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磨垫及其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81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磨垫及其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光机的压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磨垫及其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砂光机的压磨结构,是直接在一块槽钢1’的底面粘接弹性材料2’,之后在其外部包裹固定一层布状的固体润滑材料3’,具体如附图1所示,在槽钢1’的两侧翼上加工若干螺丝孔,把固体润滑材料3’用铁片4’压住,再用一排螺钉5’将其固定到槽钢1’的侧翼上。因弹性材料2’和固体润滑材料3’都属于易损部件,需要经常更换;而上述的安装和更换过程需全手工操作,单次操作耗费需要1个工人工作2小时左右时间,费时费工;同时,还不能够保证所有螺钉5’松紧一致,造成粘有固体润滑材料3’的布面不会形成一个平整的面,导致与其直接接触的砂带不平,直接影响打磨、抛光工件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磨垫及其快速安装结构,安装和维护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有效提高压磨面的平整度,提升工件的表面质量。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磨垫,包括:长条板状的托板以及依次粘结在托板一面上的弹性材料层和固体润滑材料层,所述托板的背离弹性材料层一面的两侧边设置有契口,并在托板的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

将传统压磨结构中的易损部分独立出来,依附一托板制成可单独生产和更换的压磨垫,托板可通过契口与砂磨机械上的固定结构快速配合安装,并通过固定孔固定,便于形成标准的易损件进行标准化生产,节省材料,且更换省时省力;同时保证了固体润滑材料层表面的平整度,提升工件打磨、抛光的表面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贯通托板、弹性材料层和固体润滑材料层;固定孔设置成贯通孔,便于通过外部操作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层的厚度为3.5-4.5mm,所述固体润滑材料层的厚度为1.8-2.2mm;保证弹性材料层的缓冲效果,以及固体润滑材料层的耐磨性。

另以方面,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压磨垫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前述的压磨垫以及压磨底座;所述压磨底座的一面上设置有与砂光机连接的连接柱;压磨底座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用以同托板上的契口相匹配插合连接所述压磨垫;并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弹性锁件,用以同托板的固定孔配合固定托板。

将前述的可标准化的压磨垫与此快速安装结构配套使用,二者通过契口和安装槽配合连接,并通过弹性锁件与固定孔配合锁位,更换作为易损件的压磨垫时,只需打开弹性锁件将使用过的压磨垫从安装槽中拉出,之后将新的压磨垫插入即可,免去传统压磨结构中繁琐的包裹操作,大大降低了此类易损部件更换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压磨底座包括:分体设置的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和下座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和滑轨,并通过所述滑槽和滑轨连接;所述连接柱设置在上座上,所述安装槽设置在下座上。将压磨底座分体设置成上座和下座,且二者通过滑槽和滑轨连接固定,可方便的拖出下座及以下部分,拆装方便,便于维护和保养整个快速安装结构,并能更加方便的更换压磨垫。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件设置在下座上,包括:锁栓、弹簧和盖板,所述锁栓为一安装在下座上的台阶状的锁件孔内的台阶柱体,锁栓的小端穿过锁件孔的小端突出到安装槽内,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锁件孔另一端的下座表面上,所述弹簧设置在盖板与锁栓之间的锁件孔内;上述的弹性锁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的与托板的固定孔配合将压磨垫锁固到压磨底座,保证更换压磨垫的效率。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锁件孔一端的下座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通过螺杆旋接到下座的端部,并在螺杆上设置有背帽螺母;添加手柄,便于拖出下座,且手柄通过螺杆连接到下座上,可按需组装使用,并通过背帽锁定防转,避免手柄变化角度后影响压磨垫的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靠近锁件孔的一端设置有扩口,所述扩口的宽度等于安装槽底部的宽度;托板在安装槽里的安装和取出,都经过该扩口过渡,使安装和取出都变得更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为T型槽或燕尾槽,对应的,所述契口为T型导轨或燕尾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设置在下座上的T型槽或燕尾槽,对应的,所述滑轨为设置在上座上的T型导轨或燕尾导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磨垫及其快速安装结构,安装和维护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有效提高压磨面的平整度,提升工件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砂光机的压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磨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速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速安装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断面燕尾安装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断面T型安装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槽钢;2’-弹性材料;3’-固体润滑材料;4’-铁片;5’-螺钉;

1-压磨垫;11-托板;12-弹性材料层;13-固体润滑材料层;14-契口;15-固定孔;

2-压磨底座;21-连接柱;22-上座;221-滑轨;23-下座;231-滑槽;232-锁件孔;24-安装槽;241-扩口;25-弹性锁件;251-锁栓;252-弹簧;253-盖板;254-螺栓;26-手柄;261-螺杆;262-背帽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压磨垫1,包括:长条板状的托板11以及依次粘结在托板11一面上的弹性材料层12和固体润滑材料层13,弹性材料层12的厚度范围为3.5-4.5mm,固体润滑材料层13的厚度范围为1.8-2.2mm,可保证弹性材料层12的缓冲效果,以及固体润滑材料层13的耐磨性;托板11的背离弹性材料层12一面的两侧边设置有契口14,并在托板11的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15,该固定孔15贯通托板11、弹性材料层12和固体润滑材料层13便于通过外部操作拆装。

将传统压磨结构中的易损部分独立出来,依附一托板11制成可单独生产和更换的压磨垫1,托板11可通过契口14与砂磨机械上的固定结构快速配合安装,并通过固定孔15固定,便于形成标准的易损件进行标准化生产,节省材料,且更换省时省力;同时,本实施例中,弹性材料层12的厚度为4mm,固体润滑材料层13的厚度为2mm,分层依次粘贴在硬质的托板11平面上,保证了固体润滑材料层13表面的平整度,提升工件打磨、抛光的表面质量。

同时,基于前述的压磨垫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之配套使用的快速安装结构。如图3至图7所示,压磨垫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前述的压磨垫1以及压磨底座2;压磨底座2的一面上设置有连接柱21,用以直接同砂光机两传动滚筒之间的偏心轮或斜铁等升降调整部件连接;压磨底座2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4,用以同托板11上的契口14相匹配插合,快速连接压磨垫1;并在安装槽24的一端设置弹性锁件25,用以同托板11的固定孔15配合,固定托板11。

为进一步方便维护和保养整个快速安装结构,以及更加方便的更换压磨垫1,将压磨底座2分体设置成上座22和下座23,上座22和下座23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轨221和滑槽231,二者通过滑槽231和滑轨221实现可快速拆装的连接。自然的,连接柱21设置在上座22上,安装槽24设置在下座23上,弹性锁件25同样设置在下座23上。参见图4,弹性锁件25包括:锁栓251、弹簧252和盖板253,锁栓251为一安装在下座23上的台阶状的锁件孔232内的台阶柱体,锁栓251的小端穿过锁件孔232的小端突出到安装槽24内,锁栓251的外端可设置圆角或倒角,使用更方便,盖板253通过螺栓254固定在锁件孔232另一端的下座23表面上,弹簧252设置在盖板253与锁栓251之间的锁件孔232内。同时,参见图3和图5,安装槽24的靠近锁件孔232的一端设置有扩口241,该扩口241的宽度等于安装槽24底部的宽度。

安装压磨垫1时,先将托板11的远离固定孔15的一端置于扩口241段的安装槽24内,托板11的下表面压住锁栓251使其回缩藏置到锁件孔232内,方便将托板11契口14的端部顺利的插装到安装槽24内,之后直接将整个托板11推入安装槽24内,使托板11的固定孔15与锁栓251对齐,锁栓251自动弹出,插入到固定孔15内,锁定托板11使整个压磨垫1不会滑动,保证砂磨作业的安全。需要取出更换压磨垫1时,按下锁栓251使其回缩藏置到锁件孔232内,向外拉动压磨垫1抽出即可;使整个压磨垫1的安装和取出都变得更容易,保证更滑压磨垫1的效率,更加节省时间。

同时,为了方便的拖出下座23,在靠近锁件孔232一端的下座23上设置有手柄26,该手柄26通过螺杆261旋接到下座23的端部,并在螺杆261上设置有背帽螺母262,锁定防转,避免手柄26变化角度后影响压磨垫1的更换。

将前述的可标准化的压磨垫1与压磨底座2配套使用形成完整的快速安装结构,二者通过契口14和安装槽24配合连接,并通过弹性锁件25与固定孔15配合锁位,更换作为易损件的压磨垫1时,只需打开弹性锁件25将使用过的压磨垫1从安装槽中拉出,之后将新的压磨垫1插入即可,免去传统压磨结构中繁琐的包裹操作,大大降低了此类易损部件更换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契口14和安装槽24配合,以及滑轨221与滑槽231的配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能保证相互间纵向固定和横向滑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燕尾槽和T型槽的连接形式,拉出和插入时导向性好,且抗震性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确保压磨结构的正常、安全工作。

参见图6,安装槽24选用燕尾槽,对应的,契口14选用燕尾导轨;同时,上座22和下座23之间的连接,在下座23上设置燕尾槽的滑槽231,滑轨221即为设置在上座22上的燕尾导轨。或者,参见图7,安装槽24选用T型槽,对应的,契口14选用T型导轨;同时,下座23上设置T型槽的滑槽231,滑轨221即为设置在上座22上的T型导轨。两处连接采用同种结构,便于加工,且力学性能一致,稳定性更高。当然,两处连接采用不同的结构,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到到滑动连接安装的效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