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6607发布日期:2021-12-01 09:3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工件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零件越来越小,因此,成品的电子零件通常被有序的安装在料带中,以方便管理电子零件。但是,在电子产品加工时,对料带中的工件往往需求量大;需要将定量的工件剥离后进行有序放置后再加工。而现有通常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工件的剥离和放置,导致后续工件加工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工件剥离装置,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工件剥离装置,包括:
5.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上固定板;所述承载板设置有镂空部;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镂空部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形成有料带传输通道;所述料带传输通道穿过所述镂空部;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镂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
6.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若干顶升件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时穿过所述镂空部将所述工件顶出至所述第一通孔。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带有工件的料带通过料带传输通道移动至镂空部上方后固定。顶升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镂空部处的料带上的每一工件均随着顶升件的作用被顶起,并随着顶升件的继续上移,每一工件被剥离至第一通孔处等待取出。当工件从第一通孔处被取出后,第一驱动装置下移,以使料带可以继续移动。通过这种往复操作,使得料带上的每一工件可以根据预设第一通孔的数量进行定量的剥离以及被有序取出,从而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以及若干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绕所述转动轴周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顶升定位块,所述顶升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升定位块上;所述转动叶片位于所述顶升定位块的下方,所述转动叶片驱动所述顶升定位块向上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通过间隔设置的转动叶片,从而可以控制顶升定位块与最近的转动叶片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从而实现顶升定位块的上下移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件剥离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定位组件、所述顶升定位块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转动叶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一侧;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工作台以及
挡板,使得转动轴跟随电机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顶升定位块上移的精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顶升定位块的容纳槽;所述顶升定位块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件,可以将定位组件和顶起组件单独设计,弱化定位组件和顶起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简化安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顶升定位块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匹配的凸起,所述顶升定位块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凸起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以及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形成所述料带传输通道。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可以固定料带的两侧,使得料带上的工件与第一通孔位置对位更加准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条形槽的槽口的面积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条形槽的底面上。通过设置条形槽可以限定吸附工件的位置,从而提升工件被吸附的位置的准确性。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下浮动板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浮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若干第二通孔;所述下浮动板位于所述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浮动板上下移动,以使所述下浮动板上移时,所述下浮动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夹持所述料带。通过设置下浮动板,可以在进行工件提升前,进一步将需要被剥离工件的部分料带的四周被固定;避免剥离过程中由于料带晃动,容易损坏工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浮动板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镂空部的形状匹配。通过设置凸起部,可以限定下浮动板上移的距离,从而避免由于下浮动板上移的距离过多,导致料带受损。
1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下浮动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之间。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装置可以提升安装的便利性。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剥离装置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剥离装置的剖视图。
21.附图标记:
22.定位组件100、承载板110、第二滑槽111、上固定板120、第一通孔121、条形槽122、料带传输通道130、下浮动板140、第二通孔141、第二驱动装置150、
23.顶起组件200、顶升件210、第一驱动装置220、电机221、转动轴222、转动叶片223、
顶升定位块230、上固定块231、下浮动块232、凸块233、挡板240、支撑件250、第一滑槽251、
24.料带300、
25.工作台40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果有描述到若干,其中若干表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剥离装置。
3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工件剥离装置,包括:
31.定位组件100,定位组件100包括承载板110以及上固定板120;承载板110设置有镂空部;上固定板120设置在镂空部的上方,上固定板120与承载板110之间形成有料带传输通道130;料带传输通道130穿过镂空部;上固定板120与镂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21;
32.顶起组件200,顶起组件200包括若干顶升件210以及第一驱动装置220,顶升件210位于镂空部的正下方;第一驱动装置220用于驱动顶升件210上下移动,以使顶升件210向上移动时穿过镂空部将工件顶出至第一通孔121。
33.需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21的大小与工件的大小匹配,第一通孔121的数量根据每次加工需要的工件的数量进行设置。顶升件210将工件顶起时,可以保证剥离后的工件与在料带300上的工件的位置一致,从而更加方便后续的定位处理。
34.需说明的是,料带300被顶升件210顶起的过程中,镂空部的边缘会提供阻力给料带300.因此,当料带300的两端被固定时,工件可以在顶升件210的作用下被剥离。
35.因此,将带有工件料带300通过料带传输通道130移动至镂空部上方后固定。顶升件210在第一驱动装置220的驱动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镂空部处的料带300中每一工件均随着顶升件210的作用被顶起,并随着顶升件210的继续上移,每一工件被剥离至第一通孔121处等待取出。当工件从第一通孔121处被取出后,第一驱动装置220下移,以使料带300可以继续移动。通过这种往复操作,使得料带300上的每一工件可以根据预设第一通孔121的数量进行定量的剥离以及被有序取出,从而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36.可理解为,第一驱动装置220包括电机221、转动轴222以及若干转动叶片223,转动叶片223绕转动轴222周向设置,转动轴222的一端与电机221连接;顶起组件200还包括顶升定位块230,顶升件210间隔设置在顶升定位块230上;转动叶片223位于顶升定位块230的下方,转动叶片223驱动顶升定位块230向上移动,以使顶升件210向上移动。通过间隔设置的转动叶片223,从而可以控制顶升定位块230与最近的转动叶片223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从而实现顶升定位块230的上下移动。
37.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定位块230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顶升件210的凹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顶升定位块230包括上固定块231以及下浮动块232,上固定块231固定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下方,下浮动块232相对于上固定块231上下移动;上固定块231上设置有若干第三通孔,且顶升件210的下端部穿过第三通孔,且顶升件210的上端部大于第一通孔121;下浮动块232设置有第三通孔匹配的凹孔,以使下浮动板140上移时,顶升件210的下端部在凹孔的支撑作用下上移。
38.可理解为,工件剥离装置还包括工作台400,定位组件100、顶升定位块230均设置在工作台400上;转动轴222以及转动叶片223设置在工作台400下方;电机221固定在工作台400一侧;顶起组件200还包括挡板240,挡板240的一侧与工作台40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挡板240与转动轴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工作台400以及挡板240,使得转动轴222跟随电机221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顶升定位块230上移的精度。
39.需说明的是,转动叶片223和顶升定位块230之间的工作台400设置有第四通孔,以使转动叶片223转动时,顶升定位块230可以在转动叶片223的作用下上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40.可理解为,顶起组件200还包括支撑件250,支撑件250设置在工作台400上;承载板110设置在支撑件250上;支撑件250中部设置有容纳顶升定位块230的容纳槽;顶升定位块230与容纳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件250,可以将定位组件100和顶起组件200单独设计,弱化定位组件100和顶起组件2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简化安装。
41.可理解为,容纳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251,顶升定位块230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51匹配的凸起,顶升定位块230通过第一滑槽251和凸起与容纳槽滑动连接。
42.可理解为,承载板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111,两个第二滑槽111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以及上固定板120的下表面形成料带传输通道130。通过设置第二滑槽111,可以固定料带300的两侧,使得料带300上的工件与第一通孔121位置对位更加准确。
43.可理解为,上固定板120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槽122,条形槽122的侧壁倾斜设置,条形槽122的槽口的面积大于条形槽122的底面的面积;第一通孔121设置在条形槽122的底面上。通过设置条形槽122可以限定吸附工件的位置,从而提升工件被吸附的位置的准确性。
44.可理解为,定位组件100还包括下浮动板14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150,下浮动板140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21连通的若干第二通孔141;下浮动板140位于镂空部的正下方;第二驱动装置150用于驱动下浮动板140上下移动,以使下浮动板140上移时,下浮动板140与上固定板120夹持料带300。通过设置下浮动板140,可以在进行工件提升前,进一步将需要被剥离工件的部分料带300的四周被固定;避免剥离过程中由于料带300晃动,容易损坏工件。
45.可理解为,下浮动板140设置有凸起部,第二通孔141设置在凸起部上;凸起部与镂空部的形状匹配。通过设置凸起部,可以限定下浮动板140上移的距离,从而避免由于下浮
动板140上移的距离过多,导致料带300受损。
46.可理解为,第二驱动装置15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50分别与下浮动板140的两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20位于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50之间。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装置可以提升安装的便利性。
47.需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150可以设置为气缸或者电机221。
48.下面参考图1和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剥离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49.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剥离装置包括定位组件100、顶起组件200。
50.具体的,定位组件100包括承载板110以及上固定板120;承载板110的中部设置有镂空部;上固定板120设置在镂空部上方,上固定板120与承载板110之间形成有料带传输通道130;料带传输通道130穿过镂空部;上固定板120与镂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21。
51.具体的,顶起组件200包括若干顶升件210以及第一驱动装置220,顶升件210位于镂空部的正下方;第一驱动装置220用于驱动顶升件210上下移动,以使顶升件210向上移动时穿过镂空部将工件顶出至第一通孔121。
52.具体的,第一驱动装置220包括电机221、转动轴222以及若干转动叶片223,转动叶片223绕转动轴222周向设置,转动轴222的一端与电机221连接;顶起组件200还包括顶升定位块230,顶升件210间隔设置在顶升定位块230上;转动叶片223位于顶升定位块230的下方,转动叶片223驱动顶升定位块230向上移动,以使顶升件210向上移动。
53.进一步,工件剥离装置还包括工作台400,定位组件100、顶升定位块230均设置在工作台400上;转动轴222以及转动叶片223设置在工作台400下方;电机221固定在工作台400一侧;顶起组件200还包括挡板240,挡板240的一侧与工作台40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挡板240与转动轴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54.具体的,转动叶片223和顶升定位块230之间的工作台400设置有第四通孔。
55.具体的,顶升定位块230包括上固定块231以及下浮动块232,上固定块231固定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下方,下浮动块232相对于上固定块231上下移动;上固定块231上设置有若干第三通孔,且顶升件210的下端部穿过第三通孔,且顶升件210的上端部大于第一通孔121;下浮动块232设置有第三通孔匹配的凹孔,以使下浮动板140上移时,顶升件210的下端部在凹孔的支撑作用下上移。且下浮动板140的下表面设置有凸块233,该凸块233穿过第四通孔。每一转动叶片223转动至凸块233下方时,转动叶片223边缘提供支撑力给凸块233,以使下浮动块232上移,当该转动叶片223远离时,下浮动块232在重力作用下下移。
56.进一步,顶起组件200还包括支撑件250,支撑件250设置在工作台400上;承载板110设置在支撑件250上;支撑件250中部设置有容纳顶升定位块230的容纳槽;顶升定位块230与容纳槽滑动连接。
57.进一步,容纳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251,顶升定位块230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51匹配的凸起,顶升定位块230通过第一滑槽251和凸起与容纳槽滑动连接。
58.进一步,承载板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111,两个第二滑槽111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以及上固定板120的下表面形成料带传输通道130。
59.进一步,上固定板120上设置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形槽122,条形槽122的侧壁倾斜设
置,条形槽122的槽口的面积大于条形槽122的底面的面积;第一通孔121设置在条形槽122的底面上。
60.进一步,定位组件100还包括下浮动板14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150,下浮动板140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21连通的若干第二通孔141;下浮动板140位于镂空部的正下方;第二驱动装置150用于驱动下浮动板140上下移动,以使下浮动板140上移时,料带300被下浮动板140与上固定板120夹持。具体的,第二驱动装置150设置为气缸。
61.具体的,下浮动板140设置有凸起部,第二通孔141设置在凸起部上;凸起部与镂空部形状匹配。
62.进一步,第二驱动装置15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50分别与下浮动板140的两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20位于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50之间。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