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内腔污染物的清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290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铸造过程中,为解决铸件成型后利用高压水冲洗、化学腐蚀、震动等方法清理作用有限、对零件有损伤及清理不彻底等不足,而发明的一种铸件内腔污染物的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重工业的急速发展,铸件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很多零件都有复杂内腔。铸造过程中铸件内腔主要通过砂芯、陶瓷芯、石膏芯成型,成型后会在铸件内腔遗留下型砂等污染物。铸件成型后利用高压水冲洗、化学腐蚀、震动等方法清理。但是,高压水冲洗内腔的清理作用有限,特别是对直径很小并且带有曲折的管道形内腔清理的局限性更大。化学腐蚀污染大,耗时长,对零件有损伤,且清理不彻底。震动对和零件结合强度高的型砂清理铸件不彻底,对于曲折管形内腔要彻底清理就更难。铸件内腔清理的不彻底性严重影响着零件的可靠性,是埋在产品中的一个不定时炸弹,对于某些关键件则直接影响整机的安全可靠性。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零件铸造中,提出一种清理铸件管形内腔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单独或和其他常规清理方法组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清理铸件内腔。

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铸件内腔污染物的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软囊5、加压装置3、旋转装置4、软轴6;软轴6为橡胶棒,加压部件3能够为弹性软囊5充气,旋转部件4与软轴6一端连接,并能够带动软轴6旋转,软轴6另一端固定有偏心钢珠;弹性软囊5、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能够放入到铸件1的内腔2中,且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在弹性软囊5的囊腔中;

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弹性软囊5、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放入铸件的内腔2后,通过加压装置向弹性软囊5内通入压力气体,弹性软囊5受压膨胀并贴紧铸件的内腔;之后,通过所述的旋转装置4驱动软轴6旋转,软轴6带动偏心珠自由跳动,使得偏心珠不断敲击弹性软囊5,使得弹性软囊5与内腔壁产生摩擦,以除去内腔污染物。

进一步,软管外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硬质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发明采用表面镶有硬质材料且凹凸不平的软管深入内腔,后经压入气体使得软管膨胀,能使硬质材料和内腔充分接触,并通过摩擦有效去除内腔的污染物。

2、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既可以清除简单内腔上黏附的型砂等物质,也可以清除复杂内腔 上黏附的型砂等物质。工作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工况安全,还可以和其他清理方法配合使用有效清理内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1铸件、2-的内腔、3-加压部件、4-旋转部件、5-弹性软囊、6-软轴、7-偏心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铸件内腔污染物的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软囊5、加压装置3、旋转装置4、软轴6;软轴6为橡胶棒,加压部件3能够为弹性软囊5充气,旋转部件4与软轴6一端连接,并能够带动软轴6旋转,软轴6另一端固定有偏心钢珠;弹性软囊5、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能够放入到铸件1的内腔2中,且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在弹性软囊5的囊腔中;

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弹性软囊5、软轴6以及偏心钢珠7放入铸件的内腔2后,通过加压装置向弹性软囊5内通入压力气体,弹性软囊5受压膨胀并贴紧铸件的内腔;之后,通过所述的旋转装置4驱动软轴6旋转,软轴6带动偏心珠自由跳动,使得偏心珠不断敲击弹性软囊5,使得弹性软囊5与内腔壁产生摩擦,以除去内腔污染物。

进一步,软管外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硬质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