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935发布日期:2018-09-28 19:2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铸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

工作板是作为铺砂的工作面,现有的工作板工作稳定性低,且不容易与升降装置分离,不利于砂箱铸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其工作稳定性高,容易与升降装置分离,更利于砂型铸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包括底板、升降驱动装置、导向杆、托板、工作板和电磁吸盘;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

所述导向杆垂直穿过所述底板,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板的底部;

所述托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所述工作板放置于所述托板的顶部;

所述电磁吸盘设置于所述托板。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同步带、丝杆和旋转螺母;

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凸起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和同步带均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主动同步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主动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连接;

所述旋转螺母可转动套于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托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从动同步轮与所述旋转螺母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张紧部,其包括调节板和张紧滚轮;

所述调节板分别设于所述主动同步轮的两侧,所述调节板设有调节孔;

所述张紧滚轮安装于所述调节板的一端;

所述张紧滚轮抵住所述同步带的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杆底部设有拉板,所述拉板设有避空孔;

所述导向杆的底部的近端处设有行程接触件。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行程接触件的正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砂框,其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进一步,还包括风琴罩,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和托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托板的顶部设有工作板定位件,所述工作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定位件相配合的工作板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工作板的底部还设有砂箱定位件。

进一步,所述工作板的四周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其工作稳定性高,容易与升降装置分离,更利于砂型铸造。

使用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会驱动托板上升和下降,由于所述工作板放置于所述托板的顶部,从而驱动所述工作板在砂箱内升降以进行砂型铸造,通过所述导向杆的配合,所述工作板的升降会得到更精准的导向,工作板是贴合于砂箱的内壁,工作板的上表面会铺上砂料,然后外置的打印装置对所述工作板上铺好的砂进行逐层打印以铸造砂型产品。

所述电磁吸盘会吸住所述工作板,这样的话,所述工作板能够更加稳定地防止在所述托板的顶部,从而提高砂型铸造时的稳定性;并且,当完成砂型铸造时,断开所述电磁吸盘的电源,所述电磁吸盘的吸力便会失去,所述托板继续下降,其便会下降出砂型的位置范围,这样的话,砂型便更容易横向拉出,取出砂型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容纳槽11、电机21、主动同步轮22、从动同步轮23、同步带24、丝杆25、张紧部26、调节板261、张紧滚轮262、调节孔2611、导向杆3、行程接触件31、托板4、工作板定位件41、工作板5、工作板定位孔51、砂箱定位件52、电磁吸盘6、拉板7、避空孔71、砂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工作板的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升降驱动装置、导向杆3、托板4、工作板5和电磁吸盘6;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1;

所述导向杆3垂直穿过所述底板1,所述导向杆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板4的底部;

所述托板4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

所述工作板5放置于所述托板4的顶部;

所述电磁吸盘6设置于所述托板4。

使用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会驱动托板4上升和下降,由于所述工作板5放置于所述托板4的顶部,从而驱动所述工作板5在砂箱内升降以进行砂型铸造,通过所述导向杆3的配合,所述工作板5的升降会得到更精准的导向,工作板5是贴合于砂箱1的内壁,工作板5的上表面会铺上砂料,然后外置的打印装置对所述工作板5上铺好的砂进行逐层打印以铸造砂型产品。

所述电磁吸盘6会吸住所述工作板5,这样的话,所述工作板5能够更加稳定地防止在所述托板4的顶部,从而提高砂型铸造时的稳定性;并且,当完成砂型铸造时,断开所述电磁吸盘6的电源,所述电磁吸盘6的吸力便会失去,所述托板4继续下降,其便会下降出砂型的位置范围,这样的话,砂型便更容易横向拉出,取出砂型产品。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1、主动同步轮22、从动同步轮23、同步带24、丝杆25和旋转螺母;

所述电机2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凸起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所述主动同步轮22、从动同步轮23和同步带24均设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所述主动同步轮2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

所述主动同步轮22通过所述同步带24与从动同步轮23连接;

所述旋转螺母可转动套于所述丝杆25,所述丝杆25的一端与所述托板4的底部连接;

所述从动同步轮23与所述旋转螺母连接。

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主动同步轮22转动,所述主动同步轮22通过所述同步带24带动所述从动同步轮23转动,所述从动同步轮23带动所述旋转螺母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丝杆25能够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所述托板4上下升降。由于所述电机21是竖向安装的,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需要凸起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因此所述电机2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能够为所述底板1的顶部提供更多的位置以安装所述主动同步轮22、从动同步轮23和同步带24等组件,更加节省空间。

进一步,还包括张紧部26,其包括调节板261和张紧滚轮262;

所述调节板261分别设于所述主动同步轮22的两侧,所述调节板261设有调节孔2611;

所述张紧滚轮262安装于所述调节板261的一端;

所述张紧滚轮262抵住所述同步带24的外表面。

通过设置在所述主动同步轮22的两侧的张紧滚轮262抵住所述同步带24的外表面,能够张紧所述同步带24,避免其出现打滑现象,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通过所述调节孔2611便能调节所述调节板261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张紧滚轮262与所述同步带24的外表面的抵触程度,从而调节所述同步带24的张紧程度,以合适不同的工况。

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杆3底部设有拉板7,所述拉板7设有避空孔71;

所述导向杆3的底部的近端处设有行程接触件31。

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有四根所述导向杆3,通过所述拉板7便能够将四根所述导向杆3的底部固定好,使得所述导向杆3能够更好地导向;由于所述拉板7会随着导向杆3的上升而上升,当所述拉板7上升至所述电机21的高度位置时,所述避空孔71能够避空所述电机21,起到保护电机21结构的作用。所述行程接触件31作为一个到位信号的部件,当其上升到所述底板1的底部时,代表所述托板4已经升到位。

进一步,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容纳槽11;

所述容纳槽11位于所述行程接触件31的正上方。

当其上升到所述底板1的底部时,所述容纳槽11能够容纳所述行程接触件31。

进一步,还包括砂框8,其设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所述砂框8的面积比工作板5的面积大,所述工作板5在所述砂框8的正上方;虽然所述工作板5是贴合于砂箱的内壁,但也避免不了会有少量的砂料会从其贴合处漏出,砂箱的底部的四周设置有漏砂孔,余砂可通过漏砂孔漏向砂框8,提高砂料的使用率,使得多余的砂料能够被重复使用。

进一步,还包括风琴罩,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和托板4的底部。

所述风琴罩能够将主动同步轮22、从动同步轮23、同步带24等精密零件密封,避免外部的污染物进入,保证所述风琴罩罩住的零件的精密程度,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已经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托板4的顶部设有工作板定位件41,所述工作板5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定位件41相配合的工作板定位孔51;

通过所述工作板定位件41和工作板定位孔51的配合,所述工作板5放置于所述托板4的顶部时会放得更稳。

进一步,所述工作板5的底部还设有砂箱定位件52。

当所述工作板5下降至砂箱的底部时,所述砂箱定位件52会与砂箱底部的定位套配合,使得所述工作板5能够在砂箱内放得更稳。

进一步,所述工作板5的四周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会贴合砂箱的内壁,尽可能地降低漏砂的可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