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34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全自动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具体为一种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构件(铸件、锻件、焊接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在屈服极限附近构件中的高值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有害作用,如降低构件的实际强度、降低疲劳极限,造成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零件产生变形,大大的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因此降低和消除构件的残余应力就十分必要了。振动时效技术是通过振动时效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激振器的转速以及偏心产生的离心力,使工件发生谐振,让工件需时效部位产生一定幅度、一定周期的交变运动,并吸收能量,经过一定时间的振动引起工件微小塑性变形及晶粒内部位错逐渐滑移,并重新缠绕钉扎使得残余应力被消除和均化,防止了工件变形和开裂,从而达到提高工件尺寸精度稳定性,增强工件的抗变形能力和提高疲劳寿命的目地。目前,传统的亚共振时效方式,是用激振器对工件施加周期性外力, 通常在1000-15000rpm范围内,从低速到高速扫频,当施加外力的频率与工件固有频率合拍时,产生共振,寻找所有能产生共振的固有频率。若找到工件的亚共振峰时,只对一个峰值频率进行时效处理,这样在一个峰值频率时效处理过程中,根据振动波的传递原理可知, 整个工件就会在正弦波的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工件一部分区域振动较强(波峰),另一部分区域振动较弱(波节)。在振动较强区域,局部时效效果较好;在振动较弱区域,若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其效果就差,这样工件在此处就可能变形或焊缝开裂,从而达不到工件整体的应力消除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由电流检测端、数据采集板、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电机转速检测端、直流调速电机、激振器、功率放大器、脉宽调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 数据采集板分别连接电流检测端、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直流调速电机分别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激振器、 功率放大器。本实用新型更好地提高频谱分析的分析精度,准确的分析出峰值频率。
附图为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的结构图;其中,1——电流检测端、2——数据采集板、3——加速度传感器、4——计算机、5——电机转速检测端、6——直流调速电机、7—一激振器、8——功率放大器、9——脉宽调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由电流检测端、数据采集板、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电机转速检测端、直流调速电机、激振器、功率放大器、脉宽调制器组成,数据采集板分别连接电流检测端、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直流调速电机分别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激振器、功率放大器。
权利要求1.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由电流检测端、数据采集板、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电机转速检测端、直流调速电机、激振器、功率放大器、脉宽调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板分别连接电流检测端、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直流调速电机分别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激振器、功率放大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全自动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具体为一种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小波频谱分析振动消除应力系统,数据采集板分别连接电流检测端、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直流调速电机分别连接电机转速检测端、激振器、功率放大器。本实用新型更好地提高频谱分析的分析精度,准确的分析出峰值频率。
文档编号C22F3/00GK202246776SQ20112029862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蒲鸽 申请人:成都海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