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管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8371阅读:1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卡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拔管钳。



背景技术:

离心球墨铸铁管是用铸铁浇铸成型的管子,广泛应用于城建给水、排水和煤气输送等工程上。近年来,国内离心球墨铸铁管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给水工程中,因其具有施工方便、具有较高的抗压性能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能,已基本上取代了其他管材。

目前,离心球墨铸铁管在浇注过程中,铸管拔管过程有两种方式,推管和拔管,传统拔管钳使用三爪,钳块无合金头,在拔管过程中,因三爪受力不均,管体局部变形较大,且拔管比较困难,经常出现将铸管涨裂,造成废品,或经常脱钳多次进出,拔不出管来,造成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离心机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铸管涨裂、脱钳、拔不出管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拔管成功率高、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且维护方便的拔管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拔管钳,它包括钳芯,其中:

钳芯前端固定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接头,与接头外螺纹相配合地设置有钳头,钳头尾端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向外辐射状敞开的导板;

钳芯后端固定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头部带有锥度,顶块的顶端与钳芯后端固定连接,顶块底部设置有内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地设置有顶杆,顶杆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套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顶杆中部设置有固定体,固定体一端设置有套管,套管后端设置有卡盘,固定体通过卡盘与外界固定连接,卡盘与顶杆之间设置有导向铜套,套管外壁可拆卸地设置有压板,压板与套管外壁 之间设置有间隙;

钳芯中部外侧沿周向方向均布有若干块可以张开或者合拢的钳块,钳块的头部外侧面与所述导板的内侧面相配合,钳块尾部内侧面与顶块外侧面相配合;钳块中部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钳块外壁尾部固定设置有胀开板,胀开板另一端卡接于压板与套管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胀开板的材质为弹簧钢。

进一步地,所述钳块的材质为42CrMo。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拔管钳,材质选择得当:采用42CrMo钢作钳块,具有高强度和韧性,淬透性也较好,无明显的回火脆性,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使用过程中,钳芯顶推钳块时所受约束较少,钳芯给钳块分力很小,在拔管钳收缩时,拔管钳顶端导块有助于钳块快速均衡收缩,拔管钳工作时不易卡死且使用寿命长;由于结构简单轻便,更换规格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拔管钳,它包括钳芯2,其中:

钳芯2前端固定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接头21,与接头21外螺纹相配合地设置有钳头1,钳头1尾端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向外辐射状敞开的导板;

钳芯2后端固定设置有顶块22,所述顶块22的头部带有锥度,顶块22的顶端与钳芯2后端固定连接,顶块22底部设置有内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地设置有顶杆5,顶杆5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套9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顶杆5中部设置有固定体7,固定体7一端设置有套管71,套管71后端设置有卡盘72,固定体7通过卡盘72与外界固定连接,卡盘72与顶杆5之间设置有导向铜套8,套 管71外壁可拆卸地设置有压板6,压板6与套管71外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钳芯2中部外侧沿周向方向均布有若干块可以张开或者合拢的钳块3,钳块3的头部外侧面与所述导板的内侧面相配合,钳块3尾部内侧面与顶块22外侧面相配合;钳块3中部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钳块3外壁尾部固定设置有胀开板4,胀开板4另一端卡接于压板6与套管71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胀开板4的材质为弹簧钢。

进一步地,所述钳块3的材质为42CrMo。

本拔管钳的使用过程如下:

拔管钳进入铸管时:钳块3处于自由状态,钳块3头部向外张开,钳块3尾部设置的胀开板4向内合拢,胀开板4不受外力作用,拔管钳阻力较小地进入铸管内;

拔管钳将铸管拔出时:顶杆5驱动钳芯2带动钳头1和钳块3向外运动,钳头1设置的导板驱动钳块3向钳芯2合拢,钳块3尾部设置的胀开板4向外张开,胀开板4另一端受压板6的作用,胀开板6中的弹力促使拔管钳更容易地将铸管拔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