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181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铁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

以冷却形式的不同来划分淬火的种类,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1)单液淬火。单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工件迅速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一直冷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单液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依据是:工件在该介质中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此工件钢种的临界冷却速度,并应保证工件不会淬裂。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以及一些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

(2)双液淬火。为了克服单液淬火的缺点,使工件的淬火冷却尽可能接近理想情况,可以将两种冷却能力不同的介质配合起来使用,即将加热后的工件先淬入第一种冷却能力大的介质中,待其冷至稍高于ms温度(约300℃),然后立即转入第二种冷却能力较小的介质中冷至室温,这种淬火冷却方法称为双液淬火。

(3)分级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这种冷却方法的特点是先将工件浸入温度略高于ms的浴槽,在浴槽中保温至工件表面与中心均冷至浴槽的温度,然后取出空冷。浴槽温度一般为ms+(10~20)℃。浴槽中介质的成分采用硝盐浴、碱浴、中性盐浴。

(4)预冷淬火。淬火加热后,工件并不立即浸入冷却介质中,而是在空气中先进行短时间的冷却,待工件降至一定温度时,再浸入冷却介质,这种淬火方法称为预冷淬火或延迟淬火。

(5)局部淬火。有的工件只要某个局部硬度较高,其他部位无硬度要求或要求硬度较低。这一情况一般可采用局部淬火法,即只对工件上某个局部进行淬火的方法。局部淬火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局部加热局部冷却法和整体加热局部冷却法。前者主要适用于盐浴炉加热时的工件,后者箱式炉、盐浴炉均可采用。

以上淬火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在进行淬火加工后,加工废液中往往存在大量盐分,这些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同时,淬火废液中还可能存在少量铁屑。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对淬火废液中盐分和存在于淬火废液中的少量铁屑进行处理的淬火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淬火废液中存在盐分和存在于淬火废液中的少量铁屑需要除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包括淬火炉、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其中,

第一反应机构包括第一泵、第一反应器、第一加药组件、第一气缸和推板,淬火炉和第一反应器上风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泵输入端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至淬火炉中,第一泵输出端通过第二通孔连通到第一反应器中,第一泵用于将淬火炉中的废液转移到第一反应器中;

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反应器底部,推板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其中,第一气缸活塞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反应器底面,且推板一侧边与第一反应器内底面接触;

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泵和第一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第二气缸、压板和第一过滤板,第一反应器上开设有一供第二泵输入端连通至第一反应器底部的第五通孔,过滤箱上开设有一供第二泵输出端连通到过滤箱顶部内的第六通孔,第二泵用于将第一反应器中的废液泵入过滤箱中,第二气缸安装在过滤箱内顶壁上,压板与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且压板边缘与过滤箱内壁滑动接触,第二气缸能推动压板在过滤箱内壁山上下滑动,第一过滤板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壁上,第一过滤板位于压板下方,其中,压板和第一过滤板将过滤箱内腔分隔为由上至下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泵输出端与第一腔体连通,在压板上开设有能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放水孔,在压板上安装有用于开闭放水孔的第二开闭机构,且第二气缸推动压板能改变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体积,第一过滤压板上设置有仅供滤液通过的滤孔;

第二反应机构包括第三泵、第二反应器、第二加药组件和第四泵,第二反应器上开设有供第三泵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反应器中的第七通孔,第三泵能将第一反应器中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中,且第三泵还能将经过滤机构处理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且第二加药组件安装在第二反应器中,第二反应器上开设有一供第四泵输入端延伸到第二反应器底部的第八通孔,第四泵用于将经第二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液回收;

本方案中,采用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对废液中存在的盐进行除去,是通过分别向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沉降剂实现的,其中,沉降剂通过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沉降物,金属沉降物不溶于淬火液,特别地,沉降剂包括多磷酸盐、氨基羧酸、1,3-二酮,羟基羧酸、多胺等;第一气缸能推动推板把废液中存在的沉降到第一反应器底部的少量铁屑推向第一连通管,第一气缸能推动推板把第一反应器中被沉降剂沉降的金属沉降物推向第一连通管,特别地,这样是为了方便第二泵把铁屑和金属沉降物泵入过滤机构;第二气缸向下推动压板,压板向下移动使第一腔体的体积增大,第二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第二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体中的铁屑和金属沉降物中含有的少量淬火液由于第二腔体缩小所受压强变大,少量淬火液被过滤到第三腔体中,达到了淬火液和铁屑及金属沉降物的过滤分离,特别地,第二气缸的设置向过滤过程中提高了第二腔体内的压强,进而使得过滤分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第三泵能将第一反应器中除去铁屑和金属沉降物的淬火液泵入第二反应器中,向第二反应器中加入沉降剂能沉降第一反应器未沉降的少量金属和过滤机构过滤的淬火液中存在的未沉降的少量金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对淬火废水中的盐进行多级沉降处理,同时还除去了淬火废液中可能存在的少量铁屑;

2)加药装置在加药的同时对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中的淬火废液还起到了搅拌的作用,提高了沉降反应的效率;

3)采用增压过滤的方式对第一反应器中产生的沉降物和存在的少量铁屑进行再次过滤,减少了淬火液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加药组件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加药组件b方向剖视图;

图4为第一开闭机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c处第二开闭机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d处第二过滤组件剖视图;

图7为淬火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e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h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h处g-g方向剖视图;

图11为图7中f处剖视图;

图12为图7中i-i方向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淬火炉1000、第一泵1100、第一反应器1200、安装筒1310、加药斗1320、电机1330、螺旋推进杆1340、搅动杆1350、第一安装环1360、第二安装环1370、第一螺杆1380、第一气缸1400、推板1500、第二泵2100、过滤箱2210、第二气缸2220、压板2230、第一过滤板2240、第三泵3100、第二反应器3200、第四泵3300、安装座3310、卡环3320、第二过滤板3330、第一连通管4100、第二连通管4200、第三连通管4300、滑动安装槽5100、第一电磁铁5200、第一阀片5300、第一弹簧5400、中心轴6100、转板6200、弹性连接件6300、第二阀片6400、第二弹簧6500、第二电磁铁6600、电池组6700、上卡板7100、下卡板7200、卡柱7300、第一限位块7400、第一滑块7510、支撑杆7520、直条形连接杆7530、第二滑块7540、第二限位块7550、第三弹簧7560、第一安装块7570、直条形限位杆7580、l形连接杆7590、第三滑块7511、第三限位块7512、第四弹簧7513、第二安装块7514、l形限位杆7515、第二螺杆75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包括淬火炉1000、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其中,

第一反应机构包括第一泵1100、第一反应器1200、第一加药组件、第一气缸1400和推板1500,淬火炉1000和第一反应器1200上风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泵1100输入端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至淬火炉1000中,第一泵1100输出端通过第二通孔连通到第一反应器1200中,第一泵1100用于将淬火炉1000中的废液转移到第一反应器1200中;

第一气缸1400安装在第一反应器1200底部,推板1500与第一气缸1400活塞杆连接,其中,第一气缸1400活塞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反应器1200底面,且推板1500一侧边与第一反应器1200内底面接触;

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泵2100和第一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2210、第二气缸2220、压板2230和第一过滤板2240,第一反应器1200上开设有一供第二泵2100输入端连通至第一反应器1200底部的第五通孔,过滤箱2210上开设有一供第二泵2100输出端连通到过滤箱2210顶部内的第六通孔,第二泵2100用于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的废液泵入过滤箱2210中,第二气缸2220安装在过滤箱2210内顶壁上,压板2230与第二气缸2220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2220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且压板2230边缘与过滤箱2210内壁滑动接触,第二气缸2220能推动压板2230在过滤箱2210内壁山上下滑动,第一过滤板224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2210内壁上,第一过滤板2240位于压板2230下方,其中,压板2230和第一过滤板2240将过滤箱2210内腔分隔为由上至下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泵2100输出端与第一腔体连通,在压板2230上开设有能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放水孔,在压板2230上安装有用于开闭放水孔的第二开闭机构,且第二气缸2220推动压板2230能改变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体积,第一过滤压板2230上设置有仅供滤液通过的滤孔;

第二反应机构包括第三泵3100、第二反应器3200、第二加药组件和第四泵3300,第二反应器3200上开设有供第三泵3100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反应器3200中的第七通孔,第三泵3100能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且第三泵3100还能将经过滤机构处理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且第二加药组件安装在第二反应器3200中,第二反应器3200上开设有一供第四泵3300输入端延伸到第二反应器3200底部的第八通孔,第四泵3300用于将经第二反应器3200处理后的废液回收;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对废液中存在的盐进行除去,是通过分别向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中分别加入沉降剂实现的,其中,沉降剂通过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沉降物,金属沉降物不溶于淬火液,特别地,沉降剂包括多磷酸盐、氨基羧酸、1,3-二酮,羟基羧酸、多胺等;第一气缸1400能推动推板1500把废液中存在的沉降到第一反应器1200底部的少量铁屑推向第一连通管4100,第一气缸1400能推动推板1500把第一反应器1200中被沉降剂沉降的金属沉降物推向第一连通管4100,特别地,这样是为了方便第二泵2100把铁屑和金属沉降物泵入过滤机构;第二气缸2220向下推动压板2230,压板2230向下移动使第一腔体的体积增大,第二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第二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体中的铁屑和金属沉降物中含有的少量淬火液由于第二腔体缩小所受压强变大,少量淬火液被过滤到第三腔体中,达到了淬火液和铁屑及金属沉降物的过滤分离,特别地,第二气缸2220的设置向过滤过程中提高了第二腔体内的压强,进而使得过滤分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第三泵3100能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除去铁屑和金属沉降物的淬火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向第二反应器3200中加入沉降剂能沉降第一反应器1200未沉降的少量金属和过滤机构过滤的淬火液中存在的未沉降的少量金属。

优选地,为了实现对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的控制,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通管4100、第二连通管4200、第三连通管4300以及三个第一开闭机构,第一连通管4100一端连通至第一反应器1200底部,第一连通管4100另一端连通至第三泵3100的输入端,第二连通管4200的一端连通至第一连通管4100中部,第二连通管4200另一端连通至第二泵2100的输入端,第三连通管4300一端连通至第一连通管4100的中部,且第三通管位于第二连通管4200靠近第三泵3100的一侧,第三连通管4300另一端连通至第三腔体底部,一第一开闭机构用于开闭第二连通管4200,一开闭机构用于开闭第一连通管4100且位于第二连通管4200和第三连通管4300之间,另一开闭机构用于开闭第三连通管4300在;其中,管第一连通管4100、第二连通管4200和第三连通管4300将第一反应器1200、过滤箱2210和第二反应器3200连通,通过三第一开闭机构实现了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同时实现了将第一反应器1200沉降的沉降物和少量存在的铁屑泵入过滤器中,同时实现了将过滤器中第三腔体滤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

优选地,为了实现对第二泵2100和第三泵3100的自动控制,所述每一第一开闭机构包括滑动安装槽5100、第一电磁铁5200、第一阀片5300和第一弹簧5400,泵管一管壁上开设有一供滑动安装槽5100安装的第九通孔,滑动安装槽5100通过第九通孔安装在泵管上,且滑动安装槽5100开口端与泵管连通,与滑动安装槽5100相对的泵管管壁上开设有一供第一电磁铁5200安装的第一安装槽,第一电磁铁520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底部,第一弹簧5400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铁5200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阀片5300一端部,第一阀片5300远离第一弹簧5400的端部滑动安装在滑动安装槽5100中,且第一阀片5300不能脱离滑动安装槽5100,第一阀片5300采用铁材料制成;第一电磁铁5200通电时,第一阀片5300被第一电磁铁5200吸引、第一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一弹簧5400被压缩;其中,第一开闭机构还包括有电池组6700,电池组6700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铁5200连接,以为第一电磁铁5200提供电源;第一阀片5300在第一电磁铁5200通电后,受第一电磁铁5200吸引以达到关闭第一开闭机构的目的,此时,第一弹簧5400处于拉伸状态,第一电磁铁5200断电后,第一阀片5300受第一弹簧5400回复力拉动,伸入到滑动安装槽5100内以达到开启第一开闭机构的目的,特别地,每一第一电磁铁5200不会相互干扰。

优选地,为了实现第二泵2100泵入的废液能顺利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开闭机构包括中心轴6100、转板6200、弹性连接件6300、第二阀片6400、第二弹簧6500和第二电磁铁6600,

第二开闭机构安装在压板2230放水孔处,其中,放水孔内壁上安装有为圆环形的开闭环,在开闭环一侧设置有与放水孔内壁固定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中心轴6100,转板6200一端部开设有供中心轴6100穿过的第十通孔,中心轴6100穿过第十通孔,且转板6200能相对中心轴6100转动,转板6200远离中心轴6100的一端部通过弹性件与铁块连接,铁块能相对转板6200转动,第二弹簧6500一端部与铁块连接,第二弹簧6500另一端部与第二电磁铁6600连接,开闭环靠近转板6200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二电磁铁660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当第二电磁铁6600通电时转板6200能关闭开闭环;当第二电磁铁6600未通电时在第二弹簧6500的作用下,转板6200打开开闭环;其中,弹性连接件6300在第二开闭机构关闭时,能接受转板6200和第二阀片6400的挤压发生变形,特别地,这样能保证第二弹簧6500一直在竖直方向上拉伸和压缩。

优选地,为了实现对经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处理过的过滤进行更好的回收,所述第四泵3300输入端设置有位于第二反应器3200内的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座3310、卡环3320和第二过滤板3330,安装座3310安装在第三泵3100输入端端部,安装座3310上设置有供卡环3320安装的第十通孔,卡环3320安装在第十一通孔处,且第三泵3100输入端能通过卡环3320与第二反应器3200连通,第二过滤板3330卡入卡环3320内,其中,第二过滤板3330上开设有仅供滤液通过的滤孔;其中,第二过滤板3330能达到阻挡第二反应器3200中存在的沉降物的目的,以保证回收的淬火液中不存在沉降物,同时,第二过滤板3330卡入卡环332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更换维护的。

优选地,所述位于第二连通管4200上的第一开闭机构开启且另外两个第一开闭机构关闭时,第二泵2100能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的废液泵入过滤箱2210中;

第一连通管4100上的第一开闭机构处于开启状态且另外两个第一开闭机构关闭时,第三泵3100能将第一反应器1200中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

位于第三连通管4300上的第一开闭机构处于开启状态且另外两个第一开闭机构关闭时,第三泵3100能将过滤箱2210中的滤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中;这样是为了实现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的。

优选地,为了对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中存在的盐进行沉降,所述第一加药机构和第二加药机构中的加药斗1320加入沉降剂,以除去废液中的盐。

优选地,一种能除去淬火废液中盐的淬火系统,还包括一淬火架,淬火架包括上卡板7100、下卡板7200、若干卡柱7300、第一限位块7400、若干卡紧机构和两限位机构,其中,

上卡板7100和下卡板7200上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凹陷形成有楔形的卡槽,且卡槽底端为斜楔大端,两卡槽同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限位块7400;

每一卡柱7300两端部均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楔形卡头,以使卡柱7300卡入卡槽并能在卡槽内滑动,且每一卡头远离卡柱7300的一端均为斜楔大端;

每两相邻卡柱7300件之间至少安装有两卡紧机构,每一卡紧机构均包括两第一滑块7510、支撑杆7520、两直条形连接杆7530、两第二滑块7540、两第二限位块7550、两第三弹簧7560、第一安装块7570、直条形限位杆7580、两l形连接杆7590、两第三滑块7511、两第三限位块7512、两第四弹簧7513和第二安装块7514,两第一滑块7510分别相对滑动安装在相邻的两卡柱7300上,且第一滑块7510不能从水面方向上脱离卡柱7300;支撑杆7520设置有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中部安装有第一安装块7570,第一安装块7570将第一空腔分隔为供两直条形连接杆7530插入的两第一安装腔,直条形连接杆7530与卡柱7300平行,每一直条形连接杆7530一端均插入一第一安装腔内,且每一直条形连接杆7530插入第一安装腔的端部均安装有两第二滑块7540,一第二滑块7540位于所在直条形连接杆7530上方,另一第二滑块7540位于所在直条形连接杆7530下方,每一直条形连接杆7530伸出第一安装腔的端部均连接至一第一滑块7510,第一安装腔内壁上安装有位于远离第一安装块7570的两第二限位块7550,第三弹簧7560一端连接在第一安装腔底部的第一安装块7570上,第三弹簧7560另一端连接在直条l形连接杆7530插入第一安装腔的端部,

在支撑杆7520下方安装有直条形限位杆7580,直条形限位杆7580设置有第二空腔,在第二空腔中部安装有第二安装块7514,第二安装块7514将第二空腔分隔为供两l形连接杆7590插入的两第二安装腔,每一l形连接杆7590一端均插入一第二安装腔内,且每一l形连接杆7590插入第二安装腔的端部均两第三滑块7511,一第三滑块7511位于所在l形连接杆7590下方,另一第三滑块7511位于所在l形连接杆7590下方,第二安装腔内壁上安装有远离第二安装块7514的两第三限位块7512,第四弹簧7513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块7514上,第四弹簧7513另一端连接在直条l形连接杆75907530插入第一安装腔的端部,在两第四弹簧7513弹力下两l形连接杆7590能从与直条形连接杆7530垂直的方向上将工件夹紧;

两限位机构分别安装在上卡板7100和下卡板7200上,且每一限位机构与所在卡槽内的第一限位块7400之间用于安装卡柱7300,每一限位机构包括l形限位杆7515和第二螺杆7516,每一卡槽壁远离第一限位块7400的端部均开设有供l形限位杆7515一端穿过的第十一通孔,且每一第十一通孔均贯穿所在卡槽,每一卡槽壁远离第一限位块7400的端部均还开设有供第二螺杆7516螺纹连接的第一螺孔,且第一螺孔贯穿第十一通孔,l形限位杆7515位于第十一通孔内的端部开设有供第二螺杆7516螺纹连接的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穿过l形限位杆7515,l形限位杆7515插入至第十一通孔后第二螺杆7516螺纹连接入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以限制l形限位杆7515脱离第十一通孔;其中,卡柱7300的数量至少为2,具体可以根据工件的宽度尺寸进行选择性,每相邻两卡柱7300之间的卡紧机构数量至少为2,具体可以根据工件的高度尺寸进行选择;每一卡紧机构中,第一滑块7510实现了卡紧机构适应不同高度尺寸的工件,支撑杆7520用于对位于该卡紧机构之上的工件进行竖直方向的支撑,直条形限位杆7580和插入其中的两l形连接杆7590配合,实现了该卡紧机构对位于其下的工件进行限位,特别地,直条形限位杆7580和插入其中的两l形连接杆7590配合对工件产生的限位为垂直于所有卡柱73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限位,且与该卡紧机构连接的两卡柱7300对工件从平行于所有卡柱73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进行了限位,两个方向的限位配合使得工件无法从夹持装置上脱离;特别地,第三弹簧7560和第四弹簧7513的设置,是为了实现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其中,第三弹簧7560用于调节直条形连接杆7530伸出第一安装腔的长度,进而调节相邻两卡柱730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工件在与卡柱7300所在平面平行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第四弹簧7513用于调节l形连接杆7590伸出第二安装腔的长度,以适应工件在与卡柱7300所在平面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限位机构中,l形限位杆7515阻挡了卡柱7300卡头从卡槽中向远离第一限位块7400方向的滑动,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块7400配合保证了卡柱7300不能从上卡板7100或下卡板7200上脱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药组件以及第二加药组件均包括安装筒1310、加药斗1320、电机1330、螺旋推进杆1340、若干搅动杆1350、第一安装环1360、第二安装环1370和第一螺杆75161380,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器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安装筒1310通过第三通孔安装在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器壁上,且安装筒1310穿过第三通孔延伸到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内,其中,安装筒1310在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内的一端部为开口端,且开口端为第一加药组件以及第二加药组件的输出端;

安装筒1310在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外的端部开设有第四通孔,加药斗1320安装在安装筒1310第四通孔处,且安装筒1310通过加药斗1320与外界连通,电机1330安装在安装筒1310内远离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的端部,且电机1330位于第四通孔远离第一反应器1200或第二反应器3200一侧,螺旋推进杆1340一端部与电机1330连接,螺旋推进杆1340另一端部穿出安装筒1310开口端;

第一安装环1360安装在安装筒1310开口端端部,第二安装环1370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环1360外,其中,第一安装环1360外壁与第二安装环1370内壁滑动接触,且第二安装环1370能相对第一安装环1360转动,每一搅动杆1350安装在第二安装环1370上,每一搅动杆1350为中空结构,每一搅动杆1350通过第二安装环1370与安装筒1310连通,螺旋推进杆1340设置于安装筒1310内,螺旋推进杆1340一端与电机1330的转轴固定,螺旋推进杆1340另一端穿出安装筒1310且伸入至第二安装环1370内,螺旋推进杆1340位移第二安装环1370内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安装环1370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杆1380通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螺纹连接螺旋推进杆1340和第二安装环1370;其中,第一加药组件和第二加药组件在加药的同时,还能通过若干搅动杆1350对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中的淬火废液进行搅动,特别地,螺旋推进杆1340能将所加沉降剂推进至搅动杆1350的同时,还能防止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中的淬火废液通过第一加药组件和第二加药组件泄漏出第一反应器1200和第二反应器3200。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工件用淬火架吊装在淬火炉1000中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第一泵1100将淬火炉1000中的废液泵入第一反应器1200中,通过第一加药组件向第一反应器1200中加入沉降剂,一段时间后,第一气缸1400将沉降在第一反应器1200底部的沉降物和少量铁屑推向第一连通管4100入口端,第二泵2100将沉降物和少量铁屑混杂废液泵入过滤箱2210,第二开闭机构开启,泵入的混杂物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后,关闭第二开闭机构,第二气缸2220推动压板2230增加第二腔体的压强,混杂物中的淬火液穿过第一滤板进入第三腔体,第三泵3100将第三腔体中的淬火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第三泵3100将除去沉降物和少量铁屑的废液泵入第二反应器3200;通过第二加药组件向第二反应器3200中加入沉降剂,一段时间后,第四泵3300将经第一反应机构、过滤机构和第二反应机构处理的滤液回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