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簧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5099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卡簧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自动化组装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卡簧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门把手在结构上由以下部件组成:卡簧、波峰垫片、限位片、扭簧、面盖及手柄,这些部件间的连接配合关系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组装时需要先将图1中所示的卡簧a放置定位到治具上,再相继在治具上放置其他部件,而现有的组装工序中大多采用工人手动来放置卡簧,这种方式产生了较高的人工成本,并且组装效率低下。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将卡簧自动上料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卡簧自动上料的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定位机构及上下料机构;所述送料定位机构包括振动盘、直线振动器、送料件及定位件,所述送料件固定于所述直线振动器并开设有供卡簧逐个滑入且两端开口的滑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送料件相邻设置,且所述定位件上开设与所述滑槽的一端连通并定位卡簧的定位槽,所述直线振动器驱使所述送料件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所述振动盘的出口与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横向驱动装置、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第三竖向驱动装置、取料管、顶针及拨料板,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具有可横向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及第三竖向驱动装置均具有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与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取料管呈空心结构且上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取料管的下端呈可收拢或胀开的分叉结构并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卡簧的中心孔内,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驱使下向下插入所述取料管内使所述取料管的下端胀开,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拨料板与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的驱使下将所述取料管上的卡簧拨落。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了所述送料定位机构及上下料机构,在进行卡簧上料工序时先批量地将卡簧放入到所述振动盘内,利用所述振动盘的振动及离心力将卡簧逐个由所述振动盘的出口排出。而所述振动盘的出口与固定于所述直线振动器上的所述送料件的滑槽连通,因此可以将卡簧送入到所述滑槽中。卡簧在所述直线振动器的往复振动作用下进入到所述定位件的定位槽内。然后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驱使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第三竖向驱动装置、取料管、顶针及拨料板整体下移使所述取料管的下端插入定位槽内卡簧的中心孔内,接着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向下动作将所述顶针顶入所述取料管内,并将所述取料管的下端撑开,此时卡簧被固定于取料管。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将取料管等部件连同被固定的卡簧的位置升高,然后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带动以上部件做横向位移,使所述取料管的位置对准治具位置。接着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向上缩回,所述顶针失去对所述取料管的撑开作用。最后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动作,带动所述拨料板下移,将卡固于所述取料管上到卡簧拨落到治具上,完成上料过程。本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在所述送料定位机构及上下料机构的配合下能实现卡簧的逐个自动上料,无需手动上料,降低人工成本,效率更高,且结构性能稳定可靠。
[0007]较佳地,所述送料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端,所述定位件开设有由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向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向上抵顶所述支撑件使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大致平齐并支撑卡簧。
[0008]较佳地,所述取料管的下端形成多个由上而下延伸的取料片,多个所述取料片呈圆形环绕设置,相邻两所述取料片间具有间隔使多个所述取料片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0009]具体地,所述取料片的内壁靠近上端处向内凸出形成有抵顶部,所述抵顶部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取料管的内壁连接且由上而下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一抵触斜面,所述顶针的末端呈与多个所述取料片的所述第一抵触斜面对应的锥形。
[0010]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两侧,所述拨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拨料板开设供所述取料管穿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大小小于卡簧的外轮廓大小。
[0011]较佳地,所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竖向导杆及夹套,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竖向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套与所述竖向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并套于所述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下端外侧壁形成有由上而下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二抵触斜面,所述夹套在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驱使下向下挤压所述第二抵触斜面。
[0012]具体地,所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下端且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座开设有开口朝下并容纳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下滑动的容纳区间,两个所述竖向导杆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两侧,且两所述竖向导杆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两所述竖向导杆的下端分别固定于一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夹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竖向驱动装置的下端且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朝下设置,所述取料管向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3]具体地,所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下端,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针向下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取料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下端,两所述竖向导杆滑动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下方,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面,所述第三固定座的底面固定有与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相对并向下延伸的导套,所述导套内上下滑动地设置有一滑杆,所述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朝下设置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且与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所述滑杆的下端与所述拨料板固定。
[0014]具体地,所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滑轨及滑块,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滑轨沿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滑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并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滑轨,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与第四竖向驱动装置两侧的导向块,所述竖向导杆沿上下方向滑动穿过于所述导向块。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第二竖向驱动装置、第三竖向驱动装置与第四竖向驱动装置均为气缸,所述横向驱动装置为无杆气缸。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卡簧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簧自动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3是卡簧自动上料机构中送料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4是送料定位机构的立体剖视图。
[0020]图5是卡簧自动上料机构中上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6是上下料机构的分解图。
[0022]图7是上下料机构的的立体剖视图。
[0023]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9是取料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002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卡簧进行逐个上料的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定位机构I及上下料机构2。
[0027]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送料定位机构I包括振动盘10、直线振动器11、送料件12、定位件13、第一固定座14及固定板15。
[0028]所述直线振动器11及第一固定座14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5上,所述送料件12固定于所述直线振动器11上,具体的,是固定于所述直线振动器11的振动执行部件。所述送料件12开设有供卡簧逐个滑入且两端开口的滑槽120,所述直线振动器11驱使所述送料件12沿所述滑槽120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所述定位件13安装于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