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9243015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割圈绒刀针的功用是针织业界所熟知的,即用于将面料的毛圈(也称绒圈)切断即剪断,经后续的剪毛等工序后使织物表面形成丰满而平整的绒毛。圈绒织物也称绒面织物,具有柔软舒适及良好的吸湿透气性等长处。
[0003]前述的割圈绒刀针的结构大致有两种:一是末端形成有针钩的割圈绒刀针,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23725Y推荐的“割圈绒提花圆机用刀针”以及公布号CN103898674A提供的“圆机割绒刀针生产工艺”;二是末端不带有针钩的割圈绒刀针,这种结构的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89833Y介绍的“用于针织机械的刀针”以及CN202247195U揭示的“一种割绒机刀针”。
[0004]由于割圈绒刀针既要具有优异的刚性,又要保障理想的韧性,因而对加工工艺较为挑剔,已有技术加工割圈绒刀针的步骤如下:先由冲床并且在借助于割圈绒刀针模具的前提下经冲压而得到坯体,而后依次经矫直、针背刨边(凭借专用刨床)、铣针钩、卷头、弯头、压平(将在弯头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拱起部位压平伏)、热处理、抛光、检验、磨刀刃和包装。如果加工末端不带有针钩的割圈绒刀针,那么可省去前述的铣针钩、卷头、弯头和打头步骤,这种加工方法存在工艺步骤多而致报废率高、工艺过程冗长、用工多等欠缺。尤其如前述,由于要求割圈绒刀针既要满足优异的刚性又要保障理想的韧性,因而瑕疵乃至报废率普遍在10-30% (型号规格不同,报废率存在差异)左右,从而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能源消耗,而且不利于节约资源,因为存在瑕疵乃至报废的割圈绒刀针只能作为废品处理,例如由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回收。
[0005]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除了前述的CN103898674A提及有具体的加工步骤外,并无其它相关文献报道,该CN103898674A是在一次冲压成型后再经热处理而得到割圈绒刀针(该专利申请称“圆机割圈绒刀针”),通过对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0013至0014段的解读可知其客观上能体现由说明书第0015段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该专利申请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或称继承了传统工艺的元素,因此割圈绒刀针的最终合格率以及质量仍远离制造者的期望值。
[0006]本申请人作为割圈绒刀针及类似产品如织针、针床插片等的专业制造商,出于显著降低割圈绒刀针的瑕疵率乃至报废率,即为了显著提高割圈绒刀针的成品合格率,对割圈绒刀针的工艺流程的合理变化进行了非有限次数反复尝试并对最终得到的割圈绒刀针成品进行了检验对比,结果发现已有技术中成品合格率低的原因由工艺步骤的顺序不合理所致,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合理,能够显著地提高所得到的割圈绒刀针的成品合格率以及质量而藉以降低制造成本、节省能耗并且节约资源。
[0008]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加工方法,包括一次冲压成型步骤、热处理步骤、抛光步骤和刀刃磨锋利步骤,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步骤位于所述冲压步骤之前。
[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割圈绒刀针包括以下A和B两种结构中的任意一种:A.包括刀针本体,在刀针本体上构成有针钩、针刀和针踵,针钩位于刀针本体的一端端部,针刀位于针钩的下方,针踵位于针刀的下方,并且针钩、针刀和针踵位于所述刀针本体的同一侧;B.包括刀针本体,在刀针本体上构成有针刀和针踵,针刀位于刀针本体的一端端部,针踵位于针刀的下方,并且针刀和针踵位于所述刀针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的抛光为采用抛光机对所述刀针本体抛光。
[00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处理步骤是将钢带处理至硬度HRC40-65,热处理的温度为730-860 °C,热处理的时间为180_240min,回火温度为130-500°C,回火时间为 180-240min。
[0011]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带的厚度为0.25-1.2 mm。
[0012]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带为冷轧钢带。
[0013]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轧钢带为含碳量为0.6-1.2%的高碳的冷乳钢带。
[0014]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机对所述刀针本体抛光的时间为60-720min,抛光机的转速为200_500r/min。
[0015]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机对所述刀针本体抛光的次数为两次,并且第一次抛光所用的抛光介质为棕刚玉,而第二次抛光所用的抛光介质为高频陶瓷,第一次抛光时间是第二次抛光时间的两倍,其中:第一次抛光的时间为40-480min,第二次抛光的时间为20-240min。
[0016]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棕刚玉与所述刀针本体的体积比为1: 1-1.5 ;所述的高频陶瓷与刀针本体的体积比为1: 0.5-2。
[0017]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棕刚玉的最大颗粒直径为3-8 mm;所述高频陶瓷为直径I cm并且长度为1-1.5 cm的圆柱状高频陶瓷。
[001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克服了技术偏见的前提下将热处理步骤转移至冲压步骤之前,因而得到的割圈绒刀针的合格率惊人地达到了 98%以上,不仅得以降低制造成本、节省能耗,而且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以及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加工方法得到的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加工方法得到的针织圆机用的割圈绒刀针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2]实施例1:
请参见图1,示出了刀针本体I,在刀针本体I上构成有针钩11、针刀12和针踵13,针钩11位于刀针本体I的一端端部,针刀位于针钩11的下方,针踵13位于针刀12的下方,并且针钩11、针刀12和针踵13位于刀针本体I的同一侧。
[0023]加工前述图1结构的针织圆机用割圈绒刀针的方法如下:先将由市售渠道获得(购取)的并且厚度为0.6 mm并且含碳量为1% (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高碳的冷轧钢带热处理至硬度HRC62,热处理温度为730至850°C (不同温区温度不同),热处理时间为200min,热处理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处理的回火温度为135°C,回火时间为200min。得到热处理的钢带;再通过冲压机并且借助于割圈绒刀针模具在热处理的钢带上一次性冲取刀针本体I并且同时在刀针本体I上形成针钩11、针刀12和针踵13,得到刀针本体I ;而后将刀针本体I投入抛光机中抛光,抛光机的转速控制为300r/min,抛光的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的抛光时间为480min,第二次的抛光时间为240min,第一次抛光所用的抛光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