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46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转炉炉体包括炉壳和炉壳内的耐火材料,转炉炉壳用钢板焊成,分为炉帽、炉身、炉底三部分。炉帽通常做成截圆锥形,这样可以减少吹炼时喷溅损失以及热量损失,并有利于引导炉气排出。炉帽顶部为圆形炉口,用来加料、插入吹氧管,排出炉气和倒渣。为防止炉口在高温下工作时变形和便于清除粘渣,目前普遍采用通入循环水强制冷却的水冷炉口。转炉水冷炉口开裂漏水,易引起钢水爆炸及炉衬耐火砖粉化脱落等危害,从而需要定期对转炉炉口进行维修,但是转炉炉口处温度很高,能够达到100(TC左右,作业困难,给维修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耐高温,操作方便的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外框架、冷却水管和旋转装置,筒盖安装在筒体顶端,筒体安装在外框架内部,筒体外固定有套环,筒体通过套环安放在辊轮上,筒体前端的筒壁上开有作业窗口,筒体末端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分别与筒体前部和筒盖相连通,外框架上安装旋转装置。所述的筒体前部为双层结构,筒体侧壁夹层内设有隔板,夹层内部空间通过隔板组成蛇形水路,筒体后部为单层结构。所述的筒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侧立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端面为圆形,上盖板、下盖板和侧立板组成一个扁筒状的封闭空间,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隔水板,筒盖内部空间通过隔水板组成环形水路。所述的冷却水管包括筒壁进水管、筒壁出水管、筒盖进水管和筒盖出水管,筒壁进水管和筒壁出水管与筒体前端的夹层连通;筒盖进水管和筒盖出水管与筒盖内的空间连通。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小齿轮、齿圈和转盘,小齿轮固定在外框架上,齿圈固定在筒体后部外侧,小齿轮和齿圈相啮合,小齿轮面上固定转盘,转盘上固定有空心钢管。所述的外框架顶部焊接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耐高温,便于现场维修人员的工作,筒体内设有冷却循环系统,确保了作业者的安全,从而提高了焊接炉口作业的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筒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筒盖内水路示意图;图4为图1的I部分放大图;图5为小齿轮与齿圈啮合示意图;图6为外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4、筒盖5、外框架2、冷却水管和旋转装置1,筒盖5安装在筒体4顶端,筒体4安装在外框架2内部,筒体4 外固定有套环8,筒体4通过套环8安放在辊轮3上,筒体4可以通过施加外力在外框架2 内转动;筒体4前端的筒壁上开有作业窗口,筒体4末端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分别与筒体4前部和筒盖5相连通,外框架2上安装旋转装置1。如图5所示,旋转装置1包括小齿轮18、齿圈19和转盘20,小齿轮18固定在外框架2上,齿圈19固定在筒体4后部外侧,小齿轮18和齿圈19相啮合,小齿轮18面上固定转盘20,转盘20上固定有空心钢管17。如图6、图7所示,外框架2顶部焊接吊环21。 筒体4前部为双层结构,筒体4侧壁夹层内设有隔板,夹层内部空间通过隔板组成蛇形水路,筒体4后部是单层钢板结构,筒体4后部与筒体4前部焊接在一起。在筒体4后部焊接配重钢板,筒体4内前部站满人时,筒体4重心仍保持在框架以内。如图2所示,筒盖5包括上盖板11、下盖板10和侧立板12,上盖板11和下盖板10的端面为圆形,上盖板 11、下盖板10和侧立板12组成一个扁筒状的封闭空间,上盖板11和下盖板10之间设有隔水板9,如图3所示,筒盖5内部空间通过隔水板9组成环形水路。如图4所示,冷却水管包括筒壁进水管15、筒壁出水管16、筒盖进水管13和筒盖出水管14,筒壁进水管15和筒壁出水管16与筒体4前端的夹层连通;筒盖进水管13和筒盖出水管14与筒盖5内的空间连通。 焊接转炉7的炉口 6时,先用转炉炉前桥式起重机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吊放到转炉7 的平台上,然后通入冷却水,防止筒体4前部和筒盖5过热,维修人员进入筒体4前部并通过作业窗口进行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转动筒体4,将长杆插入转盘20上的空心钢管17,通过长杆带动转盘20转动,转盘20带动小齿轮18转动,小齿轮18与筒体4外的齿圈19相啮合,从而实现了筒体4的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盖、外框架、冷却水管和旋转装置,筒盖安装在筒体顶端,筒体安装在外框架内部,筒体外固定有套环,筒体通过套环安放在辊轮上,筒体前端的筒壁上开有作业窗口,筒体末端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分别与筒体前部和筒盖相连通,外框架上安装旋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前部为双层结构,筒体侧壁夹层内设有隔板,夹层内部空间通过隔板组成蛇形水路,筒体后部为单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侧立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端面为圆形,上盖板、下盖板和侧立板组成一个扁筒状的封闭空间,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隔水板,筒盖内部空间通过隔水板组成环形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管包括筒壁进水管、筒壁出水管、筒盖进水管和筒盖出水管,筒壁进水管和筒壁出水管与筒体前端的夹层连通;筒盖进水管和筒盖出水管与筒盖内的空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小齿轮、齿圈和转盘,小齿轮固定在外框架上,齿圈固定在筒体后部外侧,小齿轮和齿圈相啮合,小齿轮面上固定转盘,转盘上固定有空心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架顶部焊接吊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水冷防高温辐射作业保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外框架、冷却水管和旋转装置,筒盖安装在筒体顶端,筒体安装在外框架内部,筒体外固定有套环,筒体通过套环安放在辊轮上,筒体前端的筒壁上开有作业窗口,筒体末端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分别与筒体前部和筒盖相连通,外框架上安装旋转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广泛用于维修转炉炉口。
文档编号C21C5/46GK201933106SQ20102065186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史页殊, 李刚, 栗露 申请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