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马口铁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23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造马口铁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马口铁材料制得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
日常生活中,气压饮料瓶如汽水、啤酒瓶上均使用马口铁制成的瓶盖。它们在使用时存在着不易打开的缺陷,受到易拉罐结构的启发,那种拉环配合刻痕的易开瓶盖结构在中国早已提出,如95206747等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内容,但市场上迄今仍无此结构的马口铁易开瓶盖出现,究其原因是盖体受到材料物理性能的约束,从而不能象用铝材制易拉罐盖体那样一次冲压拉伸出供拉环铆接的铆接点,按照铆接点的设计高度,用生产易拉罐盖体的设备生产易开瓶盖从理论上计算最少要对马口铁材料进行四次冲压拉伸,而且容易造成材料的破坏,因此设备工效满足不了批量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工序多会带来如何定位的难题,由于易拉罐表面面积较大,可以在其表面增设辅助定位的凸出点,而且铆接点在圆表面的中心,因此定位较为方便。但是,由于易开瓶盖不具备易拉罐的这些特性,因此不能借鉴易拉罐的定位方法,这样产品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根据目前技术的发展,拉环和盖体可采用激光点焊机来完成,但是设备成本及生产成本则显得太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生产可靠、结构简单的生产拉环和刻痕组合结构的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设备包括做上下升降往复运动的动模板,固定不动的定模板,模板传动传置,物料由步进制传动设备水平输送,到动、定模板之间,动模板和定模板上依次安装着一次铆接点拉伸模、二次铆接点拉伸模、切痕模和成型模。一次铆接点拉伸模,二次铆接点拉伸模、切痕模之间水平距离相等,切痕模与成型模之间水平距离要比等距模之间水平距离多3~10mm,带有冲头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和带有冲头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其中之一安装在动模板上,另一只安装在定模板上,安装在定模板上的这一只带冲头的拉伸模穿过模板并能由模板传动装置带动作垂直模板方向的往复运动。
上述结构使得物料通过单台设备后完成了正冲压拉伸、反冲压拉伸、切痕、成型的四道工序,尤其是经过正、反两次拉伸能得到合乎要求的铆接点,具体地采取以下优化设计方案固定在动模板上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有冲头,固定在定模板上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有冲头并由模板传动装置上的下顶起偏心凸轮带动,动模板通过轴承与滑块由模板传动装置上的偏心凸轮带动升降,安装在动模板上的切痕模和与偏心凸轮同轴的推进曲柄相连。
动模板运动而定模板不动,这样在第一次铆接点冲压拉伸后形成一个凹坑,为了使物料能顺利准确地水平传输,因而将安装在定模板上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设计成可垂直升降的结构,使得凹坑不妨碍物料运动。另外由于铆接点在瓶盖盖体上是偏心的,所以将成型模安排在最后一道工序上,并且和切痕模之间的距离要比其模它之间距离大,这种办法使得偏心成型容易,而且不受定位准确度影响。
为保证模板内冲压模具长期使用的精度,采取这样一些调节机构,定模板上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下方可以设置垫块,二次铆接点拉伸模下方通过可调螺栓与下顶起偏心凸轮连接;动模板上的切痕模上方通过可调螺栓与推进曲柄连接,轴承固定在上、下位置可以改变的偏心轴上,通过改变偏心轴的位置,使动模板上、下位置得到调整,也就达到调整成型模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在一副模板上集中了多种冲压模具,使得一台设备能完成多道工序,因而使盖体制造设备得以简化。其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正、反方向的两副铆接点冲压拉伸模,使得马口铁材料只经过两次拉伸就可成型,比起一个方向冲压成型最少要减少一半工序,并且还可采用多头冲压,因此不仅提高了工效,也增加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其三、本实用新型由于工序的减少,不仅减小了定位不准的机率,而且也使材料不至于被多次冲压而破坏。因此,生产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得到保证,节省了材料。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显示的是一台单台冲床结构的设备,动模板1和定模板2上依次固定着一副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一副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一副压痕模4、一副成型模3。模6、模5、模4之间距离为39mm,成型模3与模4之间的距离为45mm,成型物料为卷材由送料气缸16水平运送至动、定模板之间,送料气缸16采用电磁阀控制,动模板每动作一次,送料气缸16按行程39MM送料一次,固定在动模板1上一次铆接拉伸模6有冲头7,冲头为球形,冲头7的直径为8MM,高度为3MM,固定在定模板2上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上有冲头8,冲头8为圆柱形,冲头8的直径为3.5MM,高度为2.9mm。
动模板1由模板传动装置10带动作上、下升降运动,定模板2固定不动。模板传动装置10通过电动机用三角带带动轴18,轴18上装有推进曲柄13和两只偏心凸轮15,轴18一端带动链轮并通过链条带动定模板2下方的下顶起偏心凸轮17。动模板1上端有滑块11,滑块11和轴承12相接,轴承12表面和偏心凸轮15相接,因此偏心凸轮15转动会使动模板1做升降运动。安装在动模板上的切痕模4以及安装在定模板2上的带有冲头8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6均垂直穿过模板壁,并能在模板壁内上、下滑动,其动力分别由相连的推进曲柄13和下顶起偏心凸轮17提供,这样当模板合拢时,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和成型模3直接完成冲压过程,由于下顶起偏心凸轮17和偏心凸轮12设计为同步转动,模板合拢时,有冲头8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被抬升到最高位置,完成冲压过程,同时推进曲柄13的行程大于动模板1升降的行程,当模板合拢时,推进曲柄13仍带动动模板上的压痕模向内挤压,完成切痕过程。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一副模板上安装冲压方向相反的两副铆接点拉伸模、压痕模、成型模,使物料经过正、反冲压拉伸后形成铆接点,由于采取的是步进制气缸送料,并在定模板2上二定次铆接点拉伸模6和压痕模之间设置垂直定位块9作用所以物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定位准确。又由于成型模和压痕模距离较大,因此气缸将形成铆接点后的物料送往成型模压制成型后,自然形成铆接点位置偏心结构。
另外在定模板2上的模6下面设有垫块,定模板2上的模5下方通过螺柱和下顶起偏心凸轮17连接,动模板上的模4上方通过螺栓和推进曲柄13连接,轴承12固定在偏心轴14上,偏心轴14的位置可以上下改变。这样当模具长期使用产生磨损或位置偏差后,通过垫块、螺栓以及改变偏心轴的位置,可以重新将模具的高度确定在准确的尺寸上。
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马口铁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包括上下升降往复运动的动模板(1),固定不动的定模板(2),模板传动装置(10),物料由步进制传动设备(6)水平输送到动、定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转行动模板(1)和定模板(2)上依次安装一副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切痕模(4)和成型模(3),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切痕模(4)之间水平距离相等,切痕模(4)与成型模(3)之间水平距离要比等距模之间水平距离多3~10mm,带有冲头(7)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和带有冲头(8)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其中之一安装在动模板(1)上,另一只安装在定模板(2)上,安装在定模板(2)上的这一只带冲头拉伸模穿过模板并能由模板传动装置(10)带动作垂直模板方向的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马口铁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动模板(1)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有冲头(7),固定在定模板(2)上的二次铆接点拉伸模有冲头(8)并由模板传动装置(10)上的下顶起偏心凸轮(17)带动,动模板(1)通过轴承(12)与滑块(11)由模板传动装置(10)上的偏心凸轮(15)带动升降,安装在动模板(1)上的切痕模(4)和与偏心凸轮(15)同轴的推进曲柄(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马口铁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模板(2)上的一次铆接点拉伸模6下方可以设置垫块,二次铆接点拉伸模(5)下方通过可调螺栓与下顶起偏心凸轮(17)连接;动模板(1)上的切痕模通过可调螺栓与推进曲柄(13)连接,轴承(12)固定在上、下位置可以改变的偏心轴(1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造拉环配合刻痕的用马口铁材料制成易开瓶盖盖体的设备,该设备在一副模板上依次安装冲头相反的铆接点拉伸模、刻痕模及成型模。模板之间的物料采用步进制传动设备水平传送。具有工序少,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尤其是解决了马口铁材料不易冲制拉伸成铆接点的难题。
文档编号B21D51/48GK2360186SQ9722411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7日
发明者冯立海, 王艺胜 申请人:冯立海, 王艺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