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97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



背景技术:

真空抬包是电解铝行业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周转设备,是用钢铁外壳内衬耐火材料制成的较大型密封容器,靠其上自带的负压产生装置使抬包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以把电解好的液态铝等金属从电解槽内抽出并转运至其它地方。真空抬包在车间内一般是通过行车吊挂真空抬包的横梁,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根吊臂与真空抬包本体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由于目前真空抬包的吊臂采用钢管制成,在长时间的作业过程中,吊臂会发生扭曲甚至断裂,这不仅影响到转运铝液的正常作业,而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确保铝液正常转运作业的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包括抬包本体、左吊臂和右吊臂,抬包本体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铰接座,左吊臂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沿抬包本体径向方向设置的销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左吊臂和右吊臂的上端水平设置有一根横梁,横梁上中部设置有挂钩,左吊臂和右吊臂具有钢管制成,左吊臂和右吊臂外部均套设有一个加固结构,加固结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横梁底部和连接座顶部固定连接。

左吊臂外部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内径均等于左吊臂外径,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均同轴向套在左吊臂的外部,第一半圆管侧部的两条直边与第二半圆管侧部的两条直边对应具有1-3mm的间隙,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上半圆盘,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下半圆盘,上半圆盘上表面与横梁底部接触并通过圆形阵列布置的上螺栓紧固连接,下半圆盘下表面与连接座顶部接触并通过圆形阵列布置的下螺栓紧固连接。

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将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紧固的抱箍。

第一半圆管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半圆管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均与销轴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左吊臂和右吊臂外部设置加固结构,这样可提高左吊臂和右吊臂的强度,采用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将左吊臂和右吊臂包裹住,并在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上端设置上半圆盘,在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下端设置上半圆盘,上半圆盘和下半圆盘分别通过上螺栓和下螺栓与横梁和连接座固定,在作业时,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也会起到承重和防扭曲的作用。由于左吊臂和右吊臂的长度较长,抱箍的设置以及1-3mm的间隙,可确保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充分与左吊臂和右吊臂接触,提升整体的抗扭曲能力。

由于抬包本体以左侧的销轴和右侧的销轴为中心旋转,旋转过程中,左吊臂和右吊臂在前后方向上承受的扭曲力较大,因此,特地设置第一半圆管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半圆管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均与销轴平行,这样可充分增强抬包本体在旋转时的扭曲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可在现有的真空抬包上进行增设,充分增加了吊臂的承重和扭曲强度,提高了铝液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左吊臂外的加固结构上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吊臂加固型铝电解用真空抬包,包括抬包本体1、左吊臂2和右吊臂3,抬包本体1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铰接座4,左吊臂2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5,连接座5通过沿抬包本体1径向方向设置的销轴6与连接座5转动连接,左吊臂2和右吊臂3的上端水平设置有一根横梁7,横梁7上中部设置有挂钩8,左吊臂2和右吊臂3具有钢管制成,左吊臂2和右吊臂3外部均套设有一个加固结构,加固结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横梁7底部和连接座5顶部固定连接。

左吊臂2外部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内径均等于左吊臂2外径,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均同轴向套在左吊臂2的外部,第一半圆管9侧部的两条直边与第二半圆管10侧部的两条直边对应具有1-3mm的间隙,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上半圆盘11,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下半圆盘12,上半圆盘11上表面与横梁7底部接触并通过圆形阵列布置的上螺栓13紧固连接,下半圆盘12下表面与连接座5顶部接触并通过圆形阵列布置的下螺栓14紧固连接。

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将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紧固的抱箍15。

第一半圆管9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均与销轴6平行。

抬包本体1、铰接座4、连接座5和抱箍15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左吊臂2和右吊臂3外部设置加固结构,这样可提高左吊臂2和右吊臂3的强度,采用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将左吊臂2和右吊臂3包裹住,并在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上端设置上半圆盘11,在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下端设置上半圆盘11,上半圆盘11和下半圆盘12分别通过上螺栓13和下螺栓14与横梁7和连接座5固定,在作业时,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也会起到承重和防扭曲的作用。由于左吊臂2和右吊臂3的长度较长,抱箍15的设置以及1-3mm的间隙,可确保第一半圆管9和第二半圆管10充分与左吊臂2和右吊臂3接触,提升整体的抗扭曲能力。

由于抬包本体1以左侧的销轴6和右侧的销轴6为中心旋转,旋转过程中,左吊臂2和右吊臂3在前后方向上承受的扭曲力较大,因此,特地设置第一半圆管9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半圆管10的两条直边所在的平面均与销轴6平行,这样可充分增强抬包本体1在旋转时的扭曲力。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