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持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1146发布日期:2020-11-19 21:1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持电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电动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持电钻。



背景技术:

手电钻是一种携带方便的手持式钻机电动工具,用于在物件上开孔或洞穿物体,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及家具等行业;

但是,在炎热的夏天长时间握持电钻手柄工作时,人手会产生大量的汗液,不仅人手会感到不舒服,而且汗液容易使得人手在手柄上打滑,导致人手无法牢固稳定的握持手柄,既会影响打孔效果,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握持舒适度高的手持电钻。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持电钻,包括电钻本体、与所述电钻本体相连的把手、设于所述电钻本体前端的端头及与所述端头相配合的钻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电钻本体上的辅助空心手柄、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内的转杆、套设于所述转杆上的风扇、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侧壁的第一散热孔及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的电机、套设在所述把手上的空心套件、设于所述空心套件上的第二散热孔、用于向所述空心套件内吹风的传动组件及一端与所述空心套件相连通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相连通,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内的活塞、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的活塞杆、设于所述活塞杆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与所述活塞杆端头相配合的凸轮、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的复位弹簧及与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相连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设在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的内侧壁上。

所述活塞杆上固定套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通过一滑动结构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的内侧壁相配合。

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内侧壁的滑槽和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导风管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相连的端口设有第一单向气阀,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允许空气从辅助空心手柄流至导风管中。

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的底端设有第二单向气阀,所述第二单向气阀允许空气从外界流至辅助空心手柄中。

所述空心套件上间隔套设有多个橡胶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将手上的手汗风干,能够有效保持把手和辅助空心手柄处的干爽,不仅提高了施工过程中手部的舒适度,还可有效避免因手汗而造成的滑动,使得人手能够稳定的握持在把手或手柄位置处,既保证了打孔效果,还提高了打孔的安全性;另外橡胶环的设置提高了空心套件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防滑效果;

2)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结构紧凑简单,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仅需一个电机即可在不同部位处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极大程度的节约了能耗,且故障率低,非常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心套件与橡胶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轮与活塞杆端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持电钻,包括电钻本体1、把手2、端头3、钻头4及辅助空心手柄5,所述电钻本体1的右下端一体制成有把手2,该电钻本体1的左端设有端头3,所述钻头4安装在所述端头3上,所述电钻本体1内设有电动马达,附图中并未将电动马达画出,所述钻头4由电动马达带动转动,该电钻本体、把手、端头及钻头的设置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设于所述电钻本体1上,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上部设有转杆51,该转杆51的两头分别通过轴承511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相配合,所述转杆51的一端伸出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与一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该电机6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电机,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电机6通过一支杆61与所述电钻本体1相连,该电机的开启或关闭通过电线与一开关相连,附图中并未将电线和开关画出;位于辅助空心手柄内的转杆51上设有风扇52,该风扇52共设有两个,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上设有第一散热孔53,该第一散热孔5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散热孔均布在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的上半部分;电机通过转杆带动风扇转动,进而增大周围空气流动,可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可有效保持辅助空心手柄握持的干爽;

所述把手2上套设有一空心套件7,所述空心套件7通过一导风管9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相连,该导风管9的一端与所述空心套件7的空心腔73相连通,该导风管9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相连通,优选的,该导风管9与辅助空心手柄5相连的端口处设有第一单向气阀91,该第一单向气阀91只允许空气从辅助空心手柄5内流至所述导风管9内,而导风管9内的空气无法通过该第一单向气阀流至辅助空心手柄中;所述空心套件7上设有第二散热孔71,该第二散热孔71设置多个;

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内设置一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可通过导风管9向所述空心套件内吹风,进而可对空心套件起到散热作用,保持把手握持处的干爽,该传动组件与所述转杆51相配合,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8包括活塞81、活塞杆82、活塞杆端头83、凸轮84、复位弹簧85及固定件86,所述活塞81为一橡胶塞,该活塞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内,且该活塞可在所述辅助空心手柄内移动,所述活塞杆8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81相连,该活塞杆8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端头83相连,所述活塞杆端头83为一圆柱头,该活塞杆端头的圆弧侧面与所述活塞杆82相连,该活塞杆端头83与所述凸轮84相配合,该凸轮84套设在所述转杆51上,当凸轮的小头端841与所述活塞杆端头83接触时,可压动活塞杆向下移动;

所述固定件86固定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的内侧壁上,该固定件86通过复位弹簧85与所述活塞81相连,该复位弹簧8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86的下表面相连,该复位弹簧85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81的上表面相连,优选的,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的底端设有第二单向气阀54,该第二单向气阀54只允许外界空气流至辅助空心手柄5内,而辅助空心手柄5内的空气无法通过该第二单向阀流至外界;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82上固定套设有一支撑件87,该支撑件87通过一滑动结构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的内侧壁相配合,具体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槽871和滑块872,所述滑槽871设于所述辅助空心手柄5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支撑件87上,该滑块872可在所述滑槽871内滑动,该滑动结构的设置了大大提高活塞在辅助空心手柄内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空心套件7上套设有多个橡胶环72,该多个橡胶环间隔设于所述空心套件7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橡胶环交错设置,该橡胶环的设置可提高人手与空心套件之前的握持摩擦力,可使得人手能够更加稳定的握住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钻孔作业时,可启动电机工作,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的过程中在辅助空心手柄内形成气流,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孔排出,可对握持在辅助空心手柄上的手的手汗快速风干;同时转杆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凸轮的小头端与活塞杆接触时可带动活塞杆向下运动,同时支撑件也随着活塞杆向下运动,其中滑块沿着滑槽运动,活塞杆带动或活塞向下运动,活塞下面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气阀通过导风管流动至空心套件的空心腔中,空心腔内的气流通过第二散热孔排出,进而可保持握持在把手位置处的手的干爽,而当凸轮小头端原理端头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将活塞进行复位,活塞复位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气阀进入辅助空心手柄内保持气压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持把手和辅助空心手柄处的干爽,能够快速将手汗风干,不仅可提高施工过程中手部的舒适度,还可有效避免因手汗而造成的滑动,使得人手能够稳定的握持在把手或手柄位置处,既保证了打孔效果,还提高了打孔的安全性,另外橡胶环的设置提高了空心套件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了防滑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