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及铅带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0311发布日期:2022-08-06 04:0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及铅带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及铅带压延机。


背景技术:

2.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生产包括连铸连轧制备铅带的步骤。轧机中设置有轴承防水结构,有助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轧机轴承机械防水结构通常为:在轧辊的滚轴外过盈配合套设油封,油封的外环面与机架相抵接。在铅带压延生产中,由于机架端盖与轧辊的滚轴之间存在间隙,由于存在毛细效应,水容易经过间隙进入机架内,随着轧机使用时间的延长,水会在机架内腔中积聚,增加油封处透水的几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轧机防水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利用机架和/或端盖的排水口将进入机架内的水及时排出,降低油封处透水的几率。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包括机架、上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下轧辊的轴承装配段和辊身段之间套设有油封,所述油封与所述机架的油封座紧密配合,还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机架和/或端盖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端盖、机架和油封围合成的腔体相通。
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水口为设置于所述端盖的轧辊安装缺口,所述下轧辊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轧辊安装缺口中,所述轧辊安装缺口朝向所述下轧辊的正下方。
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盖设置有轧辊安装孔,所述下轧辊间隙配合插接于所述轧辊安装孔中。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油封与所述下轧辊的油封装配段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下轧辊的端盖配合段间隙配合,所述端盖配合段的半径小于所述油封装配段的半径。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盖配合段与所述油封装配段的半径差大于所述端盖与所述下轧辊之间的间隙。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盖与所述油封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盖与所述油封座的连接面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定位部。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铅带压延机,包括上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还包括与上轧辊和下轧辊的驱动机构。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3.该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轧辊油封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机架和/或端盖增设排水口,利用排水口将因毛细效应进入端盖、机架和油封围合腔体内的
水及时排出,有助于延长油封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6.图3是一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机架;2、上轧辊;3、下轧辊;31、轴承装配段;32、辊身段;33、油封装配段;34、端盖配合段;4、油封;5、端盖;51、轧辊安装缺口;52、轧辊安装孔;53、边缘缺口;6、油封座;7、联轴器;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20.如图1和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包括机架1、上两端分别通过轴承8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上轧辊2和下轧辊3,下轧辊3的轴承装配段31和辊身段32之间套设有油封4,油封4与机架1的油封座6紧密配合,还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端盖5,机架1和/或端盖5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端盖5、机架1和油封4围合成的腔体相通。为了达到充分及时排水的效果,排水口与端盖5、机架1和油封4围合成的腔体底端连通。排水口容纳水通过的截面越大,腔体中的水越容易排出。具体的,排水口可以单独设置于机架1上,或者单独设置于端盖5上,或者分别设置于机架1和端盖5上,或者在机架1和端盖5上设置有相对接的缺口,缺口对接围合成排水口。
21.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排水口为设置于端盖5的轧辊安装缺口51,下轧辊3间隙配合设置于轧辊安装缺口51中,轧辊安装缺口51朝向下轧辊3的正下方。轧辊安装缺口51由端盖5的外缘延伸至端盖5的中心部分。具体的,完整端盖5沿半径剖分为两个具有轧辊安装缺口51的端盖5,下轧辊3与轧辊安装孔的间隙约为50丝左右。经由下轧辊3顶面和端盖间隙的水直接从暴露的下轧辊3底面滴落排出。
22.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端盖5设置有轧辊安装孔52,轧辊安装孔52的孔径略大于下轧辊3的直径。轧辊安装孔52为通孔,排水口设置于轧辊安装孔52下方,具体的,排水口为端盖5的一边缘缺口53。
23.如图1所示,油封4与下轧辊3的油封装配段33连接,端盖5与下轧辊3的端盖配合段34间隙配合,端盖配合段34的半径小于油封装配段33的半径。
24.如图2所示,端盖配合段34与油封装配段33的半径差远大于端盖5与下轧辊3之间的间隙。
25.如图2所示,端盖5与油封座6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螺栓连接,油封座6内缘设置有容纳油封4的台阶孔。
26.如图2所示,端盖5与油封座6的连接面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定位部。油封座6的定位部为与油封座6通孔同心的凸台,端盖5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凸台凹凸配合的凹陷部,以上结构除定位效果之外,还能避免水经由端盖5与油封座6的间隙进入端盖5、机架1和油封4围合成的腔体内。
27.如图1所示,铅带压延机包括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还包括通过联轴器7与上轧辊和下轧辊连接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包括机架、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下轧辊的轴承装配段和辊身段之间套设有油封,所述油封与所述机架的油封座紧密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机架和/或端盖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端盖、机架和油封围合成的腔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为设置于所述端盖的轧辊安装缺口,所述下轧辊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轧辊安装缺口中,所述轧辊安装缺口朝向所述下轧辊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置有轧辊安装孔,所述下轧辊间隙配合插接于所述轧辊安装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与所述下轧辊的油封装配段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下轧辊的端盖配合段间隙配合,所述端盖配合段的半径小于所述油封装配段的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配合段与所述油封装配段的半径差大于所述端盖与所述下轧辊之间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油封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油封座的连接面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定位部。8.一种铅带压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还包括与上轧辊和下轧辊的驱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包括机架、分别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下轧辊的轴承装配段和辊身段之间套设有油封,油封与机架的油封座紧密配合,还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端盖,机架和/或端盖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端盖、机架和油封围合成的腔体相通。该压延机轧机轴承的机械防水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轧辊油封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机架和/或端盖增设排水口,利用排水口将因毛细效应进入端盖、机架和油封围合腔体内的水及时排出,有助于延长油封和轴承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陈波 王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