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433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用于八角砂的制作。



背景技术:

八角砂是在圆形砂纸上裁切八道径向切缝形成八个扇形的砂叶,每个砂叶折叠后装订形成的。目前,八角砂的折叠与装订都是通过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包括送纸机构、折叠机构及用于对折叠后的砂叶进行装订的装订机构;

所述送纸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工装板及用于驱动各所述工装板沿预设的水平送纸通道依次行进的输送单元;每一所述工装板的其中一板面为用于放置砂纸的放料面,另一板面为连接面并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每一所述工装板上开设有八个夹持槽,各所述夹持槽均自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侧壁向对应的所述工装板内侧延伸且延伸方向均偏离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中轴线,每一所述工装板的各所述夹持槽的槽口沿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侧壁周向环形设置且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所述夹持槽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沿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轴向各所述夹持槽均贯通对应的所述放料面;每一所述工装板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定位结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八个折叠手,八个所述折叠手沿送纸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送纸通道旁;各所述折叠手均包括水平且平行设置的两个折叠杆,各所述折叠杆的中轴线均垂直于送纸方向;以所述送纸通道上对应于砂纸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每一所述折叠手的两所述折叠杆分列于所述基准面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基准面的上方的所述折叠杆为转轴指,另一所述折叠杆为翻转指;每一所述折叠手连接有用于驱动对应的两所述折叠杆沿各自轴向往复横移的伸缩驱动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翻转指绕对应的所述转轴指旋转的翻转驱动单元;

所述装订机构布置于所述送纸通道上方。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送纸通道两侧分别布置有4个所述折叠手,每侧的4个所述折叠手均匀间隔布置且每侧的相邻两所述折叠手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工装板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沿送纸方向,所述送纸通道一侧的第一个所述翻转指与所述送纸通道另一侧的第一个所述翻转指之间的间距为L1;每一所述夹持槽具有正对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每一工装板上的平行的两所述夹持槽中,两所述第一槽壁之间的间距为L2,两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间距为L3,L1介于L2与L3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伸缩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送纸通道一侧的滑轨及滑板,所述滑板滑设于所述滑轨上且滑移方向平行于各所述折叠杆的轴向,每一所述折叠手的两所述折叠杆均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滑板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折叠手均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送纸通道的对应侧,每一所述折叠手的两所述折叠杆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靠近所述送纸通道的一端,其中,所述转轴指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翻转驱动单元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翻转驱动单元包括翻转驱动齿轮与翻转驱动齿条,所述翻转驱动齿轮与对应的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所述翻转驱动齿条与所述翻转驱动齿轮啮合。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定位结构均包括定位齿轮及用于与所述定位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条,每一所述定位齿轮与对应的所述工装板同轴固连并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面一侧,各所述定位齿轮均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工装板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定位齿轮的齿根圆直径;所述传动齿条设于所述送纸通道旁。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工装板可转动安装于一导向板上且转轴轴线与所述工装板的中轴线重合;各所述导向板均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链轮传动结构,所述链轮传动结构包括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及传动链,所述主动链轮的轴向沿水平方向,所述传动链卷绕于所述主动链轮及所述被动链轮上;所述传动链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条状的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主动链轮的轴向;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与所述工装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每一所述导向板的在送纸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固连。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工装板均配置有一砂纸固定结构,各所述砂纸固定结构均包括塞头,各所述塞头均呈台阶圆柱体结构,且大径段直径大于砂纸的中心圆孔直径,各所述放料面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塞头的小径段适配塞紧的塞孔,各所述塞孔的中轴线均与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放料面上均设有八组用于使装订钉变形的变形凹槽,每一所述工装板上的八组所述变形凹槽与八个所述夹持槽一一对应配置,每组所述变形凹槽位于对应的所述工装板的中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夹持槽之间;所述装订机构包括8组装订单元,每组所述装订单元具有一铁丝订头,各所述铁丝订头均布置于所述送纸通道上方;8个所述铁丝订头与8个所述折叠手一一对应配置,各所述铁丝订头均连接有调节其在水平面内的位置的位移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基于工装板的结构,对应于砂叶的折痕线在工装板上设置夹持槽,便于与折叠手配合,折叠手的一个手指可插入对应的夹持槽内,另一手指则位于砂纸上方,通过两手指配合可带动砂叶翻转折叠,再通过工装板上方的装订机构对折叠的砂叶进行装订,从而可实现砂纸的折叠与装订一体化自动作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送纸通道旁依次设置8个折叠手,每个折叠手完成一个砂叶的折叠操作,从而实现一张砂纸8个砂叶的折叠操作的流水化作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工装板与折叠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八角砂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装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八角砂折叠盘1,包括圆柱形工装板101,该工装板101具有垂直于其中轴线的两个板面,其中一板面为用于放置砂纸的放料面,另一板面为连接面。所述工装板101上开设有八个夹持槽1011,各所述夹持槽1011均自所述工装板101的侧壁向所述工装板101内侧延伸且延伸方向均偏离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八个所述夹持槽1011的槽口沿所述工装板101的侧壁周向环形设置且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所述夹持槽10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沿所述工装板101的轴向各所述夹持槽1011均贯通所述放料面,本实施例中,各夹持槽1011还均贯通上述的连接面。其中,对应于八角砂折叠前的圆形砂纸被裁切八道径向切缝形成八个砂叶8的结构,若以辅助线(如图1中所示)将上述圆柱形工装板101划分成八个扇形叶板部,则上述的一个夹持槽1011对应位于其中一个叶板部上,且自该叶板部的弧面外壁的一端(对应于该夹持槽1011的槽口开设处)延伸至该叶板部的另一侧平面侧壁(对应于该夹持槽1011的槽底位置处),该夹持槽1011相对于工装板101的中轴线的偏离程度(即该夹持槽1011相对于该叶板部的平面侧壁的倾斜程度或者说该夹持槽1011的槽底偏心程度)视预期成形的八角砂的形状而定,与对应位置处的砂叶8的预设折痕线对应,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获知的,具体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八角砂折叠盘1的结构,与外设的折叠手2配合,折叠手2的一个手指可插入对应的夹持槽1011内,另一手指则位于砂纸上方,通过两手指配合夹持砂叶8且带动砂叶8翻转折叠,可实现砂纸的自动折叠,从而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八角砂折叠盘1还包括砂纸固定结构,避免折叠过程中砂纸发生移位,影响折叠操作。以下为该砂纸固定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砂纸固定结构包括塞头(未图示),所述塞头呈台阶圆柱体结构,所述塞头的大径段直径大于砂纸的中心圆孔直径,所述放料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塞头的小径段适配塞紧的塞孔1012,所述塞孔1012的中轴线与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重合;将圆形砂纸同轴放置在工装板101上后,将该塞头塞设于上述塞孔1012内,该塞头的小径段嵌入该塞孔1012内,该塞头的大径段则将砂纸压靠在放料面上,实现对砂纸的固定。当然,该砂纸固定结构也可采取其它的结构,如采用一磁铁,上述工装板101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通过该磁铁与工装板101的相互吸引作用将砂纸固定在放料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八角砂折叠盘1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工装板10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传动单元。通过该传动单元,一方面带动工装板10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使得对应的夹持槽1011与外设的折叠手2正对,从而保证折叠手2可插入该夹持槽1011内进行折叠操作,另一方面,在进行完其中一个砂叶8的折叠工作后,带动工装板10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45°,可进行下一个砂叶8的折叠操作,从而完成砂纸的八个砂叶8的自动折叠,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八角砂折叠盘1与一个折叠手2即可完成一张砂纸折叠成八角砂的工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该传动单元可以采用电机等具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轴的设备,如采用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述工装板101同轴固连,固连方式采用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此处不赘述;或者,采取如下的方案: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定位齿轮102,所述定位齿轮102与所述工装板101同轴固连且位于所述连接面一侧,所述工装板10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定位齿轮102的齿根圆直径。通过外设的传动齿条6与该定位齿轮102啮合,该传动齿条6连接一驱动件驱动其作直线运动,则可带动定位齿轮102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带动工装板101旋转。定位齿轮102与工装板101固连的方式可以采用该定位齿轮102与工装板101的连接面焊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此处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八角砂折叠盘1还包括导向板103,所述工装板101及所述传动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导向板103上,所述导向板103上设有用于与外设的位移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其中,如图1,对于采用定位齿轮102的传动单元,上述工装板101、定位齿轮102及导向板103依次连接,上述定位齿轮102应可相对于导向板103可转动,如在该导向板103的对应板面上设置一定位轴,该定位轴的直径与定位齿轮102的中心孔的直径相同,该定位齿轮102套装在该定位轴上,从而该定位齿轮102可绕该定位轴转动。通过上述导向板103上的连接结构与外设的位移驱动机构连接,该位移驱动机构可驱动导向板103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工装板101作直线运动,使工装板101靠近或远离对应的上述的折叠手2,进行砂纸的折叠操作。可在该位移驱动机构的位移路径旁依次设置8个折叠手2,每个折叠手2完成一个砂叶8的折叠操作,从而实现一张砂纸8个砂叶8的折叠操作的流水化作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导向板103为矩形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对连接通孔1031,各所述连接通孔1031的轴向均平行于所述工装板101的轴向,其中一对所述连接通孔1031均靠近所述导向板103的其中一侧边部设置。这种结构的导向板103可与可实现回转循环驱动的位移驱动机构连接,如采用链轮驱动方式,或者皮带轮驱动方式。

进一步地,砂纸在折叠完成后,可手动进行装订操作,本实施例中,则实现砂纸的折叠与装订一体化作业,实现八角砂的自动化制作。相应地,如图1,所述放料面上设有八组用于使装订钉变形的变形凹槽1013,八组所述变形凹槽1013与八个所述夹持槽1011一一对应配置,每组所述变形凹槽1013位于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夹持槽1011之间。基于上述的夹持槽1011对应于八角砂的折痕线的结构,上述的变形凹槽1013与对应的夹持槽10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应满足八角砂的折痕线与对应的装订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地,在进行折叠操作时,上述的八角砂折叠盘1水平放置,则在其上方对应设置装订机,该装订机可采用现有的市面可购得的铁丝装订机,该铁丝装订机的具体结构此处不赘述,则上述的变形凹槽1013应与该装订机的位置对应,以保证装订作业的顺利完成。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八角砂折叠机构,其包括折叠盘1和折叠手2,其中,该折叠盘1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八角砂折叠盘1,该八角砂折叠盘1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的折叠手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折叠杆,两所述折叠杆的中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两所述折叠杆之间的间距大于砂纸的厚度,两所述折叠杆分列于所述放料面所在平面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放料面外侧(即该放料面的远离各夹持槽1011的一侧)的所述折叠杆为转轴指202,另一所述折叠杆为翻转指201。一般地,上述的工装板101水平设置,则上述的两折叠杆均水平设置,其中,转轴指202位于放料面所在平面的上方,翻转指201则位于放料面所在平面的下方。优选地,上述的两折叠杆所在的平面与工装板101的中轴线平行;以工装板101水平设置为例,则上述的转轴指202位于翻转指201正上方。上述两折叠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砂纸的厚度,从而可将砂纸夹在该两折叠杆之间,具体地,翻转指201插入至对应的夹持槽1011内从而位于砂纸下方,转轴指202位于该砂纸的上方。则相应地:

如图3,本八角砂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两所述折叠杆沿各自轴向往复横移的伸缩驱动单元3,两所述折叠杆均与所述伸缩驱动单元3连接;通过该伸缩驱动单元3驱动两折叠杆往复横移,使得两折叠杆靠近或远离工装板101,该伸缩驱动单元3具有一伸出行程端和一缩回行程端,在伸出行程端,两折叠杆分别伸出至位于砂纸两侧,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折叠操作,在缩回行程端,两折叠杆回退至工装板101外,以不影响工装板101的旋转为准。其中,上述伸缩驱动单元3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1)所述伸缩驱动单元3包括设于所述工装板101一侧的滑轨301及滑板302,所述滑板302滑设于所述滑轨301上且滑移方向平行于两所述折叠杆的轴向,两所述折叠杆均固定于所述滑板302上;该滑板302的滑移可通过伸缩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实现。

(2)所述伸缩驱动单元3包括可沿自身轴向伸缩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设于所述工装板101的一侧且伸出方向朝向所述工装板101,所述伸缩轴的轴向平行于两所述折叠杆的轴向,两所述折叠杆均固定于所述伸缩轴的自由端上。该伸缩轴可以为伸缩气缸的输出轴、液压缸的输出轴或电动推杆等。

进一步地,如图3,本八角砂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指201绕所述转轴指202旋转的翻转驱动单元4。在上述的伸缩驱动单元3驱动两折叠杆伸出至位于砂纸两侧之后,通过驱动翻转指201绕转轴指202旋转,可带动砂叶8的翻转,实现砂叶8的折叠。其中,可单独驱动翻转指201旋转,即该翻转指201与翻转驱动单元4连接;也可设置两折叠杆均与该翻转驱动单元4连接,具体地,可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折叠手2还包括连接轴203,所述连接轴203位于所述送纸通道一侧,两所述折叠杆均安装于所述连接轴203的靠近所述送纸通道的一端,其中,所述转轴指202与所述连接轴203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轴203与所述翻转驱动单元4连接。可实现上述的翻转指201绕转轴指202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如曲柄摇杆结构)或者可实现上述的连接轴203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如电机)均适用于本实施例;以下列举一具体实施例:上述的翻转驱动单元4包括翻转驱动齿轮401与翻转驱动齿条402,所述翻转驱动齿轮401与所述连接轴203同轴连接,所述翻转驱动齿条402与所述翻转驱动齿轮401啮合。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基于上述的滑板302与滑轨301配合的伸缩驱动单元3的结构,则优选为将上述的翻转驱动单元4安装在上述滑板302上。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一个上述的工装板101与一个上述的折叠手2配合实现一张砂纸的八个砂叶8的折叠,则相应地,需包括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夹持槽1011的槽口与所述翻转指201正对的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可为驱动折叠手2绕工装板101中轴线旋转的驱动结构,也可为驱动工装板10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后种方式。具体可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传动单元,其具体结构及与工装板101的连接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其中的定位齿轮102可安装在一机架上,且与该机架可转动连接。

对于上述的一个工装板101与一个折叠手2配合的结构,优选为工装板101的位置固定,更确切地说,是工装板101的中轴线所处位置不变,且折叠手2可作沿折叠杆轴向的靠近或远离该工装板101的位移运动,也即转轴指202的中轴线与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则,上述工装板101与折叠手2之间需满足:沿所述工装板101的轴向,所述转轴指202的中轴线所在平面(若以工装板101水平设置为例,则该转轴指202的中轴线所在平面即为该转轴指202的中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1且d1>0;每一所述夹持槽1011的正对的两槽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2和d3,所述d1介于所述d2与所述d3之间。上述结构限定是为了满足翻转指201能够与对应的夹持槽1011正对,从而翻转指201可以插入至该夹持槽1011内。无疑义地,翻转指201与每一夹持槽1011的正对的两槽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翻转指201与转轴指202之间的间距应保证翻转指201在相对于转轴指202旋转过程中不与两槽壁发生干涉。

实施例三

如图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八角砂折叠机,包括送纸机构和折叠机构。

所述送纸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工装板101及用于驱动各所述工装板101沿预设的送纸通道依次行进的输送单元5。上述的各圆柱形工装板101均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工装板101,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优选为采用8个以上的工装板101;多个工装板101排成一排,由上述的输送单元5沿送纸通道依次输送。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八个折叠手2,八个所述折叠手2沿送纸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送纸通道旁;各所述折叠手2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折叠杆,各所述折叠杆的中轴线均垂直于送纸方向;以所述送纸通道上对应于砂纸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每一所述折叠手2的两所述折叠杆分列于所述基准面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基准面的远离所述送纸通道一侧的所述折叠杆为转轴指202,另一所述折叠杆为翻转指201;每一所述折叠手2连接有用于驱动对应的两所述折叠杆沿各自轴向往复横移的伸缩驱动单元3以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翻转指201绕对应的所述转轴指202旋转的翻转驱动单元4。其中,上述的各折叠手2均采用上述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折叠手2,上述的伸缩驱动单元3及翻转驱动单元4均优选为采用实施例二中所涉及的伸缩驱动单元3及翻转驱动单元4的结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实施例二中的情况是:由于各工装板101沿送纸通道依次行进,因此各工装板101的中轴线所处的位置是变化的,转轴指202的中轴线与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变化的。具体地,在送纸方向上,可通过上述的输送单元5调节各工装板101与各折叠手2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通过定位单元使得相应的夹持槽1011与对应的折叠手2的翻转指201正对;在上一个折叠手2完成一个砂叶8的折叠操作后,该折叠手2回退离开送纸通道,通过输送单元5将工装板101送至下一个折叠手2旁,再通过定位单元使得该工装板101旋转45°,即可实现下一个砂叶8的折叠。

接续上述八角砂折叠机的结构,上述的八个折叠手2可呈一排布置也可呈两排布置:

8个折叠手2呈一排布置时,即8个折叠手2布置在送纸通道的同一侧,优选为均匀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折叠手2之间的间隔大于相邻两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连接面连接有定位齿轮102的折叠盘1,则相邻两折叠手2之间的间隔大于定位齿轮102的直径,对于进一步连接有导向板103的折叠盘,则相邻两折叠手2之间的间隔不小于导向板103的沿送纸方向上的长度,总之,相邻两折叠手2之间的间隔应保证两折叠手2可同时进行折叠操作。

8个折叠手2呈两排布置时,如图4,即8个折叠手2布置在送纸通道的两侧,每侧有4个折叠手2;每侧的4个折叠手2中,优选为采用均匀间隔布置的方式,且相邻两折叠手2之间的间隔大于相邻两工装板101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沿送纸方向,送纸通道一侧的第一个折叠手2与送纸通道另一侧的第一个折叠手2之间的间距为L1,该L1略大于每一工装板101上的平行的两夹持槽1011之间的间距,以保证该两个折叠手2的翻转指201可同时插入至同一工装板101的平行的两夹持槽1011中。具体地说,以送纸通道一侧的第一个折叠手2的翻转指201与与送纸通道另一侧的第一个折叠手2的翻转指201之间的间距为上述的L1;每一夹持槽1011具有正对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每一工装板101上的平行的两夹持槽1011中,两第一槽壁之间的间距为L2,两第二槽壁之间的间距为L3,则L1介于L2与L3之间。由于每侧的4个折叠手2均匀间隔布置,因此,如图4所示,两排折叠手2之间呈交叉间隔布置,也即沿送纸方向,第一个折叠手2与第二个折叠手2之间的间距、第三个折叠手2与第四个折叠手2之间的间距、第五个折叠手2与第六个折叠手2之间的间距、第七个折叠手2与第八个折叠手2之间的间距均为上述的L1。因此,即可沿送纸方向形成4个折叠工位,其中,第一个折叠手2与第二个折叠手2组成第一个折叠工位,第三个折叠手2与第四个折叠手2组成第二个折叠工位,依次类推。采取上述的结构,一个折叠工位可同时实现两个砂叶8的折叠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的两种折叠手2的布置方式,均进一步优选为采用如下的结构:位于送纸通道同一侧的各折叠手2优选为同步动作,包括同步地伸出至送纸通道上、同步地回退离开送纸通道以及同步地驱动各翻转指201绕对应的转轴指202旋转以折叠砂叶8和同步地驱动各翻转指201旋转回位。如图4,同一侧的4个折叠手2安装于同一滑板302上,从而通过该滑板302在滑轨301上滑移,带动该4个折叠手2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同一侧的4个折叠手2的各连接轴203分别连接有一翻转驱动齿轮401,同一侧的4个翻转驱动齿轮401与同一个翻转驱动齿条402啮合连接,通过该翻转驱动齿条402带动该4个翻转驱动齿轮401同步旋转。进一步地,两侧的滑板302分别连接有一伸缩驱动动力件(如气缸),两侧的翻转驱动齿条402分别连接有一翻转驱动动力件(如气缸),为提高两侧的各折叠手2的动作的同步性,各伸缩驱动动力件及各翻转驱动动力件均与一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

接续上述八角砂折叠机的结构,上述的输送单元5优选为采用可实现各工装板101循环送纸的驱动机构,如以下的具体实施例:

(1)该输送单元5包括水平设置的口字型输送轨道,该口字型输送轨道由4条直线轨道拼接构成,其中,各折叠手2安装在其中一条直线轨道旁,在每相交拼接的两条直线轨道的交接处设置一推送气缸以实现工装板101的转向。通过这种结构可实现各工装板101的循环利用;其中,在旁边布置有折叠手2的该直线轨道上实现八角砂的折叠操作,在其他三条直线轨道上则可进行从工装板101上卸料八角砂的操作以及重新装载待折叠砂纸的操作。

(2)上述的采用口字型输送轨道的方式所需的循环空间较大,占地面积较大,会相应增加设备的体积。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4中所示的优选结构:该输送单元5包括链轮传动结构,该链轮传动结构包括主动链轮501、被动链轮(图中未示出)及传动链(图中未示出),该传动链卷绕于主动链轮501和被动链轮上,在该传动链上(该传动链外侧)固定设有至少一个条状的连接板(图中未示出),连接板的数量优选为与工装板10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各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主动链轮501的轴向,各连接板可随传动链的循环回转运动而作循环回转运动。对于这种结构,上述的各工装板101均优选为安装在一导向板103上,即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工装板101、定位齿轮102及导向板103依次连接的折叠盘1的结构;每一导向板103的在送纸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固连。以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导向板103的结构为例,每个导向板103通过位于该导向板103上的其中一对连接通孔1031与相应的连接板连接,该对连接通孔1031应是设于该导向板103的平行于主动链轮501轴向的其中一侧边部旁;具体可在连接板上对应设置一对承接通孔,对应配置的一个连接通孔1031与一个承接通孔可通过一螺栓螺母配合件串接起来,从而实现导向板103与连接板的固定连接。基于上述导向板103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由于避免了导向板103相对于传动链完全固定(即本实施例中,导向板103的另一个平行于主动链轮501轴向的侧边部相对于传动链是可活动的),可保证各导向板103在通过主动链轮501和被动链轮处的弧形运行轨迹时,不会卡死。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2)种输送单元5的结构,上述的主动链轮501及被动链轮均安装在一机架7上,该主动链轮501连接有一驱动件502,该驱动件502可以为一配有减速机的驱动电机,该驱动件502安装在机架7上。上述各工装板101、折叠手2、伸缩驱动单元3、翻转驱动单元4均安装在机架7上,其中,各工装板101、各折叠手2均优选为水平设置,保证水平送纸。优选地,在该机架7上形成有用于对各导向板103滑移导向的第一滑道,该第一滑道布置于送纸通道旁(对应于各工装板101水平设置的方式,该第一滑道位于传动链上方),可采用两条L型的滑槽(已图示,未标注)构成,该两条L型滑槽分列于送纸通道两侧;输送单元5带动各工装板101送纸时,各导向板103即依次在该第一滑道上滑移,导向板103的在主动链轮501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承托在该两条L型滑槽上,一方面可对工装板101进行导向,保证工装板101行进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承托折叠盘1的重量,避免传动链承受较大的重量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进一步可在机架7上形成用于对循环回转的各导向板103进行滑移导向的第二滑道,该第二滑道布置于传动链的松边侧(对应于各工装板101水平设置的方式,该第二滑道位于传动链下方),该第二滑道的结构与第一滑道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各工装板101在运动至传动链的下方时,各导向板103依次在该第二滑道上滑移,导向板103的在主动链轮501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承托在该第二滑道的两条L型滑槽上,一方面可对工装板101进行导向,保证工装板101行进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承托折叠盘1的重量,避免折叠盘1垂挂在传动链上而使得传动链承受较大的重量,影响其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如图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八角砂折叠与装订系统,其基于上述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八角砂折叠机,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折叠后的砂叶8进行装订的装订机构9。其中,上述的送纸通道为水平通道,则上述装订机构9布置于该送纸通道上方。

相应地,各工装板101均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设有变形凹槽1013的工装板101。如图6,上述装订机构包括8组装订单元,每组所述装订单元具有一铁丝订头901,各所述铁丝订头901均布置于所述送纸通道上方;8个所述铁丝订头901与8个所述折叠手2一一对应配置,如图6中所示,对应于实施例三中8个折叠手2呈两排布置的结构,8个铁丝订头901也呈两排布置,每排的相邻两铁丝订头901之间的间距为上述的L1。为保证砂叶折叠完成后顺利进行装订作业,以形成所需的八角砂的形状,无疑义地,每一所述铁丝订头901所对应的装订位与相应的所述折叠手2所对应的伸出位之间的位置关系适配于八角砂的各折痕线与相应的装订钉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当工装板101旋转至其相应的一个夹持槽1011与对应的折叠手2的翻转指正对时,即工装板101到达相应的折叠位时,该夹持槽1011所对应的变形凹槽1013应位于相应的铁丝订头901的正下方;或者,也可以为各铁丝订头901配置一套位移调节结构,如十字运动平台等常规的位移调节设备,以调节铁丝订头901与对应的变形凹槽1013之间的相对位置。上述的各装订单元可采用现有的市面可购得的铁丝装订机或骑马订书机等,该铁丝装订机或骑马订书机的具体结构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中,采用铁丝装订机,8个铁丝订头901安装在一台装订框架902上,在上述的八角砂折叠机的机架7上相应设有多个承插柱701,用于支承安装该装订框架9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