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压器的耐磨性金属。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高效率化的观点出发,工厂作业存在高温、高压化的倾向。在化工厂的设计中,为了确保强度,使用板厚更厚的钢板的比例增加。另外,作为对产业设备和结构物的需求,志在耐久性、长寿命化以及免维修化,不锈钢作为符合这些需求的材料而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作为不锈钢的主要原料的以ni、mo、cr为代表的合金元素存在价格的上涨或价格的上下波动。因此,作为代替不锈钢、可以更加经济地利用不锈钢的优良防锈性能、价格稳定并且廉价的钢材,不锈钢复合钢最近受到关注。不锈钢复合钢是将作为复合材料的不锈钢与作为母材的普通钢材这两种性质不同的金属叠合而得到的钢材。复合钢通过将不同种金属进行金属学接合而得到。对于不锈钢复合钢而言,与镀覆不同,不必担心剥离。另外,能够使不锈钢复合钢具有凭借单一金属和合金无法得到的新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机械零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优点的用于增压器的耐磨性金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增压器的耐磨性金属,包括如下步骤:金属材料通过固溶处理来软化,加热到950-1150℃,保温一段时间,使金属材料各种元素充分均匀地溶解,然后快速淬水冷却,经过脱硅、脱磷、脱硫的金属材料,保持一定温度倒入转炉,在复吹转炉中进行脱碳粗炼制成成品,所述金属材料包括碳、锰、硅、镍、铬、钛。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定温度为125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材料各成分总体分量碳占15%、锰占15%、硅占15%、镍占15%、铬占10%、钛占30%。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增压器的耐磨性金属,具有机械零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其中,包括如下步骤:金属材料通过固溶处理来软化,加热到950-1150℃,保温一段时间,使金属材料各种元素充分均匀地溶解,然后快速淬水冷却,经过脱硅、脱磷、脱硫的金属材料,保持一定温度倒入转炉,在复吹转炉中进行脱碳粗炼制成成品,所述金属材料包括碳、锰、硅、镍、铬、钛。
进一步说明,所述一定温度为1250℃,所述金属材料各成分总体分量碳占15%、锰占15%、硅占15%、镍占15%、铬占10%、钛占30%。
在进一步说明,固溶温度主要根据化学成分确定。一般说来,合金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的牌号,固溶温度要相应提高。特别是锰、钼、镍、硅含量高的钢,只有提高固溶温度,使其充分溶解,才能达到软化效果。但稳定化钢,固溶温度高时稳定化元素的碳化物充分溶解于奥氏体中,在随后的冷却中会以cr23c6的形态在晶界析出,造成晶间腐蚀。为使稳定化元素的碳化物(tic和nbc)不分解、不固溶,一般采用下限固溶温度。保温时间应根据热处理炉型和装炉量确定。周期炉多采用热装炉,即炉温升到预定温度后装炉,保温后快速出炉淬水。从装炉到出炉热处理周期一般为0.5-2h。从软化效果来看,完全退火最好,但退火温度较高,钢丝表面氧化相对比较重。所以钢丝原料和中间软化处理一般采用再结晶退火工艺;原料在800℃左右退火,炉冷到650℃以下出炉,热处理周期6-7h;半成品通常在750~800℃之间退火,保温后空冷,热处理周期约5~6h。马氏体钢冷加工的残余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往往导致钢的开裂。对1-4cr13,工艺规定拉拔后的半成品钢丝,必须在12h内装炉热处理,一些含镍的马氏体钢,等于如1cr17ni2,由于镍的作用,奥氏体完全分解成珠光体所需时间非常长,很难通过退火达到软化的目的,通常采用高温回火的办法来实现软化。日本jis标准推荐采用二段退火法来软化1cr17ni2,第一次750℃、空冷;第二次650℃、空冷。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软化到hb230以下。铁素体不锈钢丝采用退火处理来消除由于热加工和冷加工引起的应变和硬化。退火后钢丝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和耐蚀都能都得到改善。退火温度一般为750-850℃,保温后空冷。高铬铁素体钢丝,为防止晶粒粗化,也常采用650-750℃低温退火工艺。铁素体钢丝热处理的关键是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晶粒过分长大,在475℃脆性区停留时间尽可能地短。连续炉处理铁素体钢丝,因在炉内时间很短,炉温可提高到830~850℃。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增压器的耐磨性金属,具有机械零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