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4395发布日期:2022-06-08 06:2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属于机加工治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机加工是机械加工的简称,是指通过机械精确加工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机加工作业时,需要对工件进行治具固定,因此会涉及到大量地辅助治具,这些辅助治具需要根据产品结构进行区别设计,从而满足对产品机加工的稳定限位,提高成型精度。治具的设计对产品机加工稳定性、成型精度、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3.目前存在一种管状筋板,即该筋板具备中空腔,其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体,在进行机加工作业时,需要对其进行两个相对侧壁的孔道成型,孔道成型存在一定地相对位精度,传统工艺是采用贯穿式钻孔结构,众所周知,钻孔过程中钻具会对板体存在一定地钻孔行程方向压力形变,同时机加工过程中会存在钻孔挤压量,该挤压材料部分会产生外凸,在后期组装过程中会产生面抵接阻隔,需要二次铣磨。
4.针对此情况,一般是采用两次装夹成型,即首先对管状筋板的一个壁面进行钻孔成型,再通过卸料翻面搭载后进行另一个壁面的钻孔成型,此方式能消除外凸与挤压材料外溢情况,但是存在频繁换型的困扰,同时二次装夹影响到两个相对壁面上孔道的相对成型精度,产品合格率和机加工效率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换型翻面加工影响到机加工效率与相对成型精度的问题,提出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设置在机加工设备上,
8.包括相间隔设置的旋转驱动座和转轴座,所述旋转驱动座与所述转轴座之间设有具备旋转翻面转向位移的承托载板,所述旋转驱动座与所述承托载板相传动连接,
9.所述承托载板上设有支承限位载区和用于将管状筋板压接锁固在所述支承限位载区上的压接锁固机构,所述支承限位载区内设有贯穿所述承托载板的钻孔通道。
10.优选地,所述支承限位载区包括由两个相间隔侧挡形成的限位条槽,所述限位条槽的一端设有端位限位部。
11.优选地,所述端位限位部为凹字型限位块,所述凹字型限位块上设有用于与管状筋板的端部相限位配合的凹槽。
12.优选地,所述凹字型限位块具备沿所述限位条槽槽向的线性调节位移。
13.优选地,所述限位条槽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钻孔通道。
14.优选地,所述限位条槽与所述端位限位部相邻的一端设有第一钻孔通道,所述限位条槽背离所述端位限位部一端设有沿所述限位条槽槽向相间隔设置的第二钻孔通道和
第三钻孔通道。
15.优选地,所述承托载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一压接锁固机构、与所述第二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二压接锁固机构、与所述第三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三压接锁固机构。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接锁固机构包括分设在所述承托载板两侧的两个压接锁固部。
17.优选地,所述压接锁固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源和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源驱动端上的压接臂。
18.优选地,所述压接臂的自由端上设有垂直朝向所述支承限位载区的浮动压杆,所述浮动压杆的底端设有压接块。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20.1.能实现针对管状筋板的翻面机加工作业,使得两个相对壁面上的孔道成型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同时能消除钻孔壁面外凸与挤出材料外溢现象,无需二次铣磨即可满足后续组装。
21.2.满足不同规格管状筋板搭载需求,同时能实现一定地线性位置度调节,应用非常灵活,适用范围较广。
22.3.工件装夹位置精度较高,同时锁固更可靠稳定,能实现一定地机加工震颤消除,产品钻孔成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的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
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如图1至图4所示,设置在机加工设备上,包括相间隔设置的旋转驱动座1和转轴座2,旋转驱动座1与转轴座2之间设有具备旋转翻面转向位移的承托载板3,旋转驱动座1与承托载板3相传动连接。
31.承托载板3上设有支承限位载区4和用于将管状筋板压接锁固在支承限位载区上的压接锁固机构5,支承限位载区4内设有贯穿承托载板的钻孔通道6。
32.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33.采用旋转托架治具设计,管状筋板设置在支承限位载区4上,通过压接锁固机构5进行压接锁固。
34.在进行机加工作业时,承托载板3具备180
°
翻转的两个机加工工位,其中一个工位为管状筋板位于支承限位载区4的顶部,另一个工位为管状筋板位于支承限位载区4的底部。
35.首先进行管状筋板位于顶部的钻孔成型,在其成型后,由旋转驱动座1进行承托载板3的翻面驱动,使得管状筋板位于底部,此时穿过钻孔通道6进行钻孔成型,满足管状筋板两个相对壁面的钻孔成型作业,确保其孔道相对位置精度,同时不会出现反向钻孔外凸现象,工件钻孔的壁面不会出现外凸形变与钻孔挤压材料外露情况,无需后期进行二次铣磨即可满足组装需求。
3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承限位载区4包括由两个相间隔侧挡41形成的限位条槽42,限位条槽42的一端设有端位限位部7。端位限位部7为凹字型限位块,凹字型限位块上设有用于与管状筋板的端部相限位配合的凹槽。
37.具体地说明,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仿形槽进行限位搭载,但是管状筋板存在一定地公差,因此采用半封闭的结构。
38.管状筋板位于限位条槽42内并由两个侧挡41进行边侧限位,通过端位限位部7进行端侧配合限位,满足管状筋板的搭载位置精度,同时凹字型限位块起到较为可靠的位置精度控制,确保其位置度精确稳定。
3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凹字型限位块具备沿限位条槽槽向的线性调节位移。
40.即通过在承托载板3上设置伸缩驱动源进行凹字型限位块的线性调节,满足不同规格管状筋板的线性相对位置度调节,应用更灵活。
4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条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钻孔通道。
42.即能实现针对管状筋板的两端孔道成型。
4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条槽42与端位限位部相邻的一端设有第一钻孔通道61,限位条槽背离端位限位部一端设有沿限位条槽槽向相间隔设置的第二钻孔通道62和第三钻孔通道63。
44.承托载板3上设有用于第一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一压接锁固机构51、与第二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二压接锁固机构52、与第三钻孔通道相匹配的第三压接锁固机构53。
45.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46.参照图3和图4所示,管状筋板存在两种规格差异,两个管状筋板具备相同的第一钻孔通道61需求,而另一端存在规格差异,分别用于短管状筋板的第二钻孔通道62和用于长管状筋板的第三钻孔通道63。
47.利用第一压接锁固机构51实现一端的锁固,通过第二压接锁固机构52或第三压接锁固机构53进行分别适应的压接锁固,满足对任意管状筋板的两端压接锁固需求,同时邻近钻孔的位置被压接锁固更稳定,机加工成型精度得到保障。
4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压接锁固机构51包括分设在承托载板两侧的两个压接锁固部510。
49.具体地说明,第一压接锁固机构51用于管状筋板的端侧限位锁固,其为必须使用装夹工位,并且与凹字型限位块存在相对配合,采用双压接锁固部510的设计,能进一步保障对管状筋板的装夹锁固稳定性。
5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接锁固机构5包括升降驱动源和设置在升降驱动源驱动端上的压接臂。压接臂的自由端上设有垂直朝向支承限位载区的浮动压杆,浮动压杆的底端设有压接块。
51.即采用针对管状筋板的浮动式压接结构设计,满足一定地机加工震颤消除需求,同时能起到压接面保护需求,不易造成工件受压形变。
52.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用于管状筋板双面钻孔的旋转托架治具,能实现针对管状筋板的翻面机加工作业,使得两个相对壁面上的孔道成型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同时能消除钻孔壁面外凸与挤出材料外溢现象,无需二次铣磨即可满足后续组装。满足不同规格管状筋板搭载需求,同时能实现一定地线性位置度调节,应用非常灵活,适用范围较广。工件装夹位置精度较高,同时锁固更可靠稳定,能实现一定地机加工震颤消除,产品钻孔成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53.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54.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