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0220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粗针距双毁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拉毛绒布,包括摇粒绒等大宗产品,其主要织造工艺均 为两线毛圈组织,然后对毛圈面拉毛形成绒毛组织结构的绒布,也有利用三线 卫衣机织造,同样对毛圈面进行拉毛,染整生产原理相近。上述织造工艺生产出的拉毛绒布针距一般在14一28G之间,表面风格细腻,面料手感柔软。但缺 少表面风格粗犷的织物绒布。而现有的一般粗针距双纱汗布拉毛绒布是由9一10G单面机器织造完成, 其缺点在于无法控制两路线长,在织造双纱汗布的时候,面料结构稀松或过于 紧密。这两种情况下都不利于拉毛。要织造出风格粗旷的双纱拉毛绒布,必须 使得被拉毛线圈稀松、突出,但是拉毛线圈之间联系要紧密,所以需要第二根 纱线将拉毛线圈紧紧拉扯在一起,从而形成线长有很大差异的双纱结构模型。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粗针 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以生产出风格粗犷、质地紧密、克重较轻的拉毛 绒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包括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织造和染色整理,染色整理工艺步骤包括染色、干燥、表面磨毛、反面起毛、梳毛、剪毛和定型;所述的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织造采用改进的三线衬垫卫衣机用两路涤盖棉方式进纱织造;所述的染色整理工艺步骤还包括染色前的预定型处理并在染色时增加去
油工艺,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80-190°C,定型时间30-40秒;染色时的去油采 用一浴法,温度控制在130-140°C。所述的织造以900-1000旦涤纶长丝为原料作为面纱进纱,以150D涤给长 丝为原料作为地纱进纱,圈纱进纱路数关闭。所述的面纱线长控制在90-100cm/100N,地纱线长控制在60-70cm/100N。所述—的改进的三线衬垫卫衣祖J^fe动^W比为54: 1 , 4+槽距为 0.8-1.2mm,针筒高度为30-40cm;沉降片片鼻高为3-4mm,片颚长度为 14-15mm,厚度为0.3-0.7mm;织针厚度为0.7-1.2mm,脱圈深度为14-15mm; 三角跑道弯纱深度为14-18mm,弯纱成圈延迟5-10mm路径。所述的剪毛步骤中,毛高控制在3.3 — 3.8mm,剪毛机车速控制在15 — 20 米/分钟,圆刀转速控制在1000—1100转/分钟。本发明中采用的三线衬垫卫衣机在力可茂14G三线衬垫卫衣机的基础上改 进而成。利用9G单面机器的针筒,配套在14G三线衬垫卫衣机上,连接孔径 相同,便于组装。喂纱装置沿用原卫衣机,织针和沉降片采用9G单面机器配 套设备,三角跑道在原卫衣机上做了增加弯纱深度和成圈延迟保型路径,其具 体的改进参数如下主传动齿轮速率比为5-6 : 1,针槽距为0.8-1.2mm,针筒 高度为30-40cm;沉降片片鼻高为3-4mm,片颚长度为14-15mm,厚度为 0.3-0.7mm;织针厚度为0.7-1.2mm,脱圈深度为14-15mm;三角跑道弯纱深度 为14-18mm,弯纱成圈延迟5-10mm路径。由于双纱汗布在拉毛时巻边非常严重,本发明在染色前增加了预定型处理 步骤,以预先稳定面料的尺寸,并在染色时增加去油工艺,以縮短染色时间和 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还在拉毛机拉毛时增加张力、加大转速、提 高拉毛深度,以提高面料绒面的蓬松感。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其生产出的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具有风 格粗矿、质地紧密、克重较轻的优点和特点,而且面料的尺寸稳定,面料绒面 的蓬松感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采用仪征宇辉生产的1000D/640F DTY涤纶长丝为面纱,厦门翔鹭 生产的150D/96F DTY涤纶长丝为地纱。 织造工艺采用经过改进后的力可茂9G 30,'卫衣机织造,针槽距l.lmm,针筒高度 35.5cm;沉降片片鼻高3.5mm,片颚长度14.5mm,厚度0.5mm;织针厚度lmm,脱圈深度H.—5mni;—三龟跑—道弯纱深度L7mnu ,成MliJE^mm路径 三角排列第1路进纱一1000D/640F第2路进纱一150D/96F线长一96cm/100N线长一64cm/100NAAAA染色整理工艺路线预定型——染色——干燥——表面磨毛——反面起 毛一一梳毛一一剪毛一一定型。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80-190°C,定型时间为30-40秒; 染色时加入的各种试剂量(相对于织物重量)为 20YELLOW HRD-4GL吉华分散嫩黄杭州吉华化工——0.4%; 21REDHRD —GFL300吉华分散暗红杭州吉华化工——0.05%; 醋酸上海圣亚化工——0.8%; 鳌合分散剂LTP — 8500上海联碳化学一一1.2%; 合纤去油剂RS—lll杭州江南化工——1.5g/L。 染色时的去油采用一浴法,温度控制在130-140°C。在剪毛步骤中,毛高控制在3.3 — 3.8mm,剪毛机车速控制在15 — 20米/分 钟,圆刀转速控制在1000—1100转/分钟。 实施例2原料采用仪征宇辉生产的900D/429F DTY涤纶长丝为面纱,厦门翔鹭 生产的150D/48F DTY涤纶长丝为地纱。 织造工艺采用经过改进后的力可茂9G 30"卫衣机织造,针槽距l.lmm,针筒高度 35.5cm;沉降片片鼻高3.5mm,片颚长度14.5mm,厚度0.5mm;织针厚度lmm,
脱圈深度14.5mm;三角跑道弯纱深度17mm,弯纱成圈延迟9mm路径。 三角排列第1路进纱一900D/429F第2路进纱一150D/48F线长一94cm/100N线长一62cm/100NAAAA染色整理工艺路线预定型——染色——干燥——表面磨毛——反面起 毛一一梳毛一一剪毛一一定型。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80-190°C,定型时间30-40秒; 染色时加入的各种试剂量(相对于织物重量)为 22REDBS200%吉华分散红杭州吉华化工——0.4%; 23BLUEHRD —RFL300吉华分散蓝杭州吉华化工——0.05%; 醋酸上海圣亚化工——0.8%; 鳌合分散剂LTP — 8500上海联碳化学一一1.2%; 合纤去油剂RS—111杭州江南化工——1.5g/L。 染色时的去油采用一浴法,温度控制在130-140°C。在剪毛步骤中,毛高控制在3.3 —3.8mm,剪毛机车速控制在15 — 20米/分 钟,圆刀转速控制在1000—1100转/分钟。
权利要求
1、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包括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织造和染色整理,染色整理工艺步骤包括染色、干燥、表面磨毛、反面起毛、梳毛、剪毛和定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织造采用改进的三线衬垫卫衣机用两路涤盖棉方式进纱织造;所述的染色整理工艺步骤还包括染色前的预定型处理并在染色时增加去油工艺,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80-190℃,定型时间30-40秒;染色时的去油采用一浴法,温度控制在130-14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织造以900-1000旦涤纶长丝为原料作为面纱进纱,以150D涤纶 长丝为原料作为地纱进纱,圈纱进纱路数关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面纱线长控制在卯-100cm/100N,地纱线长控制在60-70cm/100N。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改进的三线衬垫卫衣机的主传动齿轮速率比为5-6 : 1,针槽距为 0.8-1.2mm,针筒高度为30-40cm;沉降片片鼻高为3-4mm,片颚长度为 14-15mm,厚度为0.3-0.7mm;织针厚度为0.7-1.2mm,脱圈深度为14-15mm; 三角跑道弯纱深度为14-18mm,弯纱成圈延迟5-10mm路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剪毛步骤中,毛高控制在3.3 — 3.8mm,剪毛机车速控制在15 — 20米/分钟,圆刀转速控制在1000—1100转/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生产方法,包括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的织造和染色整理,染色整理工艺步骤包括染色、干燥、表面磨毛、反面起毛、梳毛、剪毛和定型。其特点是,其中的织造采用改进的三线衬垫卫衣机用两路涤盖棉方式进纱织造;染色整理工艺步骤还包括染色前的预定型处理并在染色时增加去油工艺,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80-190℃,定型时间30-40秒;染色时的去油采用一浴法,温度控制在130-140℃。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出的粗针距双纱拉毛绒布具有风格粗犷、质地紧密、克重较轻的优点和特点,而且面料的尺寸稳定,面料绒面的蓬松感好。
文档编号D04B1/02GK101397714SQ20071004673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
发明者勇 李, 杨建国, 赵国平 申请人: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