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射的复合Ag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20071发布日期:2020-02-25 11:28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射的复合Ag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透射的复合ag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是各种光电子器件所必需的,大量使用在平板显示器,触摸屏,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电致变色器件中的透明电极。由于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氧化铟锡(ito)作为透明电极最广泛地用于各种光电子应用中。然而,ito在大面积设备上的导电性较差,铟资源稀缺,制造成本高,无法进一步大规模推广。而且,由于氧化铟锡缺乏可塑性,也难以应用于柔性装置中。因此,开发商业上可用的无铟tco替代品是至关重要的。

纳米厚的无铟电介质-金属-电介质多层结构可以增加电导率,电介质材料可以是宽带隙半导体如zno,sno2,tio2,wo3,nb2o5,moo3。这种多层结构具有比单层tco薄膜更低的总厚度,具有低的薄层电阻和高通透性。纳米厚的多层系统可以抑制金属中层的反射,在电磁光谱的可见区域显示出更高的通透性。tio2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通透性,对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及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高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许多应用需要电介质-ag-电介质多层叠层形式的ag薄膜。然而,ag膜倾向于以岛状模式生长介电表面,具有大晶粒尺寸和高电阻率的粗糙表面形态低于逾渗阈值(12-20nm),这将严重降低设备性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添加超薄成核或种子层如ge,ni,ta,cu和nb以产生连续的ag薄膜。然而,这些种子层使ag的表面粗糙度降低,而其润湿性或有效性有限;ge是低带隙半导体,并且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强吸收,这对于低损耗光学涂层是不可取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透射的复合ag薄膜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复合ag薄膜的tio2/ag(cr)/tio2多层结构具有低电阻,高光学透过率。

本发明中一种高透射的复合ag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玻璃基板预处理:将玻璃基板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如果,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在氮气流下干燥;

第二步:制备tio2膜:采用溅射功率为120w~140w的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室抽真空,采用tio2靶,工作气体为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沉积时间为2小时;沉积后在300~500℃下退火;

第三步:制备含有cr的ag膜:使用铬切片嵌入的纯ag靶,通过真流磁控溅射沉积含有cr的ag膜,溅射功率为30w~50w,溅射气为体氩气;

第四步:制备tio2膜:采用溅射功率为120w~140w的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室抽真空,采用tio2靶,工作气体为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沉积时间为2小时;沉积后在300~500℃下退火。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步中,清洁溶液为氨,氢氧化物和质量比为1:2:5的去离子水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步及第四步中,tio2靶直径为5cm,厚度0.6~0.8cm,纯度为99.99%。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步及第四步中,真空度低于1×10-5pa,混合气体中氧气与氩气的分压为1:3;混合气体的流速为70sccm,负偏压为40v;氩气,流速为90sccm,负偏压为30v。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步中,铬切片的尺寸为5mm×5mm×1mm,所沉积的含有cr的ag膜厚度为8~10nm。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步中,采用快速热退火系统,在300~500℃的真空环境中对薄膜进行3分钟的退火处理;含有cr的ag膜在ag的晶界处随机分布的热力学不可溶的cr相。

进一步地,晶粒尺寸与退火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dn−dn0=kt,式中,d是平均晶粒直径,d0是初始晶粒直径,n是晶粒生长指数,k是常数,t是退火时间。

进一步地,含有cr的ag膜的活化能为1.1ev~1.4ev;晶粒生长常数以指数方式依赖于温度并与晶界迁移率成比例,计算公式为:,式中,中t是温度,kb是玻尔兹曼常数,q是质量传递机制的活化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一层薄的含有少量cr的ag层作为金属层代替纯ag,少量cr为晶界偏析元素。采用通过简单的溅射工艺将少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如cr掺入ag薄膜中,将渗透阈值显着降低到<12nm。薄膜生长期间形成具有细微聚集的光滑表面,该镶嵌结构在高温下热稳定性良好。

cr在高温下的溶解度高,在ag晶界处cr偏析,可有效地限制ag膜沉积期间的团聚和晶粒生长。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金属层的厚度来调节光学和电学性质,实现了高透射率和良好的导电性。

tio2/ag(cr)/tio2多层结构具有低电阻,高光学透过率。在薄的tio2薄膜之间嵌入ag(cr)金属薄膜增加了多层叠层的总透射率,抑制可见区域中金属层的反射,并且由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和金属层的厚度减小,透明度提高。沉积的tat薄膜在550nm处具有94.2%的高可见光透射率和8.66×10-5ωcm的低电阻率。薄膜成本低,对玻璃基板沉积后热处理,热稳定性提高,可广泛应用于高温度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a为退火处理后的ag膜;

图1b为退火处理后的ag(cr)膜;

图2a为6nm厚度ag(cr)的薄膜的微观结构;

图2b为10nm厚度ag(cr)的薄膜的微观结构;

图3为不同厚度的复合ag薄膜的表面粗糙度;

图4为不同厚度的复合ag薄膜的透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步:玻璃基板预处理:将玻璃基板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1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浸泡在清洁溶液中30~45分钟,并在氮气流下干燥

清洁溶液为氨,氢氧化物和质量比为1:2:5的去离子水的混合物。

第二步:采用溅射功率为120w~140w的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室抽真空使其达到低于1×10-5pa的压力,对将质量流量计,直流电源,及射频电源进行预热,tio2靶上沉积tio2薄膜,纯度为99.99%,工作气体为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分压为1:3,流速为70sccm,负偏压为40v,沉积时间为2小时;沉积后在300~500℃下退火。

若功率较小时,由于样品太薄,薄膜成分是tio2的锐铁矿型,xrd衍射峰无法被观察到。当溅射功率增大到120w~140w,薄膜成分是tio2的锐铁矿型,(101)及(102)两个晶面的衍射峰都增大,薄膜较平整。

第三步:使用铬切片嵌入的纯ag靶,通过真流磁控溅射沉积ag(cr)膜,溅射功率为30w~50w,溅射气为体氩气,流速为90sccm,负偏压为30v;

铬切片的尺寸为5mm×5mm×1mm,所沉积的ag(cr)膜厚度为8~10nm,在氧化物层上形成良好的粘附性和连续层。

第四步:采用溅射功率为120w~140w的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室抽真空使其达到低于1×10-5pa的压力,对将质量流量计,直流电源,及射频电源进行预热,tio2靶上沉积tio2薄膜,纯度为99.99%,工作气体为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分压为1:3,流速为70sccm,负偏压为40v,沉积时间为2小时;沉积后在300~500℃下退火。

在所述第二步及第四步中,tio2靶直径为5cm,厚度0.6~0.8cm。

在所述第二步至第四步中,气体流量可通过气体流量控制器进行控制。

在抽真空前先确定限流阀处在打开的位置以及循环水工作情况。检查完毕,可打开机械泵和前级阀,当前级真空抽至预设值时,关闭前级阀,打开旁路阀对真空腔进行预抽,待真空腔内压强降至预设值以下时,关闭旁路阀,打开前级阀和主阀,启动分子泵,待分子泵频率达到400hz时,手动开启电离,查看真空腔内的真空度。

质量流量计预热半小时,直流电源预热5min,射频电源预热10min。

镀膜具体步骤为(1)将基片烘烤加温至所需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基片烘烤;(2)关闭限流阀,打开送气阀,将质量流量计开关搬至阀控位,对真空腔充入工作气体,调节质量流量计,使压强在0.1~1pa之间;(3)启动射频电源,调节功率至所需功率,让靶材预溅射10min左右以除去靶材表面的杂质,同时通入反应气体;(4)调节基片台转速使基片台以一定速率匀速旋转,打开基片挡板进行镀膜。

采用快速热退火(rta)系统,在300~500℃的真空环境中对薄膜进行3分钟的退火处理。在ag的晶界处随机分布的热力学不可溶的cr相,由于表面面积有限,ag(cr)膜中具有稳定的微观结构。在ag(cr)膜中,晶粒尺寸与退火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

dn−dn0=kt

其中d是平均晶粒直径,d0是初始晶粒直径,n是晶粒生长指数,k是常数,t是退火时间。晶粒生长常数以指数方式依赖于温度并与晶界迁移率成比例:

其中t是温度,kb是玻尔兹曼常数,q是质量传递机制的活化能。本申请中的ag(cr)膜具有1.18ev的活化能,而高活化能表明ag(cr)薄膜中的表面和晶界扩散是有限的。

为了研究解热退火时的团聚和晶粒生长情况,将ag和ag(cr)膜在400℃下退火1小时,相应的表面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如图1a所示,为退火处理后的ag膜,可看出ag膜表面为不连续的大颗粒,在热处理时有显着的晶粒生长,在ag薄膜中容易发生凝聚。在ag薄膜中,相对较低的活化能不仅是表面扩散的原因,也是簇迁移的原因。如图1b所示,为退火处理后的ag(cr)膜。ag(cr)薄膜具有限制性附聚和分离的ag晶体,移动边界将由相邻的cr重新定位,使得cr原子充当抵抗ag晶界迁移的拉力的拖曳力,使ag(cr)薄膜仍保持其连续性。边界掺杂剂浓度(xb)如下式:

其中,x0是基质中的掺杂剂部分,t是温度,kb是玻尔兹曼常数,∆gb是偏析趋势的测量,通常为正数,随着掺杂剂和基质之间的原子尺寸差异而增加。

本实施例中,cr的浓度为3%~5%,该浓度适于抑制晶界迁移,cr偏析有效地阻止ag晶粒生长和附聚。

如图2为不同厚度ag(cr)(6nm)的薄膜的微观结构。如图2a为较低6nm厚度ag(cr)的薄膜的微观结构,其表面显示出轻微的凝聚。如图2b为较低10nm厚度ag(cr)的薄膜的微观结构,薄膜显示出光滑和致密的微观结构。在无定形tio2表面上生长的ag膜遵循volmer-weber模型的岛生长机制,低于其临界厚度。

如图3所示,为不同厚度的复合ag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由图中可看出6nm厚的复合ag薄膜具有高表面粗糙度,8nm厚度复合ag薄膜,表面粗糙度已经大大减少了;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复合ag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中间层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的起伏界面相关,当金属层太薄时,该粗糙表面大。随着ag(cr)中间层厚度的增加,薄膜表面光滑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从1.9到0.9nm减小。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粗糙度在多层系统的光学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光滑的薄膜会提高复合ag薄膜的透明度。

如图4所示为不同ag(cr)厚度的复合ag薄膜的透射光谱。从透射光谱可看出,在550nm的可见光区域中,膜的透射率相当高。较薄6-10nm厚度的ag(cr)的复合ag薄膜显示出在约550nm波长下的最大透射率,ag(cr)中间层厚度从6到10nm增加,透射率逐渐增加。而较厚12和15nm的ag(cr)中间层透射率较低,在此之后,ag(cr)厚度的进一步增加使透射率的降低,并且透射率曲线朝向透射光谱的较高波长侧偏移。10nm厚度的复合ag薄膜为可见光透射率最高,检测为94.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