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456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类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有产品都需要通过模具来生产加工。近些年一些壳体零件被广泛采用,在这些零件的传统制作过程中,由于零件壳体精度不高,加工孔时以型腔中心为基准,其操作过程非常繁琐,使用钻模效率低且不易保证制件精度,传统设计方法无法满足该零件工艺要求。
[0003]中国文献CN103978244A公开了一种用于壳体零件自动定中心的钻孔工具,该文件中主要通过调整纵向控制螺钉和横向控制螺钉分别使纵向定位板和横向定位板顶紧需钻孔壳体零件内壁,同时使定位销与筋板侧面相贴之后,钻套下端的位置即为所需钻孔零件的孔位位置,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孔位之间的加工精度,但是对于侧面异型孔距离工件底部较小时的冲裁的问题尚未有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正冲方式钻孔,对于壳体零件的侧面异型孔距离工件底部较小时会出现操作不便,无法保证制件的精度,容易造成壳体损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弹性件,导柱,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连接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位于导柱内,导柱的下端安装在下模座内部,其特征在于,上模座下端固定凸模,凸模上设有工件槽,工件的上端在工件槽内部,工件的下端位于凹模与卸料板之间的空隙,所述凹模下表面安装在下模座上并且上表面固定卸料板,所述凹模的中心线与凸模的中心线重合。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侧冲方式冲裁,可以有效对于工件底部较小的情况进行钻孔,防止损坏,同时壳体零件上所需加工孔的位置定位方便快捷;对于工件的冲压过程,主要受力面为下部分,对于放于凸模的工件部分不受凸模结构影响,可以方便安放定位和取出,这样可以方便以冲裁方式冲孔而不产生位置偏移,省时省力,加工的孔位置精度高,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精度高;当凸模向上复位,由于挤压作用会造成废料黏贴在凸模头上无法脱离,废料随之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卸料板的一端固定在凹模上,另外一端位于工件下边上表面,这样可以压住工件,保证废料可以顺利脱落。
[0007]针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固定在弹簧座上,在冲压后可以弹回,方便取出工件。
[0008]针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第一弹性件上侧连接有限位柱,上模座设有安装孔,限位柱位于安装孔内部,弹回的高度在限位柱的控制范围内。
[0009]针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导柱对称的分布在浮动式冲侧孔模的两端,这样可以在冲压和弹回过程中均匀受力运动。
[0010]针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凹模和下模座在冲孔部位设有对应的凹槽,便于冲裁后的废料可以取出和收集。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4]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上模座1,限位柱2,第一弹性件3,弹簧座4,导柱5,下模座6,凸模7,卸料板8,凹模9,工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包括上模座1,限位柱2,第一弹性件3,弹簧座4,导柱5,下模座6,凸模7,卸料板8,凹模9,工件10。上模座下表面连接弹簧,弹簧位于导柱内,导柱的下端安装在下模座内部,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凸模的上表面,工件的下端位于凹模与卸料板之间的空隙,凹模9安装在下模座6上,凹模的工作刃口形面与工件外形相应部位吻合,用于工件定位。卸料板8固定在凹模9上,其工作部分在工件内部。凸模7固定在上模座上,工作部分在工件内部,可随上模上下运动完成冲孔工作,凸模的结构应不影响工件的安放定位和取出。受工件内形尺寸限制,凸模7的工作行程很小。模具采用打击式结构,上模的复位依靠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上模的有效工作行程受限位柱2控制。工件从侧面插入凹模9与卸料板8之间的空隙中,并用凹模9工作形面定位,此时凸模7的工作部分也在工件内部。压力机滑块下行打击上模座使凸模下行完成冲孔工作,上模上行时,卸料板8脱落废料。
[0016]优选的,采用侧冲方式冲裁,将工件10放置在凹模9和凸模7之间,可以有效对于工件底部较小的情况进行钻孔,防止损坏,同时壳体零件上所需加工孔的位置定位方便快捷;对于工件10的冲压过程,主要受力面为下部分,对于放于凸模7的工件部分不受凸模结构影响,可以方便安放定位和取出,这样可以方便以冲裁方式冲孔而不产生位置偏移,省时省力,加工的孔位置精度高,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精度高;当凸模7向上复位,由于挤压作用会造成废料黏贴在凸模头上无法脱离,废料随之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卸料板的一端固定在凹模上,另外一端位于工件下边上表面,这样可以压住工件,保证废料可以顺利脱落。
[00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主权项】
1.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6),第一弹性件(3),导柱(5),所述上模座(I)下表面连接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位于导柱(5)内,导柱(5)的下端安装在下模座(6)内部,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下端固定凸模(7),凸模上设有工件槽,工件(10)的上端在工件槽内部,工件(10)的下端位于凹模(9)与卸料板(8)之间的空隙,所述凹模(9 )下表面安装在下模座(6 )上并且上表面固定卸料板(8 ),所述凹模(9 )的中心线与凸模(7)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件(3)为弹簧,弹簧固定在弹簧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件(3)上侧连接有限位柱(2 ),上模座(I)设有安装孔,限位柱(2 )位于安装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5)对称的分布在浮动式冲侧孔模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9)和下模座(6)在冲孔部位设有对应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冲侧孔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弹性件,导柱,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连接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位于导柱内,导柱的下端安装在下模座内部,上模座下端固定凸模,凸模上设有工件槽,工件的上端在工件槽内部,可随上模上下运动完成冲孔工作,工件的下端位于凹模与卸料板之间的空隙,所述凹模下表面安装在下模座上并且上表面固定卸料板,便于定位加工的位置,对于壳体零件底部较小的进行冲裁,加工效率高,安全便捷。
【IPC分类】B21D45-08, B21D28-34
【公开号】CN204412886
【申请号】CN201420809368
【发明人】张信聪
【申请人】重庆信奇建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