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62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升操作杆,所述至少一根提升操作杆的一侧联接到至少一个下冲压站驱动器而另一侧联接到转子,特别是联接到转子的下凸轮或下冲杆接收件,其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下冲压站驱动器使所述至少一个下冲压站向下运动,由此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提升操作杆使转子升高。相应地,利用多个下冲压站驱动器,在任何情况下,至少一根提升操作杆都能够联接到每个下冲压站驱动器,特别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联接到下冲压站驱动器的保持下压辊的叉板。相应地,提升操作杆全都联接到转子。利用这种设计,能够使用提升操作杆实现摇杆形式的提升机构。下冲压站驱动器进入停放位置的向下运动致使转子升高到其移除位置。由于所述提升机构,能够实现这样的传动比,所述传动比在冲压站侧上实现短的运动路径和运动时间。至少一根提升操作杆能够经由至少一个适当的元件例如经由接合在转子处、特别是接合在转子的下凸轮或下冲杆接收件处的至少一根提升杆联接到转子。
[0019]至少一个冲压站驱动器可以是主轴驱动器。主轴驱动器能够以精确的方式传递高推送力。主轴驱动器通常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主轴和主轴螺母,其中,主轴或主轴螺母通常由电动马达旋转地驱动。主轴或主轴螺母由此轴向运动。提升操作杆相应地在任何情况下都联接到轴向运动部件,由此联接到主轴或相应的主轴螺母。例如,下冲压站驱动器中的每一个的主轴相应地经由提升操作杆致动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操作杆接合在转子处并且相应地使转子升高或降低。
【附图说明】
[0020]利用附图在下文更加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
[002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部分透明的透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放大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放大的截面示意图;和
[0026]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旋转式压机的一部分的部分透明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中的相同对象。图1示出了旋转式压机的压机框架的上承板10和下承板12。旋转式压机的转子16设置在连接到转子驱动器的转子轴14上。转子16包括冲模板18、用于接收多个上冲杆(未示出)的上冲杆接收件20以及用于接收多个下冲杆(也未示出)的下冲杆接收件22。另外,转子16包括:用于承载上凸轮元件(未示出)以用于引导上冲杆的上凸轮24;和用于承载下凸轮元件(未示出)以用于引导下冲杆的下凸轮26。
[0028]旋转式压机还包括两对上冲压站和两对下冲压站。两个上冲压站均包括具有上预压引导壳体28的上预压站。两个下冲压站均包括具有下预压引导壳体30的下预压站。另夕卜,上冲压站均具有上主冲压站,所述上主冲压站具有上主冲压站引导壳体32。两个下冲压站类似地均包括下主冲压站,所述下主冲压站具有下主冲压站引导壳体34。上冲压站均进一步包括上预压辊35和上主压辊36。对应地,下冲压站均具有下预压辊37和下主压辊38。压辊35、36、37、38均由上叉板40或相应的下叉板42保持。这种旋转式压机的设计是已知的。
[0029]如图1所示,拉杆44的一个端部附接到支撑上压辊36的每一块叉板40,而另一个端部附接到转子16的上凸轮24。因此,总共设置了四根拉杆44,在图1中只能看见其中的两根。旋转式压机的上冲压站和下冲压站均包括上冲压站驱动器或相应的下冲压站驱动器,所述上冲压站驱动器或下冲压站驱动器均包括上驱动马达46或相应的下驱动马达48,见图2,其中,驱动马达46、48经由齿轮50、52作用在上冲压站或相应的下冲压站上。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和图3至5中没有示出冲压站驱动器。正如已知的那样,上冲压站或相应的下冲压站能够经由上冲压站驱动器和下冲压站驱动器而向上和向下运动。图1示出了位于其操作位置的转子16,在此操作位置处生产冲压件。现在能够通过上冲压站驱动器的向上运动以及因此上冲压站的经由拉杆44的向上运动而使转子16升高到其移除位置,在所述移除位置处,能够例如通过移除装置横向移除转子16离开压机框架。为了具有足以用于移除转子的空间,下冲压站能够同时通过其冲压站驱动器向下运动到停放位置。因此,以简单的方式,上冲压站驱动器在此情况下进入其停放位置的向上运动被用于将转子16同时提升到其移除位置。
[0030]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压机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图2所示的旋转式压机基本对应于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机。图2所示的旋转式压机与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机的区别仅在于替代附接在上凸轮24处的拉杆44而设置了拉杆54,所述拉杆54中的每一根的一侧均附接到上冲压站的上叉板40而另一侧均附接到上凸轮24上的中心支撑附接件56。该支撑附接件56能够例如形成为蘑菇形,并且用于接合移除装置,以用于在转子的移除位置侧向移除转子离开压机框架。例如在图3中可见这样的蘑菇形附接件56。能够针对所有的示例性实施例设置这样的蘑菇形附接件56。另外,通过上冲压站驱动器的向上运动将图2的示例中所示的转子16升高到其移除位置,正如已经参照图1介绍的那样。
[0031]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压机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在此情况下,为了图解的目的而没有示出上承板10和上冲压站。同样地,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对应于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替代连接到图1中的上冲压站的拉杆44,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了总共四个推送架58,在任何情况下,所述四个推送架58的一侧均附接在下冲压站的预压引导壳体30和主冲压引导壳体34上,而另一侧均接合在转子16的底侧处,特别是接合在下冲杆接收件22处。通过下冲压站的运动,特别是通过预压引导壳体30和主冲压引导壳体34经由推送架58的运动,转子16能够运动离开其操作位置进入到其移除位置。
[003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压机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所述示范性实施例同样地基本对应于图3中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与图3中相同,为了图解的目的而没有示出上承板10和上冲压站。在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升环60可旋转地安装在下承板12上,并且经由多根提升杆62接合在转子16的下凸轮26处。在示出的示例中,四根接合杆64可枢转地安装在提升环60处,以使得从提升环60的表面开始向上延伸并且在其自由端部处成一定角度地向外延伸。如特别在图4中以放大图表示的66处所示,接合杆64能够通过适当的枢转与下冲压站的叉板42相接合,特别是能够在叉板42的上侧上方枢转。如果在该接合设置中,下冲压站经由下冲压站驱动器向上运动,那么它们经由接合杆64而携带提升环60,所述提升环60相应地经由提升杆62使转子16向上进入其移除位置。接合杆64能够通过对应的返回枢转而与下冲压站的叉板42分离。
[0033]图5示出了其替代方案。该示例性实施例基本对应于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与图4相比,该示例性实施例未设置具有提升杆62和接合杆64的提升环60,而是包围转子轴14设置了提升圈68,所述提升圈68可手动旋转或通过适当的驱动器旋转。图示的示例中的提升圈68具有四个接合托架70,所述接合托架70从提升圈68的外侧开始向外延伸。如图5所示,同样在以放大的截面图表示的66处,接合托架70能够通过提升圈68的适当旋转、特别地以与设置图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合杆相类似的方式来覆盖叉板42的上侧这样的方式而与下冲压站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