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段折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9158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钢筋段折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折弯角度精准、两侧折弯部分方向一致、折弯部位规整的钢筋段折弯器,包括底座,在底座顶面设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轮,二个压轮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钢筋压槽I,在底板顶面位于二个压轮之间设置压块,压块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轴向的钢筋压槽II,在底板前侧铰接压杆,并在压杆前部与压块之间连接支撑杆。
【专利说明】
钢筋段折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折弯装置,特别是一种钢筋段折弯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将钢筋折弯加工,尤其是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需要将钢筋段的两侧等距且同向折弯90°。目前,钢筋段折弯的方式是:在需要折弯的部位直接手工折弯或者用铁锤敲击形成,这种人工折弯方式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不仅难以保证折弯角度,而且两侧折弯部分方向不一致,折弯部位也不规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折弯角度精准、两侧折弯部分方向一致、折弯部位规整的钢筋段折弯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钢筋段折弯器,包括底座,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底座顶面设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轮,二个压轮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钢筋压槽I,在底板顶面位于二个压轮之间设置压块,压块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轴向的钢筋压槽II,在底板前侧铰接压杆,并在压杆前部与压块之间连接支撑杆。
[0006]进一步,在底座上设有轴向滑道,滑道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由下向上穿出底座并通过螺钉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防止压块脱离底座,同时防止压块左右窜动。
[0007]进一步,在压杆尾端设置橡胶套,减轻手掌压力,增强操作人员舒适度。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1、由于在底座顶面设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轮,二个压轮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钢筋压槽I,在底板顶面位于二个压轮之间设置压块,压块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轴向的钢筋压槽II,折弯操作时,将截断后的钢筋段顶靠在两个压轮前端,压块推动钢筋段向底座尾部运动,钢筋段在压块和两个压轮的挤压作用下,将钢筋段两侧反向折弯90°,折弯角度精准,两侧折弯部分方向一致,折弯部位规整。
[0010]2、由于在底板前侧铰接压杆,并在压杆前部与压块之间连接支撑杆,构成省力杠杆机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14]图中:1-底座,2-压轮,201-钢筋压槽I,3-压块,301-钢筋压槽II,4-滑道,5-滑块,6-压杆,7-橡胶套,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所示,一种钢筋段折弯器,包括底座I,在底座I顶面安装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轮2,二个压轮2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钢筋压槽1201,在底板顶面位于二个压轮2之间设置压块3,压块3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轴向的钢筋压槽11301,在底座I上设有轴向滑道4,滑道4内设置滑块5,所述滑块5由下向上穿出底座I并通过螺钉与所述压块3固定连接,在底板前侧通过销轴连接压杆6,在压杆6尾端安装橡胶套7,并在压杆6前部与压块3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支撑杆8。
[0016]操作时,首先将该钢筋段折弯器座在地面上,然后提起压杆6,将截断后的钢筋段顶靠在两个压轮2前端,同时使钢筋段左右两端与底座I左右两端面对其,再下压压杆6,压块3推动钢筋段向底座I尾部运动,钢筋段在压块3和两个压轮2的挤压作用下,将钢筋段两侧反向折弯90°后,经两个压轮2之间脱出,完成操作。
[00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钢筋段折弯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顶面设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压轮,二个压轮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钢筋压槽I,在底板顶面位于二个压轮之间设置压块,压块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轴向的钢筋压槽II,在底板前侧铰接压杆,并在压杆前部与压块之间连接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段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轴向滑道,滑道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由下向上穿出底座并通过螺钉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段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在压杆尾端设置橡胶套。
【文档编号】B21F1/00GK205684624SQ201620657222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公开号201620657222.5, CN 201620657222, CN 205684624 U, CN 205684624U, CN-U-205684624, CN201620657222, CN201620657222.5, CN205684624 U, CN205684624U
【发明人】孙强, 徐韬, 杨恺秋
【申请人】孙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