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2858发布日期:2021-12-15 13:1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面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


背景技术:

2.端面车床是一种基于落地车床研发出来的新型产品,其不仅可以实现恒线速车削,还可以加工各种螺纹,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配置镗削、磨削装置等多种功能部件,实现一次装夹多工序加工,端面车床时使用时,都是通过端面车床上设置的程控控制按钮站对其进行精确控制。
3.目前程控控制按钮站对端面车床的控制都是通过其安装板电子元件工作进行的,但是端面车床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这就会导致电子元件震动,使得电子元件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灵敏度下降的现象,并且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只是在程控控制按钮站上开设出风口,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得电子元件上温度较高,影响其使用寿命。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包括壳体和安装板,所述壳体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远离凹槽的侧壁通过横杆与安装板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相互远离的侧壁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框口,其中一个所述框口内固定连接有风机,另一个所述框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安装板内嵌设有冷凝管,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对冷凝管内泵入冷却液的泵液机构。
8.优选地,所述泵液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底部的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所述冷凝管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均密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塞,两个所述滑塞下端通过两个第二弹簧分别与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风机上安装有驱动位于第一滑塞筒内的滑塞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
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风机同轴固定连接的凸轮,所述滑塞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端与凸轮侧壁贴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设有冷却液。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12.优选地,所述滤网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滤网的目数为100

150目。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凹槽、滑块、第一弹簧和横杆,在壳体受到震动使得安装板震动时,此时安装板通过横杆带动滑块在凹槽内壁滑动,进而此时第一弹簧可以对安装板受到的震动进行吸收,进而保持安装板的稳定,确保安装板上电子元件的使用灵敏度;
15.2、通过设置风机、滤网、冷凝管、泵液机构和驱动机构,风机转动使得空气在壳体内流动,对安装板上电子元件进行初步散热,同时风机转动使得凸轮转动,使得驱动板在凸轮挤压力和第二弹簧弹力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滑塞在第一滑塞筒内壁上下滑动,使得冷却液通过冷凝管在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壁循环流动,进而对安装板上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对电子元件的散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安装板、201冷凝管、3凹槽、4滑块、5弹簧、6横杆、7框口、8风机、9滤网、10第一滑塞筒、11第二滑塞筒、12滑塞、13第二弹簧、14连接管、15驱动板、16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照图1

2,一种普通端面车床的程控控制按钮站,包括壳体1和安装板2,壳体1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4,两个滑块4远离凹槽3的侧壁通过横杆6与安装板2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滑块4相互远离的侧壁通过第一弹簧5与凹槽3内壁弹性连接,壳体1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框口7,其中一个框口7内固定连接有风机8,另一个框口7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9,安装板2内嵌设有冷凝管201,壳体1内安装有对冷凝管201内泵入冷却液的泵液机构。
22.泵液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底部的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冷凝管20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14与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内壁下方固定连接,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均密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塞12,两个滑塞12下端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3分别与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内底部弹性连接,风机8上安装有驱动位于第一滑塞筒10内的滑塞12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
23.驱动机构包括与风机8同轴固定连接的凸轮16,滑塞12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15,驱动板15上端与凸轮16侧壁贴合。
24.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内设有冷却液,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增加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的散热性能,进而可以对冷却液内的
热量及时的散发,使得冷却液保持较低的温度,增加对安装板上热量的吸收效果。
25.滤网9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滤网9的目数为100

150目,可以较好的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阻隔。
26.本实用新型中,在端面车床工作时,此时位于安装板2上的电子元件同步工作,此时驱动固定连接在框口7内壁的风机8转动,使得外界的空气通过滤网9在壳体1内流动,进而对电子元件上产生的热量进行初步散发,同时风机8转动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凸轮16转动,使得凸轮16间歇性对驱动板15挤压,使得驱动板15在凸轮16挤压和第二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滑塞12在第一滑塞筒10内壁上下滑动,使得第一滑塞筒10内的空间不断增大和减小,由于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连接管14和冷凝管201流动,进而在第一滑塞筒10内的空间变化时,此时第二滑塞筒11内的空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第一滑塞筒10和第二滑塞筒11冷却液在冷凝管201内循环流动,进而对安装板2上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对电子元件的散热;
27.在壳体1由于端面车床工作而震动时,此时安装板2同步震动,进而安装板2通过横杆6带动滑块4在凹槽3内壁滑动,进而第一弹簧5可以对安装板2受到的震动进行吸收,进而保持安装板2的稳定,确保安装板2上电子元件的使用灵敏度。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