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辋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对板材进行滚压加工轮辋时主要采用两部液压马达驱动设备的双轴转动来实现板材滚压加工轮辋,在滚压加工过程中,液压马达的旋转需要液压泵站提供液压能,并经过控制元件、连接元件、油路管线、阀体等的连接,液压马达驱动制造轮辋设备的双主轴旋转;由于液压泵站占地空间面积较大且成本较高,而且液压油软管很容易老化与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油路出现故障时,很难判断故障点,给设备的维护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设备采用电能转换成液压能再转换成机械动能效率很低,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能耗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降低轮辋加工成本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采用减速装置进行减速,避免液压泵站的设置,减少设备所占空间,降低轮辋的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包括驱动设备、减速装置、设备本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设备、所述减速装置及所述设备本体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减速装置为齿轮减速装置,所述驱动设备、所述减速装置、所述设备本体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驱动设备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主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箱体、a减速轮系和b减速轮系;
所述a减速轮系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以及用于与设备的第一主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所述b减速轮系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二输入轴以及用于与设备的第二主轴连接的第二输出轴;
所述a减速轮系及所述b减速轮系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均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a减速轮系与所述b减速轮系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呈上下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a减速轮系与所述b减速轮系关于所述箱体高度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设置;
所述中间截面为位于所述箱体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垂直于所述箱体高度方向的平面。
优选的,所述a减速轮系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轴线两侧的a系侧轴a和a系侧轴b,所述第一输入轴设置有a系一级主动齿轮,所述a系侧轴a设置有a系一级被动齿轮a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a,所述a系侧轴b设置有a系一级被动齿轮b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b,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有a系二级被动齿轮;
所述a系一级被动齿轮a、所述a系一级被动齿轮b均与所述a系一级主动齿轮啮合,所述a系二级主动齿轮a和所述a系二级主动齿轮b均与所述a系二级被动齿轮啮合;
和/或所述b减速轮系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轴线两侧的b系侧轴a和b系侧轴b,所述第二输入轴设置有b系一级主动齿轮,所述b系侧轴a设置有b系一级被动齿轮a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a,所述b系侧轴b设置有b系一级被动齿轮b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b,所述第二输出轴设置有b系二级被动齿轮;
所述b系一级被动齿轮a、所述b系一级被动齿轮b均与所述b系一级主动齿轮啮合,所述b系二级主动齿轮a和所述b系二级主动齿轮b均与所述b系二级被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a系一级被动齿轮a与所述a系一级被动齿轮b关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在轴线对称设置;所述a系二级主动齿轮a与所述a系二级主动齿轮b关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b系一级被动齿轮a与所述b系一级被动齿轮b关于所述第二输入轴所在轴线对称设置;所述b系二级主动齿轮a与所述b系二级主动齿轮b关于所述第二输入轴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a系一级主动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b系一级主动齿轮键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a系二级被动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b系二级被动齿轮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输出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主轴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输出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主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设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电机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动作的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动作的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法兰盘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均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包括驱动设备、减速装置、设备本体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设备、减速装置及设备本体动作的控制系统,
减速装置为齿轮减速装置,驱动设备、减速装置、设备本体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驱动设备与减速装置连接,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与设备本体的主轴连接。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驱动设备与减速装置连接,使减速装置与设备本体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设备的转动,通过控制驱动设备的转动实现对设备本体中主轴转速的调节,使减速装置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输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避免液压泵站的设置,减少设备所占空间,同时也使设备的可靠性提高,且维修方便,降低了板材滚压加工轮辋过程中能量损耗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速装置的原理图。
图1-3中:
01为减速装置、1为a系一级被动齿轮a、2为a系侧轴a、3为第一电机、4为第一输入轴、5为a系一级主动齿轮、6为a系侧轴b、7为a系一级被动齿轮b、8为b系侧轴a、9为b系一级被动齿轮a、10为第二电机、11为第二输入轴、12为b系一级主动齿轮、13为b系一级被动齿轮b、14为b系二级主动齿轮a、15为b系侧轴b、16为b系二级被动齿轮、17为第二主轴、18为第二输出轴、19为b系二级主动齿轮b、20为箱体、21为a系二级主动齿轮a、22为a系二级被动齿轮、23为第一主轴、24为第一输出轴、25为a系二级主动齿轮b、26为第一输出联轴器、27为第二输出联轴器、28为第一输入联轴器、29为第二输入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可以避免液压泵站的设置,减少占地空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方便维修,降低板材滚压加工轮辋过程中能量损耗和成本。
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减速装置的原理图。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包括驱动设备、减速装置01、设备本体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设备、减速装置01及设备本体动作的控制系统,减速装置01为齿轮减速装置01,驱动设备、减速装置01、设备本体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驱动设备与减速装置01连接,减速装置01的输出轴与设备本体的主轴连接。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驱动设备与减速装置01连接,使减速装置01与设备本体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设备转动,使驱动设备带动减速装置01转动,由于减速装置01的输出轴与设备本体的主轴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设备的转速实现对设备本体中主轴转速的调节,使减速装置01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输出,从而实现对设备本体中用于生产轮辋的滚型机的转速的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通过减速装置01实现设备本体中主轴的转速的调节,并且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本体中主轴转速的无级调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泵站的设置,相比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站的组合方式,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设备与减速装置01的组合方式占地面积较小,并且可靠性提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维修过程方便,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与生产成本。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驱动设备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符合要求的其它设备,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另外,减速装置01可以是齿轮减速装置01,也可以是蜗轮蜗杆减速装置01,或者是其它符合要求的减速装置01,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一般包括两个主轴,可以使减速装置01包括:箱体20、a减速轮系和b减速轮系;a减速轮系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一输入轴4以及用于与设备的第一主轴23连接的第一输出轴24;b减速轮系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二输入轴11以及用于与设备的第二主轴17连接的第二输出轴18;
a减速轮系及b减速轮系均设置在箱体20内,第一输入轴4与第一输出轴24同轴设置,第二输入轴11与第二输出轴18同轴设置,第一输入轴4、第二输入轴11、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18均与箱体20转动连接。
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输入轴4与第一输出轴24同轴设置,第二输入轴11与第二输出轴18同轴设置,可以降低第一输出轴24与第二输出轴18在扭矩输出过程中的形变问题。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a减速轮系可以是一级减速轮系,也可以是二级减速轮系或三级减速轮系等符合要求的设置,b减速轮系可以是一级减速轮系,也可以是二级减速轮系或三级减速轮系等符合要求的设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设备带动第一输入轴4转动,经过a减速轮系减速之后,第一输出轴24带动第一主轴23转动,第二驱动设备带动第二输入轴11转动,经过b减速轮系减速之后,第二输出轴18带动第二主轴17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空间设置的合适性,可以使a减速轮系与b减速轮系沿箱体20的高度方向呈上下层设置。
优选的,可以使a减速轮系与b减速轮系关于箱体20高度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设置;
中间截面为位于箱体20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垂直于箱体20高度方向的平面。
考虑到减速装置01的体积以及减速要求,可以将减速装置01设置为二级减速装置01,使a减速轮系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输入轴4轴线两侧的a系侧轴a2和a系侧轴b6,第一输入轴4设置有a系一级主动齿轮5,a系侧轴a2设置有a系一级被动齿轮a1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a系侧轴b6设置有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第一输出轴24设置有a系二级被动齿轮22;
a系一级被动齿轮a1、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均与a系一级主动齿轮5啮合,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均与a系二级被动齿轮22啮合;
和/或b减速轮系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输入轴11轴线两侧的b系侧轴a8和b系侧轴b15,第二输入轴11设置有b系一级主动齿轮12,b系侧轴a8设置有b系一级被动齿轮a9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b系侧轴b15设置有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第二输出轴18设置有b系二级被动齿轮16;
b系一级被动齿轮a9、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均与b系一级主动齿轮12啮合,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均与b系二级被动齿轮16啮合。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设备带动第一输入轴4转动,第一输入轴4带动a系一级主动齿轮5转动,a系一级主动齿轮5带动a系一级被动齿轮a1与a系一级被动齿轮b7转动,a系一级被动齿轮a1转动,使a系侧轴a2带动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转动,a系一级被动齿轮b7转动,使a系侧轴b6带动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转动,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与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带动a系二级被动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轴24转动。
第二驱动设备带动第二输入轴11转动,第二输入轴11带动b系一级主动齿轮12转动,b系一级主动齿轮12带动b系一级被动齿轮a9与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转动,b系一级被动齿轮a9转动,使b系侧轴a8带动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转动,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转动,使b系侧轴b15带动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转动,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与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带动b系二级被动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轴24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减小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形变,可以使a系一级被动齿轮a1与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关于第一输入轴4所在轴线对称设置;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与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关于第一输入轴4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和/或b系一级被动齿轮a9与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关于第二输入轴11所在轴线对称设置;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与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关于第二输入轴11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a系侧轴a2和a系侧轴b6关于第一输入轴4的轴线对称设置,a系一级被动齿轮a1与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关于第一输入轴4所在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a系一级被动齿轮a1与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在第一输入轴4产生的径向分力相互抵消,降低第一输入轴4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变形;另外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与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关于第一输入轴4所在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与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作用在第一输出轴24上的径向分力抵消,降低第一输出轴24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形变。
优选的,a系侧轴a2的中心轴线和a系侧轴b6的中心轴线组成的平面垂直于箱体20的高度方向。
b系侧轴a8和b系侧轴b15关于第二输入轴11的轴线对称设置,b系一级被动齿轮a9与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关于第二输入轴11所在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b系一级被动齿轮a9与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在第二输入轴11产生的径向分力相互抵消,降低第二输入轴11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变形;另外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与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关于第二输入轴11所在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与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作用在第二输出轴18上的径向分力抵消,降低第二输出轴18在扭矩传递过程中的形变。
优选的,b系侧轴a8的中心轴线和b系侧轴b15的中心轴线组成的平面垂直于箱体20的高度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齿轮与轴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可以使第一输入轴4与a系一级主动齿轮5键连接,第二输入轴11与b系一级主动齿轮12键连接;
第一输出轴24与a系二级被动齿轮22键连接,第二输出轴18与b系二级被动齿轮16键连接。
优选的,可以使a系一级被动齿轮a1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a21均与a系侧轴a2键连接,a系一级被动齿轮b7和a系二级主动齿轮b25均与a系侧轴b6键连接;b系一级被动齿轮a9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a14均与b系侧轴a8键连接,b系一级被动齿轮b13和b系二级主动齿轮b19均与b系侧轴b15键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使第一输出轴24通过第一输出联轴器26与第一主轴23连接,第二输出轴18通过第二输出联轴器27与第二主轴17连接。
第一输出联轴器26与第二输出联轴器27的设置可以使第一输出轴24与第一主轴23之间的连接、使第二输出轴18与第二主轴17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使驱动设备包括用于与第一输出轴24连接的第一电机3以及用于与第二输出轴18连接的第二电机10,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机3动作的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第二电机10动作的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电机3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二电机10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分别对第一电机3以及第二电机10的转速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第一主轴23以及第二主轴17转速的分别调节。
优选的,可以使第一电机3通过第一输入联轴器28与第一输入轴4连接,第二电机10通过第二输入联轴器29与第二输入轴11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使驱动装置包括与第一电机3连接的第一法兰盘以及与第二电机10连接的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均与箱体20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均通过螺栓与箱体20可拆卸连接。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0、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18、第一输入轴4和第二输入轴11、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一输入联轴器28和第二输入联轴器29、第一输出联轴器26和第二输出联轴器27、第一主轴23和第二主轴17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滚压轮辋制造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