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8504发布日期:2020-06-09 19:3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尤其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



背景技术:

不锈钢,一般指在大气、水、酸、碱和盐等溶液,或在其他腐蚀介质中具有化学稳定性的钢的总称。其中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对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改善该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增加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如ni、n、c。除了增加ni外,其它元素的增加虽然稳定了奥氏体组织,但由于n、c皆为强化元素,少量的加入就会产生明显的由于冷加工变形导致的加工硬化,从而也不利于材料的深加工变形。铜是显著提高各类奥氏体不锈钢冷成型性的重要元素,其加入到奥氏体不锈钢中可以显著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倾向,改善钢的塑性但铜的加入会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同时在高温下使用时会析出富铜的化合物,影响其耐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为0.02-0.03%,ni为10.8-12.5%,cr为20.0-22.5%,mn为0.8-1.0%,si为0.4-0.7%,p小于等于0.036%,s小于等于0.013%,n小于等于0.05%;其他元素为fe以及其他杂质成分元素。

优选地,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025%,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21.0-23.0%,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1.8%。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包括ti元素,其重量百分比为0.14-0.15%,所述ti元素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tife添加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过程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精炼期以及连铸;其中,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方法为三步法,即eaf+aod+vod,通过eaf熔化废钢和合金原料,然后在aod精炼工位进行脱碳脱氮,接着在vod精炼脱氧脱碳,并进行合金成分微调最后在lf进行喂丝。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连续退火的方式,热轧卷在不连续式的加热炉中加热到高温、均热然后急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普通的奥氏体钢材的基础上对其各化学成分的占比进行了优化,使其除了具有良好的深加工性能之外,通过c、cr等元素重量百分比的改变来增强其耐腐蚀性。添加稳定化元素,例如ti,稳定化处理,可以是多余的c形成tic析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为0.02-0.03%,ni为10.8-12.5%,cr为20.0-22.5%,mn为0.8-1.0%,si为0.4-0.7%,p小于等于0.036%,s小于等于0.013%,n小于等于0.05%;其他元素为fe以及其他杂质成分元素。在普通的奥氏体钢材的基础上对其各化学成分的占比进行了优化,使其除了具有良好的深加工性能之外,通过c、cr等元素重量百分比的改变来增强其耐腐蚀性。

优选地,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025%,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21.0-23.0%,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1.8%。碳是稳定奥氏体元素,它对奥氏体的稳定作用约为ni的30倍,并且碳能显著提高不锈钢的强度。但碳含量过高时,会导致碳化物cr23c6析出,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耐点蚀性能以及加工的硬化,碳含量过低则会增加冶炼成本。ni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它在钢中起扩大奥氏体区,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ni能显著提高铬钢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cr、ni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因此进一步精确控制这几种元素的范围,可以使得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得到进一步优化。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包括ti元素,其重量百分比为0.14-0.15%,所述ti元素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tife添加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00℃温度区加热,常发生沿晶界的腐蚀破坏,称为晶间腐蚀。一般认为,晶间腐蚀是碳从饱和的奥氏体以cr23c6形态析出,造成晶界处奥氏体贫铬所致。防止晶界贫铬是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ti对c的亲和力较大,加入钢中后与c结合生成tic,可以避免了析出碳化铬而造成晶界贫铬,从而有效防止晶间腐蚀。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过程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精炼期以及连铸;其中,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方法为三步法,即eaf+aod+vod,通过eaf熔化废钢和合金原料,然后在aod精炼工位进行脱碳脱氮,接着在vod精炼脱氧脱碳,并进行合金成分微调最后在lf进行喂丝。使用三步法冶炼不锈钢,原材料的实用性强,适合于适合于吹炼碳含量不少于1.8%-4.0%的入炉粗钢水,降低生产成本;此外,aod或是转炉采用高供氧强度,脱碳速度快,cr的回收率高,vod中真空条件下n分压很低,脱碳速度高于aod,加上良好的底吹搅拌,脱n效果好。使用三步法,产品范围广、质量高、可生产超低c、n钢,气体及夹杂物含量低。

优选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连续退火的方式,热轧卷在不连续式的加热炉中加热到高温、均热然后急冷。

由上所述,本发明在普通的奥氏体钢材的基础上对其各化学成分的占比进行了优化,使其除了具有良好的深加工性能之外,通过c、cr等元素重量百分比的改变来增强其耐腐蚀性。添加稳定化元素,例如ti,稳定化处理,可以是多余的c形成tic析出。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为0.02-0.03%,ni为10.8-12.5%,cr为20.0-22.5%,mn为0.8-1.0%,si为0.4-0.7%,p小于等于0.036%,s小于等于0.013%,n小于等于0.05%;其他元素为fe以及其他杂质成分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025%,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21.0-23.0%,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包括ti元素,其重量百分比为0.14-0.15%,所述ti元素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tife添加到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过程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精炼期以及连铸;其中,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的冶炼方法为三步法,即eaf+aod+vod,通过eaf熔化废钢和合金原料,然后在aod精炼工位进行脱碳脱氮,接着在vod精炼脱氧脱碳,并进行合金成分微调最后在lf进行喂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连续退火的方式,热轧卷在不连续式的加热炉中加热到高温、均热然后急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材,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为0.02‑0.03%,Ni为10.8‑12.5%,Cr为20.0‑22.5%,Mn为0.8‑1.0%,Si为0.4‑0.7%,P小于等于0.036%,S小于等于0.013%,N小于等于0.05%;其他元素为Fe以及其他杂质成分元素。

技术研发人员:翟淳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淳强不锈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