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3727发布日期:2022-04-30 21:1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气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对扁平状尤其是侧边较薄的工件进行夹持的气动夹具。


背景技术:

2.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尺寸精度能达到所规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在加工前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因此需要将工件放置于夹具上进行固定,使工件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提供工件的加工质量和保证工件生产的标准化。
3.现有的夹具多种多样,可以对工件的侧边或内腔进行夹紧固定,但是对于扁平状的工件,不便于使用常规的夹具进行夹紧,由于扁平状的工件两侧面的面积较小,夹具在对工件夹持的过程中,缺少足够的着力点,无法保证工件定位时的水平,尤其是当扁平状的侧边较薄时,就会出现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产生晃动等情况,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夹具不便于对扁平状工件进行夹持等技术问题,提供可以对扁平状工件进行夹持的气动夹具,保证工件加工的稳定,提高工件的质量和精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动夹具,包括夹具座,所述夹具座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夹板一的内表面与所述夹板二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空隙,所述夹板一靠近工件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面一,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斜面一相对应的斜面二,所述夹板二靠近工件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面三,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斜面三相对应的斜面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的驱动部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夹板一内表面与所述夹板二内表面之间的空隙处,所述支撑板将所述安装孔分为用于放置夹板一的通孔一和用于放置夹板二的通孔二,所述斜面二设置于所述通孔一内,所述斜面四设置于所述通孔二内,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所述工件相接触的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相平齐。将工件放置于支撑板上,通过基准面对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支撑。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夹板一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一,所述夹板二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孔一相对应的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一与连接孔二内插接有连接件,所述夹板一的上端设置有矩形的夹持部一,所述夹板二的上端设置有矩形的夹持部二,当对工件进行夹持作用时,所述夹持部一的上表面与所述夹持部二的上表面相平齐,且所述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的上表面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基准面的
水平高度。夹持部一、夹持部二和基准面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工件的“u”字形空间,实现对工件两侧面及下表面的定位夹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固定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工件一端端部相接触的限位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通孔一内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夹板一相接触的配合夹紧块一,所述配合夹紧块一设置为梯形,所述配合夹紧块一与所述夹板一相接触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二,所述通孔二内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夹板二相接触的配合夹紧块二,所述配合夹紧块二设置为梯形,所述配合夹紧块二与所述夹板二相接触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四。便于对配合夹紧块一和配合夹紧块二的更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驱动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夹板一、夹板二远离工件一端相连接的摇杆,所述连杆远离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摇杆远离夹板一、夹板二的一端相铰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连杆上开设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开设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摇杆的一端,所述通孔三内插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利用杠杆原理,使连杆上动力臂的距离大于阻力臂的距离,达到省力的目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摇杆分别与所述夹板一、夹板二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三,所述夹板一远离工件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三相对应的连接孔四,所述夹板二远离工件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三、连接孔四相对应的连接孔五,所述连接孔三、连接孔四、连接孔五内插接有连接件二。实现摇杆与夹板一、夹板二的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摇杆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杆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铰接孔一,所述连杆与所述摇杆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一相对应的铰接孔二,所述铰接孔一与所述铰接孔二内插接有销轴。实现摇杆与连杆之间的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先将工件放置于支撑板上,对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支撑,确定工件的水平位置,再通过夹板一和夹板二对工件的两侧面进行夹紧定位,由于对工件三个侧表面都进行了定位,使夹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因此可以保证工件夹持的稳定性,即使是扁平状的工件以及下表面为弧形的工件,也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产生晃动;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限位件,与工件的端部相接触,用于工件在支撑架上的横向位置,保证每个工件在气动夹具上夹持的位置都相同,保证工件加工的同一性和标准化;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件利用杠杆原理,结构简单,主要是通过驱动件的沿纵向方向上下驱动时,带动连杆绕支杆转动,从而实现摇杆带动夹板一和夹板二沿纵向方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夹紧或松开,且连杆的动力臂大于连杆的阻力臂,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8.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件的放大立体图之一。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件的放大立体图之二。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22.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视图。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放大立体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放大俯视图。
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夹板一和夹板二的放大立体图。
26.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板一和夹板二的放大右视图。
27.图1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部件的立体图。
28.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件的主视图。
29.图15是本实用新型阻力件的放大立体图。
30.图16是本实用新型阻力件的放大主视图。
31.图17是本实用新型动力杆的放大立体图。
32.图18是本实用新型动力杆的放大主视图。
33.附图标号说明:1-底座、2-固定架、3-夹持部件、4-空隙、5-斜面一、6-斜面二、7-斜面三、8-斜面四、9-支撑板、10-通孔一、11-通孔二、12-基准面、13-连接孔一、14-连接孔二、15-连接件一、16-夹持部一、17-夹持部二、18-安装槽、19-限位件、20-配合夹紧块一、21-配合夹紧块二、22-驱动件、23-连杆、24-摇杆、25-连接部、26-连接孔三、27-连接孔四、28-连接孔五、30-铰接孔二、31-凹槽、32-铰接孔一、33-销轴、34-通孔三、35-支杆、37-夹板一、38-夹板二、39-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6.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37.如图1至图3所示的气动夹具,包括夹具座,夹具座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固定架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包括两块沿纵向方向相对设置于底座1上的固定板一,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两个固定板一上端端部表面的固定板二,固定板二与底座1相平行,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也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
38.如图1、图9至图12所示,固定架2上开设有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开设在固定板二上。安装孔内设置有夹持部件3,夹持部件3包括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夹
板一37和夹板二38,夹板一37的内表面与夹板二38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39的空隙4。夹板一37靠近工件39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面一5,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斜面一5相对应的斜面二6,夹板二38靠近工件39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面三7,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斜面三7相对应的斜面四8。
39.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在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运动的驱动部件,从而调整夹板一37与夹板二38之间空隙4的距离,对工件39起到夹紧或松开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斜面一5与斜面二6相配合、斜面三7与斜面四8相配合,当驱动部件驱动夹板一37与夹板二38在安装孔内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向下运动时,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相配合对工件39进行夹紧,当驱动部件驱动夹板一37与夹板二38在安装孔内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向上运动时,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松开工件39。
40.如图6至图8所示,为了保证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实现同步运动,夹板一37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一13,夹板二38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与连接孔一13相对应的连接孔二14,连接孔一13与连接孔二14内插接有连接件一15,通过连接件一15对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的下端进行固定连接,保证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同步在安装孔内沿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一15设置为螺钉,螺钉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孔二14内设置有与螺钉相连接的内螺纹。
41.如图5、图8和图9所示,由于扁平状的工件39在加工上表面时,通常不便于对其两侧进行夹持,因此需要对工件39不加工的下表面也进行支撑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内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设置于夹板一37内表面与夹板二38内表面之间的空隙4处,可以将工件39放置于支撑板9上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9与固定架2的固定板二为一体结构。支撑板9的上表面设置为与工件39相接触的基准面12,基准面12与固定架2的上表面相平齐,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件39加工过程中的水平,另一方面使工件39高于固定架2的上表面,便于加工。
42.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夹板一37的上端设置有矩形的夹持部一16,夹板二38的上端设置有矩形的夹持部二17,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在夹持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夹持部一16和夹持部二17与工件39相接触,对工件39的两侧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因此夹持部一16的上表面与夹持部二17的上表面相平齐,保证夹持过程中夹出部一16和夹持部二17的受力均衡,防止工件39晃动。在本实施例中,当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相向运动对工件39进行夹持时,夹持部一16、夹持部二17的上表面与工件39需要加工的上表面相平齐,这样可以完全露出工件39的上表面,夹持部一16和夹持部二17不会对工件39需要加工的上表面产生遮挡,且夹持部一16和夹持部二17的上表面水平高度均高于基准面12的水平高度,这样可以在夹持部一16、基准面12和夹持部二17三者之间形成一个“u”字形的空间用于放置工件39,对工件39不需要加工的两侧及下表面进行定位夹持。
43.如图8至图10所示,支撑板9将安装孔分为用于放置夹板一37的通孔一10和用于放置夹板二38的通孔二11,斜面二6设置于通孔一10内,斜面四8设置于通孔二11内。为了便于调整斜面一5、斜面二6、斜面三7和斜面四8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通孔一10内可拆卸设置有与夹板一37相接触的配合夹紧块一20,配合夹紧块一20设置为梯形,配合夹紧块一20与夹板一37相接触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二6,通孔二11内可拆卸设置有与夹板二38相接触的配合夹紧块二21,配合夹紧块二21设置为梯形,配合夹紧块二21
与夹板二38相接触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四8。这样就可以通过更换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对斜面一5和斜面三7的角度进行调整,以及通过更换配合夹紧块一20和配合夹紧块二21对斜面二6和斜面四8的角度进行调整,不会对整个气动夹具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夹紧块一20与固定架2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紧固件一相连接,配合夹紧块二21与固定架2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紧固件二相连接。
44.如图1、图5、图9和图10所示,固定架2上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与支撑板9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安装槽18内设置有与工件39一端端部相接触的限位件19,限位件19可以对工件39在支撑板9上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每个工件加工的统一性,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标准化。
45.如图1、图13和图14所示,驱动部件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驱动件22、与驱动件2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杆23,以及分别与夹板一37、夹板二38远离工件39一端相连接的摇杆24,驱动件22设置为气缸,连杆23远离驱动件22的一端与摇杆24远离夹板一37、夹板二38的一端相铰接。如图13、图14、图17和图18所示,连杆23上开设有通孔三34,通孔三34内插接有支杆35,支杆35与连杆23活动连接,支杆3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2的两侧面固定连接。
46.如图1、图8、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件22的输出端向上驱动时,根据杠杆原理,连杆23绕支杆35转动,此时连杆23与驱动件22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连杆23与摇杆24相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从而使摇杆24带动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分别沿通孔一10和通孔二11的轴向方向向下运动,对工件39进行夹紧;当驱动件22的输出端向下驱动时,同样的,根据杠杆原理,连杆23绕支杆35转动,此时连杆23与摇杆24相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连杆23与驱动件22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从而使摇杆24带动夹板一37和夹板二38分别沿通孔一10和通孔二11的轴向方向向上运动,松开工件39。
47.如图13、图14、图17和图18所示,通孔三34设置于连杆23靠近摇杆24的一端,这样就使连杆23上动力臂的长度大于阻力臂的长度,驱动件22的驱动就可以更加省力。
48.如图3、图4、图6、图13至图16所示,为了实现摇杆24与夹板一37、夹板二38的连接,摇杆24分别与夹板一37、夹板二3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25,连接部25上开设有连接孔三26,夹板一37远离工件39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孔三26相对应的连接孔四27,夹板二38远离工件39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孔三26、连接孔四27相对应的连接孔五28,连接孔三26、连接孔四27、连接孔五28内插接有连接件二。
49.如图13至图18所示,为了实现摇杆24与连杆23之间的铰接,摇杆24远离连接部25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杆23相对应的凹槽31,凹槽31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铰接孔一32,连杆23与摇杆24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铰接孔一32相对应的铰接孔二30,铰接孔一32与铰接孔二30内插接有销轴33。
5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