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18318发布日期:2019-02-19 19:0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铸钢(caststeel)是指专用于制造钢质铸件的钢材。当铸件的强度要求较高、采用铸铁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铸钢。但铸钢的钢水流动性不如铸铁,故浇注结构的厚度不能太小,形状亦不应太复杂。将含硅量控制在上限值时可改善钢水的流动性。铸钢件是通过把高温冶炼融化的铁水,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后出模而成,材料内杂质较多,材料较脆,强度差,内应力大,内部组织松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以缩短熔炼时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熔炼炉预热15-30min;

(2)先放入废钢材料进入熔炼炉;

(3)然后加入碳、硅、锰、铼、铬铁、硫、氯化钙、铁;

(4)从常温加热至1500~1650℃,时间为1.5h;

(5)升温至金属全部熔化,加入脱磷料,加入后搅拌5-8min至搅拌均匀;

(6)取样化验,当符合要求时候,将铸钢液引入到铸钢模具中,出水浇注,浇注温度

为1560~1650℃;

(7)自然冷却,24小时后即可制成铸钢。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熔炼炉预热至500-650℃。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5)中脱磷料为石灰、萤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本发明的操作简单,可改善韧性,提高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可以缩短熔炼时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贵重合金元素加入量少,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数材料:

碳0.3%、硅0.6%、锰1%、铼0.5%、铬铁0.6%、硫1.5%、氯化钙0.7%、脱磷料0.6%、废钢1.2%、余量为铁。

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熔炼炉预热15min;

(2)先放入废钢材料进入熔炼炉;

(3)然后加入碳、硅、锰、铼、铬铁、硫、氯化钙、铁;

(4)从常温加热至1500℃,时间为1.5h;

(5)升温至金属全部熔化,加入脱磷料,加入后搅拌5min至搅拌均匀;

(6)取样化验,当符合要求时候,将铸钢液引入到铸钢模具中,出水浇注,浇注温度为1560℃;

(7)自然冷却,24小时后即可制成铸钢。

所述步骤(1)中熔炼炉预热至500℃。

所述步骤(5)中脱磷料为石灰、萤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数材料:

碳0.1%、硅0.8%、锰0.5%、铼0.7%、铬铁0.7%、硫2%、氯化钙0.5%、脱磷料0.7%、废钢1.3%、余量为铁。

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熔炼炉预热30min;

(2)先放入废钢材料进入熔炼炉;

(3)然后加入碳、硅、锰、铼、铬铁、硫、氯化钙、铁;

(4)从常温加热至1650℃,时间为1.5h;

(5)升温至金属全部熔化,加入脱磷料,加入后搅拌8min至搅拌均匀;

(6)取样化验,当符合要求时候,将铸钢液引入到铸钢模具中,出水浇注,浇注温度为1650℃;

(7)自然冷却,24小时后即可制成铸钢。

所述步骤(1)中熔炼炉预热至650℃。

所述步骤(5)中脱磷料为石灰、萤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数材料:碳0.1‑0.4%、硅0.4‑0.8%、锰0.5‑1.2%、铼0.5‑0.8%、铬铁0.5‑0.8%、硫1.2‑2.5%、氯化钙0.3‑0.9%、脱磷料0.6‑0.8%、废钢1.1‑1.4%、余量为铁。本发明的操作简单,可改善韧性,提高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可以缩短熔炼时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贵重合金元素加入量少,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舒哲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登蓓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4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