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9154发布日期:2021-12-12 21:4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供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2.车床加工属于机械加工类别,在切屑工件的同时,工件与刀具摩擦产生热量,为了避免热量导致工件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这就需要进行冷却,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冷却液或者柴油,而水箱就是装冷却液的装置,它一般在机床底座部位,并有一台水泵和水管等组成一个冷却系统,在加工的同时对工件进行冷却处理。水箱和车床间的液体通道形成回路,还需要设置过滤装置,以使得水箱内液体可循环利用。但是现有的供水系统中,往往只存在单一水泵,水流量有限,效果不好,发生故障无法给车床冷却,无备用工作泵耽误进程,而且在流量减小时也无法调整供水强度,同时在内部堵塞时也无法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不仅采用可独立工作的双水泵系统,在主泵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副泵继续工作,而且能够实时感应内部的流量,在流量达到较低阈值时,双水泵同时工作维持供水强度,在流量到达最低阈值时,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供水效果更好,能够在内部堵塞时及时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包括:安装部件、加工部件和水循环部件;
5.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的顶端安装有上壳,
6.所述加工部件设置在下壳的上方和上壳的内部之间;
7.所述水循环部件包括排屑口、过滤槽、过滤网、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流量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下壳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排屑口,所述排屑口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槽,所述下壳的内部中间安装有过滤网,所述下壳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进水端均穿入到下壳内部,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均连接有加工部件,所述下壳的内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且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过滤槽和过滤网之间的通道中,所述上壳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
8.当第一水泵故障时,所述第一水泵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水泵处于工作状态;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流量为较低阈值时,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处于工作状态;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流量为最低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处于工作状态。
9.优选的,所述加工部件包括安装座、横向滑轨、驱动气缸、滑动座、纵向滑轨、电动滑块、安装板和切削装置,所述下壳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横向滑轨,所述下壳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活动连接有横向滑轨,所述滑动座的顶端安装有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上活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切削装置,
所述切削装置的切削处下方设置有排屑口。
10.优选的,所述下壳的顶端开设有导料槽,且导料槽的底面设置为倾斜向下的斜面,所述导料槽的最低处设置有排屑口。
11.优选的,所述下壳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路。
12.优选的,所述上壳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为向内凹陷的矩形槽。
13.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前面壁开设有网格型观察槽,所述观察槽的后侧设置有切削装置的切削处。
14.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后面壁安装有维修板,所述维修板上安装有把手。
15.优选的,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16.优选的,所述上壳和下壳的边角处均经过磨圆处理。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通过加工部件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加工的同时,第一水泵作为主泵,抽送水流输送到加工部件上喷出,对加工部件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水流将加工产生的废屑冲入排屑口内,通过排屑口进行过滤槽内,过滤槽过滤下废屑,并且通过过滤网再次过滤废屑,然后通过第一水泵抽送回加工部件,完成水流的循环,当第一水泵损坏时,切换为第二水泵完成工作,当流量传感器感知到流量达到较低阈值时,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同时打开进行工作,当流量传感器感知到流量到达最低阈值时,报警器打开提醒周围人员更换过滤槽和过滤网,并清理下壳内部的废屑,该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不仅采用可独立工作的双水泵系统,在主泵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副泵继续工作,而且能够实时感应内部的流量,在流量达到较低阈值时,双水泵同时工作维持供水强度,在流量到达最低阈值时,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供水效果更好,能够在内部堵塞时及时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部件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部件的等轴侧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壳后的正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壳后的侧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壳后的等轴侧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003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以下结合图1

图8及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床加工用大容量供水系统,包括:安装部件、加工部件和水循环部件;
[0037]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上壳100和下壳110,所述下壳110的顶端卡扣连接有上壳100,
[0038]
所述加工部件设置在下壳110的上方和上壳100的内部之间;
[0039]
所述水循环部件包括排屑口300、过滤槽310、过滤网320、第一水泵330、第二水泵340、流量传感器350和报警器360,所述下壳110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排屑口300,所述排屑口300的内壁卡扣连接有过滤槽310,所述下壳110的内部中间插入连接有过滤网320,所述下
壳110的顶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且所述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的进水端均穿入到下壳110内部,所述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的出水端均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工部件,所述下壳110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流量传感器350,且所述流量传感器350位于过滤槽310和过滤网320之间的通道中,所述上壳100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报警器360,所述流量传感器350通过连接线连接有报警器360;
[0040]
当第一水泵330故障时,所述第一水泵33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水泵340处于工作状态;当流量传感器350检测到流量为较低阈值时,所述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均处于工作状态;当流量传感器350检测到流量为最低阈值时,所述报警器360处于工作状态;
[0041]
上壳100和下壳110用于容纳并保护内部的结构,加工部件用于提供切削加工的功能,排屑口300用于使水流能够将切削产生的废屑导入过滤槽310内,过滤槽310用于过滤并收集切削产生的废屑,过滤网320用于过滤并阻挡切削产生的废屑,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用于抽送水流循环流动,流量传感器350用于感应过滤槽310和过滤网320之间通道经过的水流流量,报警器360用于发出声光进行报警。
[0042]
具体的,所述加工部件包括安装座200、横向滑轨210、驱动气缸220、滑动座230、纵向滑轨240、电动滑块250、安装板260和切削装置270,所述下壳110的顶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200,所述安装座20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横向滑轨210,所述下壳110的顶端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气缸220,所述驱动气缸220的输出端螺栓连接有滑动座230,所述滑动座230滑动连接有横向滑轨210,所述滑动座23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纵向滑轨240,所述纵向滑轨240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250,所述电动滑块25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260,所述安装板26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削装置270,所述切削装置270的切削处下方设置有排屑口300,安装座200用于安装横向滑轨210,横向滑轨210用于提供滑动座230横向滑动的通道,驱动气缸220用于带动滑动座230带动滑动座230移动,滑动座230用于带动纵向滑轨240横向移动,纵向滑轨240用于提供电动滑块250纵向滑动的通道,电动滑块250用于带动安装板260纵向移动,安装板260用于安装切削装置270,切削装置270用于提供切削功能。
[0043]
具体的,所述下壳110的顶端开设有导料槽400,且导料槽400的底面设置为倾斜向下的斜面,所述导料槽400的最低处设置有排屑口300,导料槽400用于使水流能够带动废屑进入排屑口300内。
[0044]
具体的,所述下壳110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脚500,所述支脚500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路,支脚500用于支撑和稳定装置。
[0045]
具体的,所述上壳100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置物槽600,所述置物槽600为向内凹陷的矩形槽,置物槽600用于防止待切削物品。
[0046]
具体的,所述上壳100的前面壁开设有网格型观察槽700,所述观察槽700的后侧设置有切削装置270的切削处,观察槽700用于方便观察切削装置270的切削处。
[0047]
具体的,所述上壳100的后面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维修板800,所述维修板800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810,维修板800用于方便打开维修上壳100内部的装置,把手810用于方便拉动维修板800。
[0048]
具体的,所述上壳100和下壳110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49]
具体的,所述上壳100和下壳110的边角处均经过磨圆处理。
[0050]
工作原理:通过加工部件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加工的同时,第一水泵330作为主泵,抽送水流输送到加工部件上喷出,对加工部件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水流将加工产生的废屑冲入排屑口300内,通过排屑口300进行过滤槽310内,过滤槽310过滤下废屑,并且通过过滤网320再次过滤废屑,然后通过第一水泵330抽送回加工部件,完成水流的循环,当第一水泵330损坏时,切换为第二水泵340完成工作,当流量传感器350感知到流量达到较低阈值时,第一水泵330和第二水泵340同时打开进行工作,当流量传感器350感知到流量到达最低阈值时,报警器360打开提醒周围人员更换过滤槽310和过滤网320,并清理下壳110内部的废屑。
[00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