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钻距的双钻机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98036阅读:来源:国知局
节板通过螺栓组件可调节的设置在架体上;斜壁设置在调节板的底壁上,两个通孔设置在固定板上,并位于调节板的两侧。通过旋松螺栓组件,调节板可沿着距离进料料斗从远到近的方向前后移动,从而调整下料间隙的宽度以及斜壁和传料轮最高处之间的间距,当调整至适当宽度或间距时,再次旋紧螺栓组件,从而将调节板固定设置在架体上。
[0058]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料槽251,料槽的延伸方向和传料轮的转动中心轴线方向平行;料槽的形状优选V字形或U字形。
[0059]传料轮外周壁的中心处还沿周向设有环形缺口 252和贯穿该环形缺口的销轴253,销轴的延伸方向和传料轮的转动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该环形缺口的截面形状是矩形。
[0060]气缸的缸体261转动设置在架体上,气缸活塞262转动设置在销轴上,气缸活塞伸长和缩短时,通过销轴带动传料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
[006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应用例中进料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见图7所示,传料轮处于加工工位;此时气缸活塞伸长至最长工位,传料轮的料槽开口位于挡料件上的两个通孔的正下方;由于挡料件此处的底壁是斜壁,故如果此时料槽中有待加工工件,则可将待加工工件夹紧在料槽和挡料件的斜壁之间,从而使得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可以穿过相应的通孔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处理。
[0062]见图8所示,传料轮处于甩料工位;图7所示中气缸活塞回缩,带动传料轮从图7所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8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传料轮的料槽连同其中的已加工工件经过下料间隙,但是由于此时的料槽中有已加工工件200,故其它的待加工工件不能从下料间隙掉落至料槽中;当传料轮转动至图8所示位置时停止转动,此时料槽中的已加工工件在惯性作用下,被甩进出料料斗,然后从出料料斗滑出进料机构。
[0063]见图9所示,传料轮处于接料工位;图8所示中气缸活塞伸长,带动传料轮从图8所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图9所示位置,在该位置处,由于料槽已空,此时进料料斗中最下面的一个待加工工件从下料间隙中掉落在料槽中;此后气缸活塞继续伸长,带动传料轮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行动,直至到达图7所示位置。
[0064]本应用例中的进料机构能够自动进料、出料和夹料,且结构较为简化,成本较低,易于实施。
[0065](应用例2)
图10至图12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具体应用实施方式。
[0066]本应用例和应用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0至图12所示,本应用例不再设置气缸和销轴,而是直接采用减速电机(图上未画出)带动传料轮往复转动;具体来说可以选用减速电机直接带动传料轮的转轴进行转动,另外还可以在架体上设有多个行程开关,在传料轮上设置多个用于触发相应一个行程开关的触发件,从而可以通过各行程开关的触发状况判断传料轮所处的位置,以自动化控制减速电机的运转,也即实现控制传料轮的自动运转;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采用普通电机,无需采用价格昂贵的步进电机,从而极大降低成本。
[0067](应用例3) 图13至图16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0068]本应用例和应用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3至图16所示,本应用例中的料槽的形状是U字形;本应用例中的传料轮上设有第一滑块51、和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导轨52、用于带动第一滑块往复滑动的夹料气缸53、第二滑块54、和第二滑块适配的第二导轨55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滑块往复滑动的出料气缸56。
[0069]料槽位于挡料件上通孔的正下方时,第一导轨52沿水平方向设置,夹料气缸可带动第一滑块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夹紧或松开工件;第二导轨沿铅垂线方向设置,出料气缸可带动第二滑块沿铅垂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把工件顶出料槽。
[0070]当传料轮处于加工工位时,工件被第一滑块夹紧在料槽中,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当传料轮处于甩料工位时,第二滑块将工件顶出料槽,使其落至出料料斗中;
当传料轮处于接料工位时,由于第二滑块回缩至原位,工件可从下料间隙中掉落至料槽中,此后,第一滑块再将工件夹紧。
[0071]这种结构虽然增加了部件和成本,但是可以提升自动进料机构的可靠性。
[007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整钻距的双钻机构,包括安装盘和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主轴上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主轴用第一轴承、主轴用上轴承和主轴用下轴承,驱动轮位于主轴用上轴承和主轴用下轴承之间;第一传动轴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和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第一传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的下方;安装盘由一号板、二号板、三号板、四号板、五号板和六号板组成,各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号板压接固定在二号板的顶壁上;一号板上设有一号中心孔和一个一号弧形孔,一号板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容置二号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位于一号弧形孔的正下方;主轴用第一轴承设置在一号中心孔中;二号板的中心处设有二号中心孔,二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二号板位于一号板的容置槽中,并通过螺栓单独压接固定设置在三号板的顶壁上,一号板的容置槽为二号板留有移动空间;三号板上设有三号中心孔、一个三号圆孔和多个三号螺孔;三号中心孔中设有主轴用上轴承,三号圆孔中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四号板上设有四号中心孔、两个四号弧形孔和多个四号螺孔;四号中心孔的下部设有主轴用下轴承;两个四号弧形孔位于四号中心孔的两侧且成轴对称设置,且各四号弧形孔和四号中心孔连通;驱动轮位于四号中心孔中,且位于主轴用下轴承和主轴用上轴承之间;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各自位于相应一个四号弧形孔中;五号板上设有五号中心孔、一个五号弧形孔和多个五号螺孔,五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一号板和二号板压接在三号板的顶壁上,三号板压接在四号板的顶壁上,四号板压接在五号板的顶壁上,六号板固定在五号板的底壁上;第一传动主轴沿从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穿过一号板的一号弧形孔、二号板的二号中心孔、三号板的三号圆孔、四号板的一个四号弧形孔和五号板的五号弧形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钻距的双钻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号板、二号板、三号板和四号板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固定,四号板、五号板和六号板通过另外多个螺栓组件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整钻距的双钻机构,包括安装盘、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第一传动主轴沿从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穿过一号板的一号弧形孔、二号板的二号中心孔、三号板的三号圆孔、四号板的一个四号弧形孔和五号板的五号弧形孔。本发明可以通过更换三号板的方式或者通过改装三号板的方式调整双钻间距。
【IPC分类】B23B39/16, B23B47/30, B23Q7/00
【公开号】CN105252036
【申请号】CN201510687938
【发明人】刘开成
【申请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