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塔的研磨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872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塔的研磨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刀塔的研磨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车床进行大量不同类型的加工时,需要进行钻孔、镗孔等操作,而刀塔能装上不同的刀具,并根据需要来选择需要的刀具,对于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以及管理有很大的帮助,为现代加工机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数控机床伴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出现了适应纳米级加工的数控系统,而刀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机床的使用。

刀塔采用三联端齿盘,刀盘无需抬起即可分度,具有重复定位精度高,刚性强的特点;刀塔的“并行分度”凸轮机构保证了大重量刀盘的快速稳定分度;计算机生成的凸轮曲线确保分度操作平稳;刀塔为全封闭稳定的机制,采用油池润滑;刀塔的电气元件布置于独立区域,维护便捷,不受油和冷却液的污染;刀塔采用就近选刀原则,可在任一方向分度从而确保了换刀的最短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刀塔用于安装夹持各种类型、规格和精度要求的数控刀具,来满足数控车床的加工要求。为了保证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高精度,同时为保证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刀具意外损伤及潜在的缺陷而影响到加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刀具及与之结合的刀塔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以及较强的适应性,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的刀具,不论在粗加工还是精加工过程中,刀塔都应该具有更高的耐用性,以尽量减少更换或修磨刀塔的次数,从而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

SY刀塔为伺服驱动式液压刀塔,采用伺服电机,具有声音轻、速度快、换到速度快等特点,SY刀塔配有锁紧油缸配合精密的凹凸齿定位器,换到定位精度在0.003mm以内,可正、反换到,同时可承受重切削;SY刀塔采用灵敏可靠的接近开关,并且精心设计电子感应系统,感应快速准确,决不乱刀,同时SY刀塔具有合理的外型优化,使得SY刀塔的重心更低,受力及抗冲击更优。

SY刀塔中心轴为了保证整个刀塔单元的精度,所以该中心轴的尺寸要求都非常高,基本以磨削加工为主,车削加工无法达到所需要求,SY刀塔中心轴两端的孔跳动要求为0.01mm,对加工要求较高,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定位精准的刀塔的研磨治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塔的研磨治具,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刀塔两侧,第一固定部与刀塔中心轴一侧配合连接,第二固定部与刀塔中心轴另一侧配合连接,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盘和夹持件,夹持件固定于卡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上设有进刀口,进刀口位于夹持件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刀口与刀塔中心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盘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刀塔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底座、支撑柱和配合件,配合件与刀塔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与配合件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支撑柱与刀塔中心轴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件上内嵌有锁紧螺丝,锁紧螺丝与配合件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件与刀塔之间通过锁紧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盘上设有螺栓,卡盘与刀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固定部固定刀塔,用螺栓将刀塔平面与第一固定部平面完全受力贴平,使得装夹稳定,磨削时增加有效性已确保磨削精度,同时第一固定部的装夹对刀塔外圆没有干涉,可一次完成所有外圆的磨削加工;第二固定部通过配合件与刀塔套接,有效保证了装夹后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刀塔1,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夹持件4,卡盘5,螺栓6,定位孔7,底座8,配合件9,锁紧螺丝10,进刀口11,支撑柱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由于刀塔1总长度较长,要对刀塔1的中心轴进行研磨加工可能会导致加持力不够而震刀,一种刀塔1的研磨治具,包括第一固定部2和第二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2和第二固定部3分别位于刀塔1两侧,第一固定部2与刀塔1中心轴一侧配合连接,第二固定部3与刀塔1中心轴的另一侧配合连接,第一固定部2与第二固定部3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固定部2包括卡盘5和夹持件4,夹持件4固定于卡盘5上,夹持件4上设有进刀口11,进刀口11位于夹持件4中心,进刀口11与刀塔1中心轴连通,卡盘5上设有定位孔7,刀塔1上设有缺口,定位孔7与刀塔1上的缺口相适配,卡盘5上设有螺栓6,卡盘5与刀塔1之间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卡盘5尺寸与刀塔1尺寸相同,当定位孔7与刀塔1上的缺口对齐时,卡盘5上的螺纹孔与刀塔1上的螺纹孔对齐,便于螺栓6的拧紧,从而使得卡盘5与刀塔1配合连接,定位孔7用于使得操作人员便于将卡盘5和刀塔1固定连接,使得卡盘5通过螺栓6与刀塔1平面完全受力贴平,从而使得整个刀塔1平面受力,加大加持力,使得装夹稳定,同时由于第一固定部2只与刀塔1的一个平面相接触,第一固定部2对刀塔1的外圆不产生干涉,可通过磨削对刀塔2的所有外圆进行加工。

第二固定部3包括底座8、支撑柱12和配合件9,配合件9与刀塔1配合连接,底座8与配合件9之间通过支撑柱12固定连接,支撑柱1与刀塔1中心轴相适配,配合件9上内嵌有锁紧螺丝10,锁紧螺丝10与配合件9螺纹连接,配合件9与刀塔1之间通过锁紧螺丝1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3与复合磨床夹持设置,通过复合磨床的卡盘上用砂轮进行修整,将配合件9与刀塔1套接,采用三颗锁紧螺丝10稍微带紧,使用千分表,敲击刀塔1找正外圆跳动后,在完全锁紧三颗锁紧螺丝10,之后进行磨削内孔、外径和平面,从而满足装夹后的磨削精度要求,适合批量生产精度保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刀塔1,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夹持件4,卡盘5,螺栓6,定位孔7,底座8,配合件9,锁紧螺丝10,进刀口11,支撑柱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