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铜管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1179发布日期:2021-06-04 19:4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铜管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铜管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2.空调是一种调节和控制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的常见设备,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管道大都为铜管,铜管在加工时需要借助夹具进行固定以保证加工精度,现有的加工夹具只能用来固定单一外径规格的铜管,适用范围较小,而且大都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工作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扩大了适用范围,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空调铜管加工夹具。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铜管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侧块、第二侧块、顶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底板的前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第二侧块和第一侧块均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分别设于开口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侧块的左上方转角处开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侧块的右上方转角处开设有第二弧面;所述顶紧组件设于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之间,所述顶紧组件包括支架、导向块、第一气缸、第一导杆和顶紧块;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的下平面上,所述导向块和第一气缸均固定在支架的一侧,所述导向块设于第一气缸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杆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杆均竖直穿插设置在导向块中,所述顶紧块设于开口槽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导向块并固定在顶紧块的下侧;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设于底板的上方并相互配合。
5.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座块、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托块、第一夹紧块、第二气缸、第一牵引块和第三侧块;所述第一座块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第二侧块的左侧,所述第一导轨横向固定在第一座块的顶部,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托块固定在第一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一牵引块固定在第一托块的后侧并设于第一座块的后方,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座块的后侧,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左固定在第一牵引块的左端,所述第一夹紧块固定在第一托块的顶部,所述第三侧块固定在第一夹紧块的右端并设于第二侧块的上方,所述第三侧块的右下方转角处开设有第三弧面。
6.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座块、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托块、第二夹紧块、第三气缸、第二牵引块、第四侧块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座块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第一侧块的右侧,所述第二导轨横向固定在第二座块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托块固定在第二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二牵引块固定在第二托块的后侧并设于第二座块的后方;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二座块的后侧,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右固定在第二牵引块的右端;所述第四侧块设于第二夹紧块的左侧和第一侧块的上方,所述缓冲组件设于第四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所述第四侧块的左下方转角处开设有
第四弧面。
7.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挡块、挡柱、导柱、弹簧、导套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夹紧块的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四侧块的右端设于第一缺口中,所述第四侧块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块固定在第二夹紧块的左端并设于第二缺口中,所述导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套均横向嵌设在挡块中,每个所述导套中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导杆,两个所述第二导杆的右端均插入固定在第四侧块的右端,两个所述第二导杆的左端均可活动的插入在第四侧块的左端内部,所述导柱横向穿插设置在第四侧块的右端并介于两个第二导杆之间,所述导柱的左端插入固定在挡块中,所述导柱的右端可活动的插入在第二夹紧块中;所述弹簧套设在导柱上并设于第四侧块的右侧;所述挡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挡柱均固定在第一缺口的右侧内壁上并对称设于导柱的前后两侧。
8.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在第四侧块的右端外壁和第一缺口的右侧内壁上。
9.优选地,所述第四侧块的右端前后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延伸块,两个所述第二导杆的右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延伸块中。
10.优选地,所述挡块中还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设于两个导套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延伸块相互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用来固定多种外径规格的铜管,因此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实现了铜管的自动夹紧以避免人工手动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侧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6.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17.如图1~3所示,一种空调铜管加工夹具,包括底板1、第一侧块4、第二侧块5、顶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底板1的前侧开设有开口槽101,第二侧块5和第一侧块4均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并分别设于开口槽101的左右两侧,第一侧块4的左上方转角
处开设有第一弧面41,第二侧块5的右上方转角处开设有第二弧面51;顶紧组件设于第一侧块4和第二侧块5之间,顶紧组件包括支架6、导向块7、第一气缸8、第一导杆9和顶紧块10;支架6固定在底板1的下平面上,导向块7和第一气缸8均固定在支架6的一侧,导向块7设于第一气缸8的上方,第一导杆9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导杆9均竖直穿插设置在导向块7中,顶紧块10设于开口槽101中,第一气缸8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导向块7并固定在顶紧块10的下侧;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设于底板1的上方并相互配合。
18.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座块3、第一导轨11、第一滑块12、第一托块13、第一夹紧块14、第二气缸19、第一牵引块20和第三侧块21;第一座块3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并设于第二侧块5的左侧,第一导轨11横向固定在第一座块3的顶部,第一滑块12套设在第一导轨11上,第一托块13固定在第一滑块12的顶部,第一牵引块20固定在第一托块13的后侧并设于第一座块3的后方,第二气缸19固定在第一座块3的后侧,第二气缸19的伸缩端横向向左固定在第一牵引块20的左端,第一夹紧块14固定在第一托块13的顶部,第三侧块21固定在第一夹紧块14的右端并设于第二侧块5的上方,第三侧块21的右下方转角处开设有第三弧面211。
19.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座块2、第二导轨15、第二滑块16、第二托块17、第二夹紧块18、第三气缸22、第二牵引块23、第四侧块25和缓冲组件;第二座块2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并设于第一侧块4的右侧,第二导轨15横向固定在第二座块2的顶部,第二滑块16套设在第二导轨15上;第二托块17固定在第二滑块16的顶部,第二牵引块23固定在第二托块17的后侧并设于第二座块2的后方;第三气缸22固定在第二座块2的后侧,第三气缸22的伸缩端横向向右固定在第二牵引块23的右端;第四侧块25设于第二夹紧块18的左侧和第一侧块4的上方,缓冲组件设于第四侧块25和第二夹紧块18之间;第四侧块25的左下方转角处开设有第四弧面251。
20.缓冲组件包括挡块24、挡柱26、导柱27、弹簧28、导套29和第二导杆30,第二夹紧块18的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缺口181,第四侧块25的右端设于第一缺口181中,第四侧块25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缺口252,挡块24固定在第二夹紧块18的左端并设于第二缺口252中,导套29包括两个,两个导套29均横向嵌设在挡块24中,每个导套29中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导杆30,两个第二导杆30的右端均插入固定在第四侧块25的右端,两个第二导杆30的左端均可活动的插入在第四侧块25的左端内部,导柱27横向穿插设置在第四侧块25的右端并介于两个第二导杆30之间,导柱27的左端插入固定在挡块24中,导柱27的右端可活动的插入在第二夹紧块18中;弹簧28套设在导柱27上并设于第四侧块25的右侧,弹簧28的两端分别顶紧在第四侧块25的右端外壁和第一缺口181的右侧内壁上;挡柱26包括两个,两个挡柱26均固定在第一缺口181的右侧内壁上并对称设于导柱27的前后两侧。
21.第四侧块25的右端前后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延伸块253,两个第二导杆30的右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延伸块253中。
22.挡块24中还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限位柱31,两个限位柱31分别设于两个导套29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延伸块253相互配合。
23.使用时:将铜管横向放入到第一侧块4和第二侧块5之间并使铜管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弧面51和第一弧面41相互配合,然后驱动第二气缸19的伸缩端向内收缩,进而借助第一牵引块20带动第一托块13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12沿第一导轨11向右滑
动,进而借助第一夹紧块14带动第三侧块21向右移动以靠近铜管,直到第三弧面211接触铜管的左侧上方外壁;接着,驱动第三气缸22的伸缩端向内收缩,进而借助第二牵引块23带动第二托块17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16沿第二导轨15向左滑动,进而借助第二夹紧块18和缓冲组件带动第四侧块25向左移动以靠近铜管,直到第四弧面251接触铜管的右侧上方外壁。
24.第四弧面251在接触到铜管的右侧上方外壁时,铜管会对第四侧块25产生一个向右的作用力,进而使第四侧块25沿导柱27向右移动并压缩弹簧28,进而带动两个第二导杆30分别沿两个导套29向右滑动以保证第四侧块25移动的稳定度,到第四侧块25的右端顶住两个挡柱26的左端时,第四侧块25右移到极限位置,从而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
25.最后驱动第一气缸8的伸缩端向外伸出,进而带动顶紧块10向上移动以顶紧在铜管的下侧,从而消除铜管下方的间隙以完全固定住铜管;顶紧块10在移动时,两个第一导杆9会沿导向块7上下滑动以保证顶紧块10移动的稳定性。
26.当加工完成后,驱动第三气缸22的伸缩端向外伸出,进而按照同理带动第四弧面251离开铜管,此时的第四侧块25在弹簧28的反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直到两个限位柱31的右端分别顶紧在两个延伸块253的左侧。
27.本实用新型能用来固定多种外径规格的铜管,因此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实现了铜管的自动夹紧以避免人工手动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