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质电磁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3807发布日期:2020-09-04 16: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预设磁导率的连接介质设置在待连接两件材质的连接表面;

通过产生交变电磁场作用于所述连接介质,使所述连接介质产生涡流;

在所述连接表面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两件所述材质处于热塑性或融化状态,通过在连接表面施加预设的压力,使两件所述材质连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的磁导率均大于两件所述材质的磁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的熔点大于等于两件所述材质的熔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为金属材料;

两件所述材质其中一为金属材质,其中一为非金属材质,或,

两件所述材质均为金属材质,或,

两件所述材质均为非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为铁粉,两件所述材质为镁或铝合金,将铁粉涂覆于待连接铝合金工件的待连接区的上层铝合金工件下表面和下层铝合金工件上表面;

将连接介质铁粉设置在待连接两件材质镁或铝合金的连接表面;通过产生交变电磁场作用于所述连接介质铁粉,使所述连接介质铁粉产生涡流;在所述连接表面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两件所述材质处于热塑性或融化状态,通过在连接表面施加预设的压力,使两件所述材质连接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夹具将两件材质夹持,以完成连接,所述夹具设置在上层铝合金工件上表面和下层铝合金工件下表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介质的上层材质表面设有一定的直径和深度的凹槽,同理,所述连接介质的下层材质也设有一定的直径和深度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直径和连接介质直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变电磁场的实时交变电磁场频率f:

f=(a0/a)×(b/b1)×(b/b2)×(s1/s10)×(s2/s20)xf0×z

其中,设定铁粉中铁含量为99.99%为标准铁粉,标准铁粉含量a0,设定铁粉中铁含量a,设定铝或者铝合金中,铝含量为99.99%为标准铝,设定铝或者铝合金中的铝含量为b,其中,设定第一材质的铝含量为b1,设定第二材质的铝含量为b2,设定第一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1,设定第二铝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2,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一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10,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二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20,设定此时标准铁粉使用量为k0,并且,设定此时的交变电磁场频率为f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表系数z=(s1/s10)×(s2/s20)×(k/k0)×zo,

式中,设定第一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1,设定第二铝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2,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一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10,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二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20,实时比表系数z,标准比表系数为z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粉的使用量为k=(b/b1)×(b/b2)×(s1/s10)×(s2/s20)×k0

其中,设定第一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1,设定第二铝材质的连接表面积为s2,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一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10,设定在标准铝时第二材质的连接标准表面积s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质电磁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预设磁导率的连接介质设置在待连接两件材质的连接表面;通过产生交变电磁场作用于所述连接介质,使所述连接介质产生涡流;在所述连接表面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两件所述材质处于热塑性或融化状态,通过在连接表面施加预设的压力,使两件所述材质连接完成。本发明能够对相同或者不同材质进行连接,连接介质为金属材料,两件所述材质其中一为金属材质,其中一为非金属材质,或两件所述材质均为金属材质,或两件所述材质均为非金属材质。采用低成本的连接介质,生产过程物料投入成本相对更低,设备损耗相对更小,生产过程易控制、铝合金连接质量和良品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波;马佳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波;马佳艺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