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64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它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系统,釜盖上有八个螺栓用于连接釜盖与釜体并使釜体密封,釜盖上还有进气孔和卸压孔,用于输送氧气和卸掉釜内气体。釜体外侧为加热套,用于给釜体内加热,内壁有四个挡板用于档流。底部为锥型结构,方便将物料完全排出,热电偶放置在釜壁侧壁,用于检测釜内的温度,搅拌系统由搅拌电机与搅拌桨组成,搅拌电机上有冷却水盘管,用于冷却搅拌电机,搅拌桨为双层桨叶,以增强搅拌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简单,实用,能耗低,且可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使用,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加压氧浸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色冶金工业中,用于从硫化矿精矿(如硫化锌精矿)中提取有色金属,后来由于以加拿大Sherritt Gordon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单位卓有成效的工作,该方法已成为预处理含硫、砷金矿石或精矿的有效手段。由于高温氧化作用使金精矿等矿物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致使原来被包裹的金充分暴露,有利于氰化浸出。加压氧浸法的优点:首先,使精矿中的硫化物转变为硫元素或硫酸盐,不产生二氧化硫,防止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其次,物料中的铁能沉淀为赤铁矿副产品,约含有60% (质量)的铁,可直接销售,减小了尾矿的处置;另外,加压氧浸厂与焙烧炉不同,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不是关键因素。加压氧浸工艺能使难浸物料变得易于浸出与氰化,通常金属回收率较高。加压氧浸法对矿石(含有4%-5%的硫就能进行自热氧化)和精矿都可进行处理,甚至能处理硫品位较低的精矿,如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处理矿石,可获得更高的金属回收率。同时,便于处理一些环境敏感杂质,且工艺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或三氧化二砷。其广泛用于砷、硫和铁的矿物如砷黄铁矿、黄铁矿和磁铁矿中。
[0003]本方法同时其也可以用于合金的处理,特别涉及到一些抗腐蚀的合金,如钴铜合金等的浸出,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氧化剂的用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0004]目前现有的高压氧浸釜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能耗高,适用的压力范围较窄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它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系统,釜盖上有八个螺栓用于连接釜盖与釜体并使得釜体密封,釜盖上还有进气孔和卸压孔,用于进氧气和卸掉釜内压力。釜体外侧为加热套,用于给釜内加热,内壁有四个挡板用于档流。底部为锥型结构,方便将物料完全排出,热电偶放置在釜壁侧壁,用于检测釜内的温度,搅拌系统由搅拌电机与搅拌桨组成,搅拌电机上有冷却水盘管,用于冷却搅拌电机,搅拌桨为双层桨叶,以增强搅拌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简单实用,能耗低,且可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使用,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爸,包括爸盖1、安装于爸盖I下方的爸体2、位于爸盖I上方的搅拌系统3 ;所述釜盖I上设有八个螺栓4用于将釜盖I与釜体2紧密连接并密封,釜盖I上固定有一个进气管道5和卸压孔7,釜盖I中心与搅拌系统3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6 ;所述釜体2外部是加热套8,内部为内胆9,内胆9四周均匀分布四片挡板10,釜体2的侧壁安装有热电偶11,釜体2底部有出料口 12 ;搅拌系统3由搅拌电机13和搅拌桨15组成,搅拌电机13安装有冷却水盘管14。
[0008]所述进气管道5直通到搅拌桨15底部,所述的卸压孔7与釜体2内部联通且卸压孔7上方安装有阀门。
[0009]所述内胆9底部为锥型结构,出料口 12在内胆9底部中心最低处且出料口 12底部安装有阀门。
[0010]所述热电偶11距离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总高度的1/6-1/4且与釜壁
[0011]垂直。
[0012]所述冷却水盘管14围绕搅拌电机13盘绕,两个口分别位于搅拌电机13的上下两个部位。
[0013]所述搅拌桨15的桨叶分为上下两层,均为四叶桨,桨叶与搅拌轴垂直,搅拌桨底部与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总高度的1/10-1/8。
[001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打开釜盖1,将物料与浸出剂混合加入,然后盖上釜盖1,拧紧釜盖I上的八个螺栓4,然后开启搅拌电机13开始搅拌,同时开启加热套8开始加热,在冷却水盘管14内通入冷却水来冷却搅拌电机13,通过热电偶11来检测釜内的温度,同时通过进气管道5开始通入氧化性气体,待反应结束后,打开卸压孔7开始卸压,然后打开出料口 12出料,从而完成高压氧浸。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简单实用,能耗低,且可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使用,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加以说明
[0016]图1是设备侧视图;图2是设备俯视图。
[0017]其中:1-釜盖,2-釜体,3-搅拌系统,4-螺栓,5-进气管道,6-机械密封,7-卸压?L 8-加热套,9-内胆,10-挡板,11-热电偶,12-出料口,13-搅拌电机,14-冷却水盘管,15-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包括釜盖1、安装于釜盖I下方的釜体2、位于釜盖I上方的搅拌系统3 ;所述釜盖I上设有八个螺栓4用于将釜盖I与釜体2紧密连接并密封,釜盖I上固定有一个进气管道5和卸压孔7,
[0020]釜盖I中心与搅拌系统3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6 ;所述釜体2外部是加热套8,内部为内胆9,内胆9四周均匀分布四片挡板10,釜体2的侧壁安装有热电偶11,釜体2底部有出料口 12 ;所述搅拌系统3由搅拌电机13和搅拌桨15组成,搅拌电机13安装有冷却水盘管14。
[0021]所述进气管道5直通到搅拌桨15底部,所述的卸压孔7与釜体2内部连通且卸压孔7上方安装有阀门。
[0022]所述内胆9底部为锥型结构,出料口 12在内胆9底部中心最低处且出料口 12底部安装有阀门。
[0023]所述热电偶11距离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2总高度的1/6-1/4且与釜壁垂直。
[0024]所述冷却水盘管14围绕搅拌电机13盘绕,两个口分别位于搅拌电机13的上下两个部位。
[0025]所述搅拌桨15的桨叶分为上下两层,均为四叶桨,桨叶与搅拌轴垂直,搅拌桨底部与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2总高度的1/10-1/8。
[00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打开釜盖1,将物料与浸出剂混合加入,然后盖上釜盖1,拧紧釜盖I上的八个螺栓4,然后开启搅拌电机13开始搅拌,同时开启加热套8开始加热,在冷却水盘管14内通入冷却水来冷却搅拌电机13,通过热电偶11来检测釜内的温度,同时通过进气管道5开始通入氧化性气体,待反应结束后,打开卸压孔7开始卸压,然后打开出料口 12出料,从而完成高压氧浸。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盖(I)、安装于釜盖(I)下方的釜体(2)、位于釜盖(I)上方的搅拌系统(3);所述釜盖(I)上设有八个螺栓(4)用于将釜盖(I)与釜体(2 )紧密连接并密封,釜盖(I)上固定有一个进气管道(5 )和卸压孔(7 ),釜盖(I)中心与搅拌系统(3)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6);所述釜体(2)外部是加热套(8),内部为内胆(9),内胆(9)四周均匀分布四片挡板(10),釜体(2)的侧壁安装有热电偶(11),釜体(2)底部有出料口( 12 );搅拌系统(3 )由搅拌电机(13 )和搅拌桨(15 )组成,搅拌电机(13 )安装有冷却水盘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5)直通到搅拌桨(15)底部,所述的卸压孔(7)与釜体(2)内部联通且卸压孔(7)上方安装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9)底部为锥型结构,出料口( 12)在内胆(9)底部中心最低处且出料口( 12)底部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11)距离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2)总高度的1/6-1/4且与釜壁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盘管(14)围绕搅拌电机(13)盘绕,进出口分别位于搅拌电机(13)的上下两个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氧浸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5)的桨叶分为上下两层,均为四叶桨,桨叶与搅拌轴垂直,搅拌桨底部与釜体(2)底部的距离占釜体(2)总高度的1/10-1/8。
【文档编号】C22B3/04GK204080047SQ20142057974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艾尚宥, 胡楠, 周茜, 倪华钦, 王朝富, 王敷阳 申请人:王敷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