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6100发布日期:2021-08-17 13:4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制造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白车身试制是汽车车身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车身模具是白车身试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整个汽车改换型中最关键的,其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汽车产品的制造水平、制造质量、制造周期和更新换代能力。通过白车身试制研发,揭示产品在设计、工艺上的缺陷,并对问题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目前,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崛起,国内各大汽车公司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不断研发各种特色新产品,与此同时,行业间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各大汽车厂打出质量战,价格战,重点是缩短开发周期,快速抢占市场,同时再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开发过程每个环节的成本迫在眉睫。

冲压模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着先导的重要作用,通过试制方式降低产品质量、性能、工艺、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等缺陷,以便减少后期量产阶段中产品的设变量,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设备、工装成本投入。

然而,减少产品试制阶段模具工序,开发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结构,op20工序的压料芯沿用op10工序的凹模,减少模具部分本体,也是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不仅节省技术设计时间,也缩短了保利龙制作、铸件制作的时间,进一步的,降低模具加工和调试研配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加工制作的开发成本。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模具结构,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

1、按照正常试制冲压件的开发流程及工艺,汽车冲压件的四门两盖产品(前左右车门外板、后左右车门外板、发动机盖外板和行李箱盖外板)各需开发2套工装,增加试制模具的制作和加工的开发周期。

2、四门两盖冲压件产品按照工艺需求,各工序的模具本体独立使用,需2套模具冲压完成,全工序开发无形中增加模具的数量和重量,致使增加模具本体开发成本。

3、四门两盖模具结构全工序开发,增加图纸开发、设计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用同一结构凹模镶块,实现四门两盖产品各工序的冲压成型,在共用镶块位置,通过上下模具本体的分体设计,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不同工序模具共用镶块,进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制作、加工、调试和研配的开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包括在op10模具上设有凹模镶块或在op20模具上设有凹模镶块;

所述op10模具包括op10凹模和op10凸模,两者之间设有op10压边圈,在凹模镶块上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内紧密贴合有连接板定位键,所述凹模镶块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嵌在op10凹模上的凹槽内;

所述op20模具包括op20凹模和op20凸模,凹模镶块通过型面定位于op20凹模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op10压边圈、op20凹模的非产品区四周均设有导向柱。

进一步的,在所述op10凹模、op20凸模的非产品区四周均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对应的导向柱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op10凹模、op10压边圈、op20凹模、op20凸模的两侧均连接有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op10凸模、凹模镶块两侧均设有螺纹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op20模具还包括墩死块,所述墩死块置于op20凹模内部底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定位于op10凹模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凹模镶块的柔性切换有效利用连接板、倒滑面和型面,实现不同工序模具共用镶块,提高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减少了工作人员模具设计和图纸审核时间;还节省了模具的研配和调试时间,缩短了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快速抢占市场赢得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维坐标下op10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维坐标下op20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维坐标下op10模具俯视图;

图4为三维坐标下op20模具俯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op10凹模,2、凹模镶块,3、吊耳,4、导向柱,5、螺纹套,6、连接板,7、螺栓,8、op10凸模,9、op10压边圈,10、op20凹模,11、op20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此为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包括在op10模具上设有凹模镶块或在op20模具上设有凹模镶块;

在op10模具中,凹模镶块上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槽与连接板定位键配合,定位后通过螺栓将凹模镶块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与op10凹模上的凹槽匹配后,通过螺栓定位于op10凹模上,所述op10凹模、凹模镶块均位于op10凸模上部;

在op20模具中,凹模镶块通过型面定位于op20凹模内,op20凸模置于op20凹模上部。

在所述op10压边圈、op20凹模的非产品区四周均设有导向柱。在所述op10凹模、op20凸模的非产品区四周均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对应的导向柱配合连接。在所述op10凹模、op10压边圈、op20凹模、op20凸模的两侧均连接有吊耳。所述op10凸模、凹模镶块两侧均设有螺纹套。

优选的,上述op20模具还包括,墩死块;所述墩死块置于op20凹模内部底面。共用op10凹模镶块,可以代替op20工序中的压料芯,相当于以往全工序的模具节省半工序模具,不仅节省设计时间和人工成本,更大大降低了模具制作和加工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进一步奠定汽车问世基础。

下面对上面涉及的各个部件用途进行简要说明:op10凹模用于板料压紧与拉延成型;凹模镶块用于板料拉延成型;吊耳为移动起吊连接点;导向柱与导槽配合用于冲压成型时模具闭合定位及防侧;螺纹套为移动起吊连接点;连接板用于转换凹模镶块与op10凹模的连接方式;op10凸模用于板料拉延成型;op10压边圈用于与op10凹模闭合压紧板料;op20凹模用于op10产品翻边与定位;op20凸模用于op10产品压紧与定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批量门盖类非全工序柔性化新型模具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1)当冲压op10工序时,先将op10压边圈通过吊耳安装到op10凸模上,再将凹模镶块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固定一起,连接板用于将凹模镶块与op10凹模组装一起;吊耳将组装后的op10凹模安装到op10凸模上,按照工艺要求,通过压板将op10凸模固定到压机的下平台上,组装后的op10凹模通过压板固定到压机上滑块,顶杆将op10压边圈顶起,把板料置于op10压边圈表面,压机闭合时op10凹模及凹模镶块随压机上滑块向下运动,op10凹模周边与板料接触,与op10压边圈闭合,然后op10凹模、板料、op10压边圈以及顶杆继续向下运动,板料开始成型,按工艺行程要求,完成运动过程,直到板料完全成型;

2)当冲压op20工序时,先将op10中的凹模镶块拆卸,然后镶嵌到op20凹模内;组装后的op20凹模通过压板固定到压机下平台,op20凸模通过压板固定到压机上滑块,顶杆按工艺要求将凹模镶块顶起,将op10冲压切割后的产品通过型面和op20凹模立壁定位于凹模镶块的表面,压机闭合时凸模随压机上滑块向下运动,op20凸模与产品接触,进而与凹模镶块压死闭合,然后op20凸模、产品以及凹模镶块继续向下运动,产品周边开始实现翻边成型,按工艺行程要求,完成运动过程,直到产品四周全部翻边完成,最终产品实现翻边成型。

本申请同时缩短了保利龙和铸件制作周期,降低了模具的采购成本,节省模具nc加工时间,减少了机床磨损和维护保养成本,更进一步,降低模具的研配和调试时间以及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