形的轴承毛坯掉落在接料平台上,避免轴承毛坯产生形变,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3、进水口设置冷却水槽侧板的底部,使冷却水槽底部进入冷水,受到整形模热传递的冷却水变为温水在冷却水槽的上部通过出水口流出,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供应,保证整形模和轴承毛坯的冷却效果。

4、整形模上部的内壁具有锥度,便于轴承毛坯放入,同时避免整形冲头触碰整形模上端。

5、整形模材料为铸铁合金,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整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整形模的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固定台,11、固定台通孔,2、冷却水槽,21、冷却水槽通孔,22、整形模安装凹槽,23、台面,24、进水口,25、出水口,3、整形模,4、整形冲头,5、冲压执行机构,6、接料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轴承毛坯整形装置,包括固定台1、冷却水槽2、整形模3和安装在冲压执行机构5上的整形冲头4,所述整形模3为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固定台1台面23的中央设有圆形的与所述整形模3内圈直径相配合的固定台通孔11,所述冷却水槽2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为圆柱体筒形结构,侧板底部连接有所述底板,冷却水槽2设置在固定台1台面23上,冷却水槽2的底板设有与所述整形模3内圈相配合的冷却水槽通孔21,所述冷却水槽2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冷却水槽通孔21同心的圆形的整形模安装凹槽22,所述整形模安装凹槽22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水槽通孔21的直径,整形模安装凹槽22与所述冷却水槽2底板形成一台面23,所述整形模3设置在所述整形模安装凹槽22内,整形模3底面与所述台面23相连,整形模3外壁与冷却水槽2底板、冷却水槽2侧板形成储水区域;

所述整形冲头4外径与所述整形模3内径相配合,整形冲头4设置在整形模3内圈的正上方,且由冲压执行机构5带动竖直上下移动,以使整形冲头4能够贯穿整形模3内圈上下移动,对整形模3内的轴承毛坯进行冲压。

整形冲头4将轴承毛坯从整形模3上端压至下端,使整形模3内壁与轴承毛坯外壁充分接触、挤压,消除轴承毛坯的椭圆度,同时减少轴承毛坯的尺寸偏差;

通过整形模3与整形模安装凹槽22相配合,使整形模3外壁、冷却水槽2底板和冷却水槽2侧板形成封闭的环形储水区域,在方便更换整形模3的情况下,保证了储水区域的密闭性;冷却水槽2有效降低整形模3温度,对整形模3和轴承毛坯均起到冷却作用。

所述固定台1底部位于固定台通孔11的正下方设有接料平台6,使经过整形模3整形的轴承毛坯掉落在接料平台6上,避免轴承毛坯产生形变,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所述冷却水槽2侧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口24上方的冷却水槽2侧板上设有出水口25,所述进水口24与冷却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口25与排水管相连通。

通过将进水口24设置冷却水槽2侧板的底部,使冷却水槽2底部进入冷水,受到整形模3热传递的冷却水变为温水在冷却水槽2的上部通过出水口25流出,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供应,保证整形模3和轴承毛坯的冷却效果。

所述整形模3上部的内壁具有锥度,锥度的大端在上,便于轴承毛坯放入,同时避免整形冲头4触碰整形模3上端。

所述整形模3的材料为铸铁合金,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整形效果。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轴承毛坯放至整形模3内圈的上端,使轴承毛坯的轴线与整形模3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然后通过设置在整形模3上方的整形冲头4将轴承毛坯从整形模3内圈的上端压至下端,最终使轴承毛坯穿过冷却水槽通孔21和固定台通孔11在固定台1底部掉至接料平台6上,通过整形冲头4与整形模3配合,使整形模3内壁与轴承毛坯外壁充分接触、挤压,消除轴承毛坯的椭圆度,同时减少轴承毛坯的尺寸偏差;冷却水槽2的设置便于及时对整形模3与轴承毛坯进行降温,接料平台6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