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315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真空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金属热处理设备,主要应用于3D打印义齿的热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义齿的热处理的真空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牙科各种设备也逐步综合应用了当代各项科学技术,其功能、外观、安全、卫生等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完善。且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效是牙科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

真空热处理炉在钢铁工业设备应用上已十分成熟,但它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笨重,自动化程度低;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炉膛空间抽成真空后,在超低气压的空间里进行加热和冷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朝着各精细化的方向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在基于上述原理基础上,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真空度高、加热稳定的真空热处理炉,使之符合小型化加工厂或高精技术的企业中产品的热处理需求,如3D打印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3D打印金属或便于科研院所的使用,提供一种便于3D打印义齿的热处理,缩短义齿加工时间、提高义齿加工效率,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真空热处理炉。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真空热处理炉,包括真空泵和外箱体,外箱体后侧通过管路及接头与真空泵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前侧设有前门和前面板,前门枢接于外箱体前侧上部并可偏转打开;所述前面板对应的外箱体内腔上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中层隔板,中层隔板上侧的外箱体内腔中设有与真空泵连通便于对内部空间抽真空的真空内箱体,真空内箱体中套装有相对前门处敞开并对3D打印金属进行热处理加工的内炉膛;所述前门后侧连接有对真空内箱体敞口端封盖的密封板,密封板的周边还安装有便于密封真空内箱体整个敞口后进行腔内抽真空的硅胶密封圈;所述密封板的中部还安装有与周边硅胶密封圈间隔设置用于封盖内炉膛整个敞口端的端盖,端盖中心还安装有伸入内炉膛敞口中用于封堵待热处理工件于内炉膛内腔中的膛口门封;所述真空内箱体前侧的面板固定于外箱体内部的前部面板内侧;并在后密封板上连接有导电柱、抽真空接头和对内炉膛加热的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隔板下侧的外箱体内还设置有电路主板、继电器、散热片、电磁阀和用于感测真空内箱体内真空度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隔板下侧的外箱体侧壁还设置有对内部空腔中的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隔板上侧的外箱体侧壁还设置有多个便于真空内箱体中内炉膛及热处理后工件降温的降温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的前门正面边缘上设有把手,前门侧边缘设有便于前门紧扣固定于外箱体后端的锁紧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的前门上下侧端面处还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电源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抽真空接头通过三通阀及硅胶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门与密封板之间固定连接的螺柱上还垫接有防止前门与密封板之间贴合用于阻隔热量传输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3D打印金属中义齿的热处理,以及科研院所的使用,整个外箱体尺寸只有410mm*480mm*520mm,体积比较小,重量只有40.5Kg,工作时使用可编程的电路板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升温速度快,真空度可达96%,特别适用于3D打印义齿的热处理及科研院所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真空热处理炉,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真空泵和外箱体1,外箱体1后侧通过管路及接头与真空泵(图中未示)连接;在外箱体1的前侧设有前门2和前面板3,前门2枢接于外箱体1前侧上部并可偏转打开,前门正面边缘上设有把手20,前门2侧边缘设有便于前门2紧扣固定于外箱体1后端的锁紧搭扣(图中未示);在前面板3对应的外箱体1内腔上侧设有水平放置的中层隔板4,中层隔板4上侧的外箱体1内腔中设有与真空泵连通便于对内部空间抽真空的真空内箱体5,真空内箱体5中套装有相对前门2处敞开并对3D打印金属进行热处理加工的内炉膛6。其中,外箱体1的前门2上下侧端面处还设有散热孔21,外箱体1的前面板3上设有显示屏30和电源按钮31。

继续如图1至图3所示,在前门2后侧连接有对真空内箱体5敞口端封盖的密封板7,密封板7的周边还安装有便于密封真空内箱体5整个敞口后进行腔内抽真空的硅胶密封圈8,在前门2与密封板7之间固定连接的螺柱上还垫接有防止前门2与密封板7之间贴合用于阻隔热量传输的垫片(图中未示);在密封板7的中部还安装有与周边硅胶密封圈8间隔设置用于封盖内炉膛6整个敞口端的端盖9,端盖9中心还安装有伸入内炉膛6敞口中用于封堵待热处理工件于内炉膛6内腔中的膛口门封10;该真空内箱体5后侧的后密封板50固定于外箱体1内部的中层隔板4上侧,并在后密封板50上连接有对内炉膛6加热的热电偶11、导电柱12和抽真空接头1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中层隔板4下侧的外箱体1内还设置有电路主板14、继电器15、散热片16、电磁阀17和用于感测真空内箱体5内真空度的压力传感器18,该电磁阀17、压力传感器18和抽真空接头13通过三通阀及硅胶软管连接;该中层隔板4下侧的外箱体1侧壁还设置有对内部空腔中的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19,中层隔板4上侧的外箱体1侧壁还设置有多个便于真空内箱体5中内炉膛6及热处理后工件降温的降温风扇22。

使用时,首先连接真空泵,关闭前门2,将不锈钢锁紧搭扣锁紧来完成真空内箱体5的密封;然后,按下电源按钮31,然后按一下“RUN”键,此时程序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散热风扇19启动,控制气路的电磁阀17打开,真空泵开始对真空内箱体5抽真空;直到真空内箱体5中达到设定的真空状态,并维持在该设定的真空状态,在一个程序周期内,在保证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泵会出现间歇停止运行,一旦检测到真空度下降真空泵会自行启动运行,同时与导电柱12连通并嵌入内炉膛6的发热丝开始加热,直至加热到设定值,完成一个程序周期进入待机状态。当温度值下降到设定温度后,对内炉膛6及热处理后工件降温的降温风扇22开始启动,最后泄气电磁阀打开,松开前门2上不锈钢锁紧搭扣,即可取出热处理后的工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