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方矩管分料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72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方矩管分料板装置。



背景技术:

方矩管是我们在建筑中经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不仅价格合理,并且管材的直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或者工程的需求,管壁也可以满足设计的需求,所以方矩管在市场中非常受欢迎,就连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也采用了方矩管作为建筑材料。方矩管在建筑中的作用主要就是钢结构的搭建,特别是方矩管作为搭建的材料,与其他管材相比更加具有发展空间。

在方矩管热镀过程中,分料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分料板由于尖端距离分料板瓶颈距离为20mm,两侧滑道角度呈45度,因其尖端距离瓶颈距离偏大且滑道角度大,不利于物料的流动,导致经常出现分不开料的现象,即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大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方矩管分料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方矩管分料板装置是由基板和分料孔组成。所述分料孔在基板竖直中线上呈左右对称结构,从下到上依次由1个等腰梯形孔、1个V型孔、2个直角梯形孔及2个半圆孔连通而成。

所述分料板基板由碳钢加工制作成,基板厚度5~10mm。

所述分料孔在基板竖直中心线上呈左右对称结构,通过机加工就可制成,从下到上依次由1个等腰梯形孔、1个V型孔、2个直角梯形孔及2个半圆孔连通而成,构成分料孔的等腰梯形孔以基板下宽边为下底边,下底边长为300mm,上底边长为85mm,高为180mm,以等腰梯形上底边为整个分料板的瓶颈,构成分料孔的V型孔与等腰梯形孔以此瓶颈为交叉处,V型孔上尖端距离瓶颈距离为10mm,V型孔滑道宽度为70mm,其上部两个分支分别与构成分料孔的直角梯形的非垂直边连通,构成分料孔的直角梯形孔的上底边长为10mm,下底边长为20mm,高为65mm,构成分料孔的半圆孔的直径是直角梯形孔的高,为65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板将传统的分料板的中间的尖加长了30mm,角度也随之减小,缩短了分料尖到分料板瓶颈的距离。同时两侧滑道阻力也变小,物料更加流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料板有效的避免了分不开物料的现象,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降低了次品的产出率,避免了锌材料浪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首先研究了传统分料板出现分不开料的原因。

要保障分料板正常可靠的分开物料,其分料尖及两侧滑道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型分料板尖端距离分料板瓶颈距离为20mm,两侧滑道角度呈45度,因其尖端距离瓶颈距离偏大且滑道角度大,不利于物料的流动,经常出现分不开料的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了一种新型方矩管分料板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基板1设置有分料孔2。

实施例中基板1由碳钢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碳钢厚度为5mm,长度为1000mm,宽度为300mm,形状为长方体。

在基板上经过机加工制作出分料孔2,分料孔2在基板竖直中心线上呈左右对称结构,从下到上依次由1个等腰梯形孔(2-1)、1个V型孔(2-2)、2个直角梯形孔(2-3)及2个半圆孔(2-4)连通而成。其中等腰梯形孔以基板下宽边为下底边,下底边长为300mm,上底边长为85mm,高为180mm。以等腰梯形上底边为整个分料板的瓶颈,V型孔与等腰梯形孔以此瓶颈为交叉处,V型孔上尖端距离瓶颈距离为10mm,V型孔滑道宽度为70mm,其上部两个分支分别与直角梯形的非垂直边连通,上底边长为10mm,下底边长为20mm,高为65mm,及以此高为直径是半圆孔连通而成。

方矩管分料板装置整体所有表面均打磨光滑。

采用本实用新型分料板可以节约材料,按本企业全年生产40*20方矩管4100件,每件按165m2计算,合计676500m2,每1m2降36克合计节约24.354吨锌,每吨锌按22286.01元计,仅锌耗一项一年就可节约54.2753万元。

采用本实用新型分料板将传统的分料板的中间的尖加长了30mm,角度也随之减小,缩短了分料尖到分料板瓶颈的距离。同时,两侧滑道阻力也变小,物料更加流畅,有效的避免了分不开物料的现象,降低了次品的产出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