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抛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358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铜线抛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抛光机,包括底座、固定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抛光机构;所述铜线抛光机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以及端盖;所述保护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管与固定环螺纹连接;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抛光机构的送线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因为误操作而伤到手。
【专利说明】铜线抛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铜线抛光机。

【背景技术】
[0002]电机中的定子线圈绕阻是由铜线绕成的,并有若干引线,引线是铜线绕制后的首、尾线头,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引线(也就是铜线)进行抛光处理,在现在的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铜线抛光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固定板2以及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安装在固定板2上,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上31设有抛光机构4,该抛光机构4包括支杆42、卡线环41以及刀头43,支杆42有两根,卡线环41设置在两根支杆42之间,两根支杆42的端头上分别设有刀头43,卡线环41是用来在抛光过程中限定引线的位置,防止其发生较大的偏移。
[0003]其抛光过程为:将引线放进卡线环41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3,所述刀头43就能够在驱动电机3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当刀头43接触到引线时,就能够将引线的表面抛光。
[0004]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到,所述抛光机构是裸露的,这样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需要用手拿着引线,所以手有可能会碰到调整旋转的抛光机构(尤其是刀头),这样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一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铜线抛光机,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因为误操作而伤到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抛光机,包括底座、固定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抛光机构;所述铜线抛光机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以及端盖;所述保护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管与固定环螺纹连接;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抛光机构的送线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管将所述抛光机构包裹在其内,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所述的送线口将引线送入所述保护管内,然后进行抛光加工,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手就不会碰到所述抛光机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管上设有出屑管,所述出屑管垂直固定在所述保护管上,所述出屑管与所述保护管内部相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铜屑,铜屑会堆积在保护管内,通过设置出屑管,就能让铜屑排出所述保护管,防止铜屑在保护管内大量堆积,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管与所述出屑管连通处为斜面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大了所述出屑管与所述保护管连通处的面积,这样使铜屑更容易排出去。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由透明材料制成。
[0013]通过通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端盖观察到所述保护管内的加工过程。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出屑管配合的收集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屑掉出所述出屑管后就直接进入所述收集槽,当收集槽内的铜屑积累到一定量后,就倒掉,这样就方便了铜屑的统一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前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注:1、底座,2、固定板,21、螺钉,2 2、螺孔,3、驱动电机,31、转轴,4、抛光机构,41、卡线环,42、支杆,43、刀头,5、保护装置,51、保护管,511、内螺纹,512、卡槽,513、斜槽,52、端盖,521、送线口,522、卡块,53、出屑管,6、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铜线抛光机,包括底座、固定板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电机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抛光机构;从图2中可以看到,铜线抛光机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保护装置5,保护装置5包括一根保护管51以及与保护管51配合的端盖52 ;保护管51内设有内螺纹511,固定环上设有外螺纹,这样一来保护管51与固定环就能够实现螺纹连接;为了不妨碍抛光过程,在端盖52上设有与抛光机构的送线口 521。
[0023]通过上述设置,保护管51就将抛光机构包裹在其内部,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的送线口 521将引线送入保护管51内,进行抛光加工,本实施例中,送线口 521的尺寸尽可能的比较小,从而工作人员的手就不会碰到抛光机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另外也能增强保护管51的封闭性,保证铜屑尽量不会从送线口 521中飞出来。
[0024]一个优选方案是:在保护管51上设置一个出屑管53,出屑管53垂直固定在保护管51上,两者之间的内部是相通的。这样的设置是由于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铜屑,铜屑会堆积在保护管51内,通过设置出屑管53,就能让铜屑排出保护管51,防止铜屑在保护管51内大量堆积,影响抛光过程。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增大了出屑管53与保护管51连通处的面积,使铜屑更容易排出去,保护管51与出屑管53连通采用斜面设置,形成一个斜槽 513。
[0025]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端盖52的一个改进为,端盖52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端盖52观察到保护管51内的加工过程;另外,端盖52与保护管51的固定方式可以从图3中看到,保护管51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槽512,相应的在端盖52上设有两个卡块522,在安装端盖52时,只需要将卡块522卡进卡槽512内,就可以了。
[0026]本实施例中,为了统一处理铜屑,特别的在底座上设有与出屑管53配合的收集槽6,当铜屑掉出出屑管53后就直接进入收集槽6,这样收集槽6内的铜屑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一起倒掉,从而达到了目的。
[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保护管51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固定环上后,所述出屑管53能够基本保持竖直于水平面,可以对设置的螺纹的圈数进行限定,这样就能够确定保护管51的旋转圈数,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工艺要求比较高。另一种方法是,在安装保护管51时,记住出屑管53的角度,如果在保护管51旋紧后,出屑管53能够第一次处于竖直状态时,那就分别在固定板与保护管51上做好标记,以表明最初出屑管53的角度位置,这种方式属于尝试法,需要多次尝试,比较麻烦,但是一但确定后,后期拆装就比较方便了,而且对工艺要求低。
【权利要求】
1.一种铜线抛光机,包括底座、固定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线抛光机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以及端盖; 所述保护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管与固定环螺纹连接; 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抛光机构的送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上设有出屑管,所述出屑管垂直固定在所述保护管上,所述出屑管与所述保护管内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线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与所述出屑管连通处为斜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由透明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线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出屑管配合的收集槽。
【文档编号】B24B55/04GK203945265SQ201420407936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于江磊, 王胜利 申请人:台州市突突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