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砂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3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砂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砂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砂芯的射砂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每种缸盖的生产,至少都需要四种以上的砂芯成型。而在砂芯生产的过程 中,射砂密封机构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决定砂芯生产成本的关键。传统的射 砂密封装置,由于砂芯生产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射砂机构中的密封胶圈 损坏极快,以至于很难保证长时间的正常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 的更换损坏的密封胶圈,不仅会由于密封效果不好,造成覆膜砂的大量浪费, 而且会严重的影响生产出来的砂芯质量。而如果按密封胶圈的损坏速度进行更 换,则会造成密封胶圈的成本增大,更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所以现有技术中 的射砂密封机构不仅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正常生产,更会造成密封胶圈和覆膜砂 的双重浪费,砂芯合格率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导致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形成 较高的性价比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射砂密封机构, 通过改变现有密封胶圈的形状和密封形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胶圈的使用 寿命短,射砂过程中的覆膜砂浪费大的问题,并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射砂片、射砂套及密封胶圈,射砂片设置在射砂套的内部,密封胶圈 设置成倒置凹槽的形状,密封胶圈通过压片固定在射砂套的底部,密封胶圈的 中部设置为"*字"活动结构。
所述的"*字"活动结构,为正六边形的对正对角线结构,即过圆形密封胶 圈中心,划开*形裂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密封胶圈的形状,将传统圆环胶圈的 全面接触改为只有外圈的局部接触,通过减少密封胶圈与模具表面的接触面积, 从而使压强增大,提高了密封效果;而且是边缘一周作为密封面与高温模具接 触,并将传统的中通结构改为"*字"的活动结构,不仅延长了密封胶圈的使用 寿命,保证了正常的生产节拍,而且减少了密封胶圈和覆膜砂的双重浪费,降 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砂芯的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射砂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胶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l.射砂片,2.密封胶圈,3.密封部分,4.压片,5.固定螺栓,6.射砂套, 7.模具上表面,8、 "*字"活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射砂片1、射砂套6及密封胶圈2,射砂片1设置在射砂套6的内部,密封胶圈2设置成倒置凹槽的形状,既倒置碗的形状;密封胶圈2 通过压片4固定在射砂套6的底部,再由固定螺栓5连接;密封胶圈的中部设 置为"*字"活动结构,所述的"*字"活动结构,为正六边形的对正对角线结 构,既过圆形密封胶圈中心,划开*形裂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射砂机开始工作时,先将射砂机构紧压至模具上表面,使密封胶圈的外圆
密封部分3与模具上表面7紧密接触,保证了良好的密封面。当覆膜砂按箭头
方向射入时,覆膜砂在射砂套中通过射砂片,在风压的作用下,冲开密封胶圈 中部的"*字"活动结构,进入模具型腔。当射砂停止时,密封胶圈的"*字" 活动结构由于没有了风压的作用,自动恢复到原来的闭合状态,阻止残砂继续 下落。
权利要求1、射砂密封机构,包括射砂片(1)、射砂套(6)及密封胶圈(2),射砂片(1)设置在射砂套(6)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密封胶圈(2)设置成倒置凹槽的形状,密封胶圈(2)通过压片(4)固定在射砂套(6)的底部,密封胶圈(2)的中部设置为“*字”活动结构(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砂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字"活动结构(8),为正六边形的对正对角线结构,即过圆形密封胶圈中心,划开*形裂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芯的射砂密封机构,其包括射砂片、射砂套及密封胶圈,射砂片设置在射砂套的内部,密封胶圈设置成倒置凹槽的形状,密封胶圈通过压片固定在射砂套的底部,密封胶圈的中部设置为“*字”活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密封效果,延长了密封胶圈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正常的生产节拍,而且减少了密封胶圈和覆膜砂的双重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砂芯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2C5/00GK201357212SQ20092001201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
发明者周晓飞, 张树叶, 强 李, 李存有, 李莹春 申请人:沈阳新光华旭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