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32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压铸设备中给汤机配套使用的汤杯,以取代原有的汤勺。
背景技术
压铸设备由压铸机和若干周边设备组成,给汤机是其中主要的周边设备。给汤机上有特制的汤勺,把熔池中的合金液S出来,并浇注到压铸机中,完成压铸工作,形成压铸件。传统的给汤机由连杆机构和链传动机构组成,其工作过程为连杆机构带动汤勺到指定位置,随后由链传动机构转动汤勺,由合金液表面转入表层自起合金液,再转正汤勺出 熔池;进ー步汤勺移动到压铸机进料口上方,汤勺发生侧转浇注合金液于压铸机中。这种エ作方法类似生活中用勺S汤和倒汤,是ー种上取料和上倒料的方式。汤勺在上取料的过程中,由于要做侧转和转正,会搅动合金液面,加速合金液的氧化;同时,合金液表面的氧化渣会随合金液一起自入汤勺中;再有是这种自汤方式使汤勺内的待成型合金液量很难精确控制。在汤勺移动到压铸机的过程中,汤勺合金液的开放表面会进ー步氧化,最后合金液带着氧化渣进入压铸机形成压铸件,压铸件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汤勺技术方案的不足,达到①平稳取出熔池中的合金液和倒出合金液避免熔池合金液表面的氧化渣进入待成型的合金液中避免待成型合金液在移动过程中与大气的接触造成氧化;④精确控制汤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新的取汤工作原理,即下进汤料和下出汤料的工作原理;采用新的汤量控制方法,即分别控制杯体浸入熔池的深度和杯体内液面的高度。根据上述原理设计汤杯,在杯体底部开有料ロ,活塞杆设置在杯体中,杯盖对活塞杆具有导向作用,电磁铁和压簧交替驱动活塞杆实现料ロ开和闭两个动作,即电磁铁得电吸合活塞杆上行,料ロ打开,电磁铁失电,活塞杆在压簧的作用下下行,料ロ关闭。取液吋,给汤机带动汤杯垂直浸入熔池中,电磁铁驱动活塞杆上行,料ロ打开,合金液自动进入杯中,然后活塞杆在压簧作用下下行,料ロ关闭。给汤机带动汤杯垂直上升,移动到压铸机料筒处,电磁铁驱动活塞杆上行,打开料ロ,待成型合金液流入压铸机料筒中,完成给汤工作。为了保证合金液的品质,汤杯顶部有杯盖,杯盖上设置进出气ロ,成为保护气体进出通道,使汤杯中合金液面得到保护气体的覆盖。为了精确控制汤杯内的待成型合金液量,杯体内外壁各设置ー个探针,分别为内探针和外探针,外探针控制杯体浸入熔体的深度,内探针控制杯体内熔液的高度。当汤杯浸入熔液到一定深度吋,外探针接触到熔液表面,外探针、熔液和杯体形成低电压通路,控制给汤机的动作,汤杯不再下行;当熔液自下而上进入杯内到一定的程度,内探针接触杯内熔液,内探针、熔液和杯体形成低电压通路,此时电磁铁失电,活塞杆在压簧的作用下下行,关闭杯体下端的料ロ,实现精确控制待成型合金液量。杯体有多种接ロ形式,以便与给汤机相配合。杯体接ロ的设计,要使汤杯可以取代现有给汤机中的汤勺,为已有给汤机的改造提供方便。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备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有5个方面①熔池内的合金液平稳地由下向上进入汤杯,汤杯内的待成型合金液又由上向下平稳的流入压铸机,工作平稳,可防合金液飞溅。②汤杯浸入熔池内的合金液中,合金液由下向上进入汤杯,合金液表面的氧化皮和浮渣不容易进入待成型熔液中。③汤杯内充入保护气体,覆盖在溶液表面,可防止待成型合金液表面氧化,确保了压铸件质量。④用内外探针结构分别控制汤杯内的合金液高度和汤杯浸入熔池的深度,严格控制汤量。⑤本发明技术的汤杯是相对独立的部件,可用于各种型号的给汤机中。

附图是本专利“一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的结构简图。图中各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附图标记1_含义~1_附图标记I含义I附图标记1_含义~
I 活塞杆 2 杯体3隔热垫
4 杯盖 _ 5 进气孔6压簧
I 盖帽 8 电磁铁9内探针
ip1外探针r Ii_r探针支架「12_r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汤杯由杯体2、杯盖4、活塞杆I、电磁铁8、内探针9、外探针10、探针支架11、盖帽7、压簧6、隔热垫3、进气孔5、出气孔12组成。活塞杆I头部圆柱部分开有三个槽ロ,活塞杆I上下动作吋,圆柱部分在杯体2下端的料口内运动,既保证了活塞杆I不会产生摇动或摆动,又可以通过三个槽ロ确保合金液通过料ロ进出杯体2。杯盖4上端设置有盖帽7,盖帽7上安装有电磁铁8,盖帽7与活塞杆I之间安装有压簧6。杯盖4上还设置有探针支架11,探针支架11上安装有内探针9和外探针10。取汤时,电磁铁8带动活塞杆I上行,活塞杆I下端球头与杯体2料ロ锥面脱离,合金液进入到汤杯中。取汤结束后,电磁铁8失电,活塞杆I在压簧6的作用力下行,使得活塞杆I下端球头与杯体2料ロ锥面贴合,汤杯封闭。给汤机带动汤杯到达压铸机入料ロ位置,电磁铁8得电,再次带动活塞杆I上行,杯体2下端的料ロ打开,待成型合金液浇注到料筒中,完成给汤。汤量的精确控制通过内探针9和外探针10共同控制。给汤前给汤机带动汤杯浸入熔池,当汤杯浸入到一定深度时,外探针10接触到熔液表面,外探针10、熔液和杯体2形成低电压通路,控制给汤机的动作,汤杯停止下行。当熔液自下而上进入杯内到一定的程度,内探针9接触到杯内熔液,内探针9、熔液和杯体2形成低电压通路,此时电磁铁8失电,活塞杆I在压簧6的作用下下行,关闭杯体2下端的料ロ,实现精确控制汤量。杯盖4上开有进气孔5和出气孔12,可以根据需要在进气孔5输入保护气体,气体由出气孔12排出,使整个液面始終处于保护气体覆盖状态。以防止合金液与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杯体2与杯盖4之间设置有隔热垫3,以保证杯盖4以上的部件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受损坏。根据给汤机的具体结构,在汤杯上设置对接接ロ,把汤杯安装在给汤机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其特征在于汤杯由杯体、杯盖、活塞杆、电磁铁、内探针、外探针、探针支架、盖帽、压簧、隔热垫、进气孔、出气孔组成,在杯体底部开有料ロ,活塞杆设置在杯体中,杯盖对活塞杆具有导向作用,电磁铁和压簧交替驱动活塞杆实现料ロ开和闭两个动作,即电磁铁得电吸合活塞杆上行,料ロ打开,电磁铁失电,活塞杆在压簧的作用下下行,料ロ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其特征在于为了精确控制汤杯内的待成型合金液量,杯体内外壁各设置ー个探针,分别为内探针和外探针,外探针控制杯体浸入熔体的深度,内探针控制杯体内熔液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其特征在于汤杯顶部有杯盖,杯盖上设置进出气ロ,成为保护气体进出通道,使汤杯中合金液面得到保护气体的覆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中一种为给汤机配套的汤杯,由杯体、杯盖、活塞杆、电磁铁、内探针、外探针、探针支架、盖帽、压簧、隔热垫、进气孔、出气孔组成。杯体下部设有料口,电磁铁和或压簧交替驱动活塞杆实现料口开闭,实现下进料和下出料的工作原理,消除待成型合金液中的氧化渣,提高压铸件的质量。采用外探针控制杯体浸入熔体的深度,内探针控制杯体内熔液高度的方法,实现给汤量精确控制。汤杯可设置与各种类型给汤机相配的接口,替代原有汤勺。
文档编号B22D17/30GK202387940SQ20112029662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万水平, 孙珏, 贾祥磊, 赵峰, 陆晶晶, 顾栋梁 申请人: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