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6133发布日期:2021-08-17 13: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导板,特别是指一种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



背景技术:

驱动导板多用于较大的冲压模具上,起到驱动斜楔滑块的作用。驱动导板在机构运动过程中,可保证制件的成型精度,并有效避让干涉。长期使用后,驱动导板会产生磨损,需要及时更换。传统的驱动导板为纯铜一体结构,磨损后必须整体更换,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磨损更换成本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包括导板基体、顶部导板和斜面导板;所述顶部导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的上部平面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顶部导板沿导板基体的上部平面窜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斜面导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的侧向斜面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斜面导板沿导板基体的侧向斜面窜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上部平面上的第一限位凸台和设置于顶部导板下部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一限位凹槽配合,构成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侧向斜面上的第二限位凸台和设置于斜面导板内侧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凹槽配合,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为l形凸台,位于导板基体上部平面远离斜面导板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为l形凹槽,位于顶部导板下部远离斜面导板的一侧边缘;所述l形凸台与l形凹槽匹配,防止顶部导板向远离斜面导板方向窜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顶部导板下部的第一限位凸台和设置于导板基体上部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一限位凹槽配合,构成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斜面导板内侧的第二限位凸台和设置于导板基体外侧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凹槽配合,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斜面导板的上端向一侧弯曲,安装后其上端顶部与顶部导板的上表面共面,其上端端面与顶部导板的相邻端端面平行并对后者构成限位,防止其向斜面导板一侧窜动。

优选地,所述斜面导板的下部端面安装后与导板基体的底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顶部导板和斜面导板分别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导板基体上。

优选地,所述顶部导板和顶部导板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模具固定连接的导板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导板基体的材质为钢;所述顶部导板和斜面导板为镶石墨铜导板。

优选地,所述导板基体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较多冲次后,顶部导板和斜面导板会有磨损,此时直接更换受损导板即可,无需更换导板基体;

2)与传统整体式驱动导板相比,该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在磨损替换、准备备件时,成本更低,可减少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的应用示意图。

其中:导板基体1、上部平面1.1、侧向斜面1.2、顶部导板2、斜面导板3、第一限位凹槽5、第一限位凸台5、第二限位凸台6、第二限位凹槽7、锁紧螺钉8、导板安装孔9、斜楔滑块10、驱动座11、驱动导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设计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包括导板基体1、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其中:

导板基体1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材质为钢;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采用镶石墨铜导板以提高导滑和散热性能。

顶部导板2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1的上部平面1.1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顶部导板2沿导板基体1的上部平面1.1窜动的第一限位结构。

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1上部平面1.1上的第一限位凸台5和设置于顶部导板2下部的第一限位凹槽5,第一限位凸台5与第一限位凹槽5配合,构成第一限位结构。

斜面导板3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1的侧向斜面1.2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斜面导板3沿导板基体1的侧向斜面1.2窜动的第二限位结构。斜面导板3的下部端面安装后与导板基体1的底面平行。

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1侧向斜面1.2上的第二限位凸台6和设置于斜面导板3内侧的第二限位凹槽7,第二限位凸台6与第二限位凹槽7配合,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该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12的安装使用过程如下:

1)顶部导板2、斜面导板3分别设置有两个沉头孔,并分别通过两个锁紧螺钉8锁附在导板基体1上。

2)驱动导板12整体安装在斜楔滑块10(又称推拉机构)上,通过在导板安装孔9处安装相应的螺钉进行固定,安装后的状态见图3。

3)使用较多冲次后,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会有磨损,此时直接更换受损导板即可,无需更换导板基体1。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给给出了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即:第一限位凸台5为l形凸台,位于导板基体1上部平面1.1远离斜面导板3的一侧边缘;第一限位凹槽5为l形凹槽,位于顶部导板2下部远离斜面导板3的一侧边缘。l形凸台与l形凹槽匹配,防止顶部导板2向远离斜面导板3方向窜动。

上述凸台、凹槽结构只能对一个方向进行限位,另一方向的限位通过斜面导板3的改进结构来实现,这种改进结构具体为:斜面导板3的上端向一侧弯曲,安装后其上端顶部与顶部导板2的上表面共面,其上端端面与顶部导板2的相邻端端面平行并对后者构成限位,防止其向斜面导板3一侧窜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的凹槽与凸台、第二限位结构的凹槽与凸台位置均互换,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基体(1)、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

所述顶部导板(2)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1)的上部平面(1.1)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顶部导板(2)沿导板基体(1)的上部平面(1.1)窜动的第一限位结构;

所述斜面导板(3)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1)的侧向斜面(1.2)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斜面导板(3)沿导板基体(1)的侧向斜面(1.2)窜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1)上部平面(1.1)上的第一限位凸台(4)和设置于顶部导板(2)下部的第一限位凹槽(5),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与第一限位凹槽(5)配合,构成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板基体(1)侧向斜面(1.2)上的第二限位凸台(6)和设置于斜面导板(3)内侧的第二限位凹槽(7),所述第二限位凸台(6)与第二限位凹槽(7)配合,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为l形凸台,位于导板基体(1)上部平面(1.1)远离斜面导板(3)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限位凹槽(5)为l形凹槽,位于顶部导板(2)下部远离斜面导板(3)的一侧边缘;所述l形凸台与l形凹槽匹配,防止顶部导板(2)向远离斜面导板(3)方向窜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顶部导板(2)下部的第一限位凸台(4)和设置于导板基体(1)上部的第一限位凹槽(5),所述第一限位凸台(4)与第一限位凹槽(5)配合,构成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斜面导板(3)内侧的第二限位凸台(6)和设置于导板基体(1)外侧的第二限位凹槽(7),所述第二限位凸台(6)与第二限位凹槽(7)配合,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导板(3)的上端向一侧弯曲,安装后其上端顶部与顶部导板(2)的上表面共面,其上端端面与顶部导板(2)的相邻端端面平行并对后者构成限位,防止其向斜面导板(3)一侧窜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导板(3)的下部端面安装后与导板基体(1)的底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分别通过锁紧螺钉(8)固定在导板基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导板(2)和顶部导板(2)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模具固定连接的导板安装孔(9)。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基体(1)的材质为钢;所述顶部导板(2)和斜面导板(3)为镶石墨铜导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基体(1)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包括导板基体、顶部导板和斜面导板;所述顶部导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的上部平面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顶部导板沿导板基体的上部平面窜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斜面导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导板基体的侧向斜面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斜面导板沿导板基体的侧向斜面窜动的第二限位结构。与传统整体式驱动导板相比,该分体式斜楔驱动导板在磨损替换、准备备件时,成本更低,可减少模具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兴;朱然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